推恩与拉关系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9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的“推恩”思想。他在《梁惠王》中言:“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但事实上,孟子的“推恩”思想,还停留在纸上,并没有在生活中贯彻执行。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我的父亲如果跌倒,我会毫不犹疑上前将之扶起来,但一个陌生的老人倒在地上,我就要想一想扶还是不扶。
  时下,虽然城市化的进程如火如荼,但是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熟人社会,有一个又一个熟人的圈子。熟人之间关系融洽,而陌生人之间则基本上视而不见。这就足见孟子的“推恩”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落地。即使有人“推恩”,也不过是由亲人推及熟人,要说进一步由熟人推及陌生人,在目前还看不出个端倪。
  事实上,中国人不擅长“推恩”,更擅长“拉关系”。关系这个词,在中国人心中相当神圣,没有人不崇拜它。按照孟子的理想,“推恩”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无功利行为,我把爱我父亲的心推及到别人的父亲,这应是自然而然的率性而为,是情感的自然升华,也是一种道德行为。而这种道德,是孟子所谓人皆有恻隐之心的一种道德实践,正像孟子所言“为长者折肢”,见到老人,自然而然鞠个躬,完全是举手之劳,没有任何勉强做作。
  但这种看似简单的合乎道德的行为,所谓“推恩”,在中国人做起来却非常难。相反,在一个西方人看起来莫名其妙也烦琐不堪的“拉关系”行为,中国人做起来却游刃有余。送礼、吃茶、聊天、旅行、钓鱼、打牌、洗桑拿,做这些事情都非常费时费力费钱,但有人愿意做。也许这人也在心里骂娘,但做起来依然环环相扣,面面俱到。
  我们为什么对“推恩”不感興趣,而对 “拉关系”乐此不疲?我想根本原因,是“推恩”的行为虽然不费力,但没有现实利益的回报,最多说你是个好人而已。“拉关系”虽然费时费力费钱,但是回报可能巨大。孩子择校找工作,自己评职称升职拿项目,只要找对了人,拉近了关系,那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到此,我们就基本上明白了,“拉关系”为什么盛行,而“推恩”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所以,时下人们处理人际关系,基本不是依照孟子所谓“人皆有恻隐之心”的这种心理动机来发动,而基本上是依据一种功利目的,也就是你对我是否有用来发动。当发动人际关系的动力不是情感而是利益,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基本上就偏离孟子的“推恩”,而走向了“利益交换”。自然,我们也不能完全责怪千方百计无孔不入“拉关系”的人,因为好多事情,正常渠道要把事情办成真的很难,所以,“拉关系”虽然比“推恩”耗时耗力耗钱,很多人仍要勉为其难去做,这里面,也有不得已的成分在。
  要从根本上溶解“拉关系”,让孟子的“推恩”成为人际交往的主流,法治中国的建设就变得迫在眉睫。想一想,如果一切事情都能公事公办,找熟人基本上失去作用,中国人也就会彻底放弃“拉关系”,而“推恩”就可能大行其道。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电影《老师·好》公映,于谦饰演的苗宛秋是一位传统的高中教师,他奉行学习为上的理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虽然偶尔看起来不近人情,但在背后却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和学生们相爱相杀。  当时让谁演苗宛秋,导演张栾第一直觉就是师父于谦,他试探性地和师父说了,于谦脑袋摇得好像拨浪鼓,说自己没当过主演,更没演过教育类的人物,那是误人子弟。一看直接說不成,张栾知道师父爱喝酒,就带了两瓶酒,等于谦演出结束,请他喝
为什么捐献是无偿的,使用起来却是有偿呢?  打个比方:海里的鱼是自然生长的,人们并没有对它们的成长有任何投入,但是我们到菜市场买鱼时为什么要付钱呢?其实,我们支付的并不是鱼本身的价格,而是捕捞、运输、加工、保存的费用。同样的道理,器官本身没有任何费用,但是在移植过程会产生相关医疗费用。要从一位刚刚逝去的志愿捐献者的身上将器官移植给患者,那可是一项高精尖的技术活儿,您可能没看见过,但是您能想象,这里
