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BP框架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66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ESBP指的是专门商务用途英语。基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以及社会不断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需求,我们在实践中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ESBP相结合,具体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加大对教师的投入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生专业;ESBP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贸易往来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落户中国,从事外贸的企业数量也大幅增加。这些公司、企业的出现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课,一直来都备受教学界的关注。为了使大学英语教学能够适应新的国际形势,与时俱进,紧贴现实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ESBP的全称是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即专门商务用途英语,属于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随着现代商务的发展,商务英语所涵盖的内容不断增多,其含义得到进一步的延伸。这里所指的ESBP是一个大商务的概念,包括金融英语、广告英语等,涉及对外交往活动中的各个层面。本文探讨的基于ESBP框架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结合我校大部分学生的专业方向(我校学生的专业主要为金融、保险、贸易等,属于大商务范畴)摸索一种更靠拢实际应用、更能满足现实社会需要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大部分仍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支配地位,主要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重点在于语言的输入(听、读),语言的输出(即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则相对来说较少。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较被动,主要做笔记记录教师传授的语法要点,师生互动较缺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
  2.简单的课程设置
  进入高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地区差异。如我校录取的一些来自新疆地区的学生,中学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进校后上课听不懂、跟不上进度;而来自上海本地的学生相比于全国其他地区,英语平普遍较高。同时,同一地区的学生也存在一些差距。这些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用的是同一本教材,以同一种进度学习,势必会出现不少问题。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学习兴趣;基础差的学生由于跟不上进度、听不懂教学内容而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差距
  绝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目标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或雅思、托福等各种考试。大学英语教材内容涉及的只是泛泛的语言知识,与学生的专业几乎没有任何交叉,这就导致学生经过六册的大学英语学习,毕业后参加工作仍然读不懂自己专业的一些外文资料,也无法在本专业领域用英语交流。
  4.教师的精力投入不足
  大学英语教师的课时多、工作量大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我校为例,每个教师的周基础工作量为十二课时,很多青年教师的实际周工作量在十六节课以上。再加上现实生活的压力,尤其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房价、生活成本的上涨,教师工资待遇不高使得一些教师迫于生活压力在外兼课,疲于奔命,成为上课机器,没有充沛的精力来面对教学及自身的培训充电。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
  1.改革教学内容
  合适的教材是英语学习的物质保障。目前我校大学英语主要采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该套教材从编写理念、题材选取、整体设置、可信度等方面都较之前的教材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所有学生都用统一的英语教材也存在着问题——无法与学生的专业相匹配。除了统一的教材之外,有必要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色使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往ESBP方向做延伸和拓展。学生入学时对专业的选择体现了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因此在英语学习中结合专业知识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结合专业知识的英语学习又推动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2.改革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目前的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阅读课和听说课。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不能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求。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不断提前。现在的小学、幼儿园大都设置英语课,城市里的很多学校都聘请外籍教师上课,很多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在早教阶段就开始接触英语。这个趋势说明学生进入大学时的整体英语水平在逐年提升。因此除了基础语言技能的课程之外,有必要考虑开设更多的对学生专业发展有实际帮助的课程,让他们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如一些与商务活动相关的课程,像商务函电、商务礼仪等,还有一些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非常实用的,是学生到工作岗位后能够运用的知识。同时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出层次,以便实施分层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3.实施分层教学
  基于上文提到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可在学生入学时摸底考试,再结合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将学生分级,以便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从基础的语言技能课开始起步,至高年级时可逐步增加些难度大的课程。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选择高起点。假设规定每门大学英语课程为一个学分,学生要在大学期间修完八个学分的英语课程,那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和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八门课程。这样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避免因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过难而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
  4.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遵照语言学习的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既要传授语言知识,也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认识到掌握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基础,但是也不能把教授语言基础知识当作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学习语言最终还是为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妨给学生多创设些丰富的交际活动情境,增加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契机,将课堂教学和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进而发展为乐学、善学,为工作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加大对教师的投入
  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加大对教师的投入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培训。要使大学英语教学向学生的专业拓展,教师首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这对于多年以语言为专业的教师来说也是个挑战,需要教师花时间和精力去充电。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可以通过组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来逐步改变思路。二是提高教师待遇。只有提高教师的待遇,让教师不必为生活所迫、从上课机器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才有可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改革,精耕细作每一堂课。
  三、结语
  基于目前的形势,单纯的大学英语基础教育已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ESBP框架下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本校学生的所学专业相结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出路。尽管制约改革的因素有许多,有些是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努力能够解决的,有些却是需要相关制度、政策的配合才能解决的,但是顺应时代发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是我们不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邓俊,何明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陆云.英语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杨晓手.让英语课动起来[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6,(01).
其他文献
在实Banach空间中研究渐近伪压缩半群公共不动点的强收敛性问题,提出黏制迭代算法,并且证明了该公共不动点是一个变分不等式的唯一解.所得结果将文献[8]中的结果从Halpern迭
摘 要:项目化教学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针对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在项目化教学改革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项目化课程的设计、教学情境的设计三个步骤,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肉制品加工;项目化;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按照学习目标将课程细化成若干操作性强的项目,课程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的需要。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其能否健康成长。文章就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概括,并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建议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表现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由精英培养模式逐渐向大众模式过渡,使得研究生面临的各种压力不断增加,同时,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经济
摘 要:社会认知能力是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根据自己的过去经验和思想观念,准确分析、判断情境里善恶美丑的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意义。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要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使学生能够正确了解和分析社会中的一些行为和现象,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本文对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
摘 要:校园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微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在网络环境下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已势在必行。本文从校园文化的特征入手,分析网络对校园文化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进而探究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校;和谐;网络文化      如今,网络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更是每天与网络有着零距离的接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学校事故不仅给学生及其家长带来不幸,也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如何采取积极主动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作为体育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责任重大,并用法律的思
研究一类带有时滞和脉冲的Markovian跳变神经网络的同步问题,其中跳变参数为连续时间离散状态的Markovian过程。基于Lyapunov-Krasovskii泛函以及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得到了
针对数学规划中的非凸函数的优化问题,根据已知的凸函数的优化结果及相应算法,构造新的渐进算法,并运用Kurdyka-Lojasiewicz不等式,对真下半连续的非凸函数的无约束非凸优化
随着油井增产措施的不断增多,油井来液性质不断变化,造成联合站的原油脱水越来越困难,致使外输原油含水经常超标。针对这种情况,在原有沉降脱水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造,解决了
针对人工评价织物起毛起球等级存在主观因素强、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相对总变差模型与MSER(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相结合的织物起毛起球等级评价方法。首先对织物起毛起球图片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光照不均的影响并增强毛球信息;然后利用相对总变差模型抑制毛球图像的纹理信息,使用MSER分割毛球区域,再通过形态学运算处理该区域;最后以毛球总面积占图像面积的比例作为起毛起球等级评价参数,建立织物起毛起球等级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