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背景下元器件的包装国产化判据探讨

来源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ahabook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汉芯事件”以来,我国对国产电子元器件的国产化鉴定日益重视.在当前严峻且复杂的国际新形势下,杜绝电子元器件产品包装国产化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国产电子元器件的包装国产化问题进行剖析,提炼包装国产化的识别方法,探讨如何构建包装国产化的判据体系,期望对国产电子元器件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针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存在建模分析中领域知识利用率低、可视化建模分析手段缺乏等问题,围绕工业大数据可视化建模分析、微服务化封装等需求,开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工作,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可视化建模分析机制,重点突破基于微服务化的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基于领域知识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工业大数据可视化建模分析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可视化建模分析机制在机电、电子行业的产品设计、工艺优化等场景中的应用,从而验证了该机制的有效性.
宇航用电路快速断接器主要用于航天器推进舱与返回舱之间的电连接,实现舱-舱之间的快速分离,属于极为关键的重要元器件,一旦出现在轨失效就将对型号造成灾难性的影响.采用外观、尺寸检查和插头座匹配性分析,对某型号选用的Y3X型快速断接器锁紧不到位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失效分析;基于失效分析结果进行了问题定位,确认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插座钢球槽尺寸超过图纸规定的上限,增加了插头与插座的插合长度,从而造成插头与插座不能锁紧到位.综合问题定位及原因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工艺细化及日产过程控制改进措施,强化推进风险要素识别及控制理念,
针对如何跟踪与控制其技术状态不断变化的航空装备可靠性增长过程的问题,应用变动统计学的原理并考虑故障数的随机特性,建立AMSAA模型进行可靠性增长评估.将可靠性增长过程中关联故障的累积过程建立在随机理论上,进行可靠性增长统计推断,获得可靠性增长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点估计、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反映可靠性在变动中的增长规律,跟踪与控制增长过程,及时地掌握当前的可靠性水平并预测将来的可靠性,为提高和保证航空装备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首先,从电子电器行业的角度出发,整理了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借鉴风险地图方法,研究了细分行业风险地图的绘制方法;其次,选取电烤箱行业进行质量的风险分析,梳理行业存在的风险点,形成电烤箱产品风险源/危害矩阵;然后,划分行业风险等级并完成电烤箱行业风险地图的绘制;最后,提出了行业、企业的改进措施,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推动了行业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