门被打开了,进来了一个年轻人,在我的对面坐下。“您好!”他向我打了招呼,我点了点头,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开始了自我介绍:“我姓鹿,名晗,你叫我小鹿就行了。”我抬起了头,打量这位客户,黑色的短发柔顺地贴在了头上,一双小鹿瞳和他的姓一样散发着灵动的光芒,我有些好奇,这样俊秀的男子怎会来到我这儿。    他似乎看到了我疑惑的目光,朝著我笑了笑:“我最近有些不对劲。”“何以见得?”我问道。“我最近晚上
韩美林只上过3个月初中,有人说他没文化,他便自学高等物理、高等数学。他画的小型动物风靡一时,有人指责他:“只会画豆腐干式的画。”很快,他就创作出巨幅作品。又有人指责他:“不懂书法。”他又练习书法。当他创作大型雕塑时,又被外界质疑多而不专。他设计的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2016年春晚吉祥物,却被评为奥运会历届最丑吉祥物和歷年最丑春晚吉祥物。甚至很多人质疑韩美林的审美以及设计能力,说他没灵气,满满的
无论是高铁霸座还是火车强行换座,始作俑者的想法无非就是:“我就这样做,你能拿我怎样?”我犯法了吗?你敢打我吗?所以他们先斩后奏,待生米煮成熟饭,再用木已成舟来威胁别人——我坐也坐过了,你们说什么都晚了,你们能奈我何?其实,这就是一种无赖心理的表现。  “无赖”为什么会有这种让人看起来幼稚与粗暴的想法?先说这样的想法对不对吧。还真被他们说中了,他们没有触犯法律,无法被法律惩处,而且相关人员也不能强制
以前看《打工仔买房记》时,总感觉男主角武诚治在上司那里受尽刁难。上司派他去买便当,做杂务,武诚治受不了上司的刁难选择了辞职,变成了一个家里蹲。武诚城治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亲多次要他交生活费,他也拿不出钱,赌气地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他认为,自己每天跑腿这么辛苦,已经足够努力了,之所以没有获得成功,是因为没有遇到伯乐。  试图掩盖自己的愚蠢和懒惰,比愚蠢和懒惰本身更糟。  毛姆在《人生的枷
1  地理老师问:“河水往哪里流啊?”一学生猛站起来唱:“大河向东流啊!”老师没理会他接着说:“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学生:“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老师气急:“你给我滚出去!”学生:“说走咱就走啊!”老师无奈:“你有病吧?”学生:“你有我有全都有啊!”老师:“你再唱一句试试!”学生:“路见不平一生吼啊!”老师:“你信不信我揍你?”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啊!”老师怒:“你退学吧!”学生:“风风火火闯九
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最近遭受了非议,有人说他清高,不爱主动跟人打招呼,不喜欢参与一些同行组织的唱歌跳舞活动;也有人说他自恋,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晒自己的作品。朋友很苦恼,觉得自己从未说过别人坏话,也从未干过对不住别人的事,别人为何要攻击他呢?我劝他冷静:“别人的话,你觉得有道理,可以听听;认为没道理,你就当一阵风刮过,该干吗干吗。世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代替你生活。”朋友释然。  人绝对不能自以为是。我们的经验
倪萍和蔡明都是很有才华的人,一个作为主持人曾一连13年主持央视春晚,一个作为小品演员28次登上春晚。两個人虽然很少同框,却是有着30多年交情的好闺蜜。更为与众不同的是,她俩的友谊是以“互怼”来彰显的。倪萍说:“我与蔡明打小认识,我俩从认识就一直是互相调侃的好朋友。”蔡明说:“我俩一块说话,就没什么正经话。一见面就交锋对掐,多少年了,一直都是这样,真的好开心。”  倪萍已年过六旬,昔日央视女神年老后
世界的暗示无处不在。为什么要去攀登?因为山在那里;为什么要不懈追求?因为梦想在远方。你心灵的疆域有多大,你人生的边界就有多远。当你在自己心灵的田园播下信念的种子,你的生命,就每天欣喜地走向远方。  我对青年说,一定要从自己的人生中剔除这样3句话:“早知道我就不会这样选择”“都是别人的错”“生活总是不给我机会”。如果这3句话一直存在于你的生命中,你会一事无成。年龄如登山的阶梯,登高望远的感觉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