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出院后随访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43173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技术的发展使得高危新生儿存活率明显提高,早产儿数量也随之增多。高危儿相对于正常新生儿具有更多的潜在生长发育问题及更高的不良预后风险。高危儿出院后的随访对尽早发现发育延迟、尽早干预、改善高危儿远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高危儿定义及分类、国内外高危儿出院后随访研究进展,以期为高危儿出院后随访管理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PCR荧光探针法、乳胶法及培养法对生殖道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和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差异,评价不同检测方法对不同性病病原体的检测意义。方法收集性病门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和解脲支原体,同时采用乳胶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培养法检测淋球菌和解脲支原体,并将PCR荧光探针法的检测结果与乳胶法和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587例标本同时完成沙眼衣原体PCR荧光探针法和乳胶法检测,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为11.9%(70/587)显著高于乳胶法(2.9%,17/58
背景小儿再发性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再发化脑)是一种儿童少见病,因其病因复杂、隐匿,极易被漏诊,及时早期发现和确诊对患儿的预后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对小儿再发化脑的临床研究及病因分析较少。目的总结小儿再发化脑的病例特点、潜在病因及相应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2018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一科住院的15例再发化脑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可能的病因分别行颅脑+脊髓MRI、颞骨CT、听力筛查、免疫
背景氯吡格雷作为一种经典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及治疗中。然而部分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后仍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CYP2C19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此相关,然而不同年龄患者中该基因多态性是否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尚存争议。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年龄层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苏州大
背景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新陈代谢和饮食来源的脂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脂质代谢紊乱及肠道菌群异常均有一定关联,但目前国内针对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与血清脂质代谢特征的研究仍较少。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及相应肠道菌群代谢改变,并探讨两者对疾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7月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2例(急性期组),缓解期
在目前药物治疗负担过于繁重的背景下,非药物干预亦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或主导的治疗方式参与慢性病尤其共病的管理过程,其治疗潜力如今越来越得到重视,尤其在慢性病中。非药物干预的作用益处已经被广泛认识,而对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未建立系统的认知,因此,本文从运动、饮食及心理等层面总结了目前非药物干预方式改善慢性病的作用机制,通过调节炎症-免疫反应、应激反应、葡萄糖及脂质代谢、基因表达及肠道菌群,各个通路各自
背景A2DS2评分是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最常用的量表,其指标均基于临床症状。已有研究发现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可以预测卒中后感染的发生,且检测方法简单。FT3是否可以预测SAP的发生、A2DS2评分联合FT3是否可以提高SAP的预测价值仍有待研究。目的探讨A2DS2评分联合FT3对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
背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基层医疗单位,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体系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的重要保障。目的从政策工具视角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侧重点、变化趋势,发现诊断政策体系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方法选取2009-03-17至2020-08-30的35份国家层面颁布的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文本,运用内容分
近年来,多个国内外研究相继发布了常见抗病毒药物及其合理使用范围,但多数研究只是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并没有针对抗病毒药物在儿童这一类特殊人群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进行综合阐述。2020年中国医院协会联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共同制订了《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指南》,该指南的发布对治疗儿童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