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口服牵正散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vea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牵正散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符合面瘫的30例患者进行针刺加口服牵正散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针灸 牵正散 面瘫
  
  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由面神经管及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以青年人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青壮年、产后妇女、体弱老人、酒后受凉的中青年、抵抗力差的孩子都是面瘫的主要侵袭对象。是临床常见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遗留后遗症。面瘫起病急骤,以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病损部位的特殊性,患病后直接影响患者面部的外观,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不便。从中医臨床学来看,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不外乎风寒、风热、风痰。中医认为“面瘫”多由于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炎性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均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缺乏,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较多,主要采用西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疗效不佳,笔者近几年运用针刺加内服牵正散治疗面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所选患者为2006~2009年门诊就医患者。所有的患者发病前多有受凉或汗出吹风史,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岁。发病在3~5天内就医,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睛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之为贝尔现象。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吹口哨漏气;因颊肌瘫痪,进餐受限。所选病例均除外中枢性病变。
  治疗方法:①选穴。主穴:患侧攒竹、太阳、四白、地仓透颊车、头维、翳风、阳白、水沟。配穴:健侧合谷、足三里。②操作方法:毫针刺,平补平泻,每日1次,20天为1疗程。③内服药:黄芪30g,白附子30g,僵蚕30g,全蝎30g。上药为细末,每次3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颜面表情肌运动自如,左右对称。②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眼睑基本闭合,面部表情运动时有少许歪斜。③有效:症状稍有好转。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结 果
  治疗结果: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例1:患者,男,25岁,农民。2008年12月,因在户外劳动时出汗脱帽后受风,出现左侧表情肌瘫痪,左侧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左侧眼睛不能闭合,左侧鼻唇沟变浅,吹口哨漏气,进餐时掉饭粒,3天后来我处就医,给以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痊愈。
  例2:患者,女,45岁,工人。主诉:面部不舒服,左眼闭合无力流泪,口角歪斜3天。患者于4天前乘车外出,因晕车将头伸与窗外约1小时,下车后,自觉面部不适。晚上刷牙时口角漏水,在当地卫生院药物治疗,静滴药物不详,未见好转,特前来我院就诊,查体:口眼歪斜,右额纹消失,有睑裂宽,闭合不全,流泪发胀,鼻唇沟变浅。舌薄白,脉沉细。血压110/80mmHg,颅脑CT无异常。平素体健,无其它病史,诊断:涡僻病(面神经炎),辨证:风寒外侵,脉络阻滞。治则: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方用:牵正散加桂枝10g,防风10g,荆芥10g,羌活1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黄酒25ml送服。连服6剂,注意避风。二诊:服完上药后,诸症均好转,继用上方连服10剂诸症消失,痊愈。
  辨证施治是关键: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由于正气素弱,气血流行不畅,导致面部一侧脉络空虚,卫阳不固,护表功能低下,受风而致。风有外风内风之别。而风为百病之长,多兼挟它邪,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痰瘀血等,侵袭阳明、少阳、太阳之经筋脉络而发生一侧面部气血不和,络脉失养,引起肌肉松弛不收,面部两侧络脉失去平衡。致使病侧面肌歪向健侧形成口眼歪斜。根据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法则,牵正散《杨氏家藏方》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用药剂量因人而异,中药配方随症加减,面瘫的辨证首应分清虚实。大凡病变初起多属实证,若病程较久,或病变的中后期久治而不效者多属虚证(或本虚标实),常为气血亏虚或中气不足,辨证施治是关键。
  
  讨 论
  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取攒竹、太阳、四白、地仓透颊车、头维、翳风、水沟、阳白以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合谷循经远取,取“面口合谷收”之意;足三里补益正气。针刺穴位,对血管起到一定的调解作用,具有较好的抗炎、增进渗出吸收、解除血管痉挛、促进神经供血、减轻神经因缺血缺氧而处于低迷状态或提高神经自主功能的作用。针刺可以通过经络传导作用,对血管舒缩活动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可以改善炎症病灶的微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通过针刺受损神经周围的穴位,可以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加速恢复面部的肌肉、神经功能。“牵正散”出自《扬氏家藏方》,主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方中白附子、僵蚕、全蝎三药合用,共奏疏通经络,祛风止痉之功。配以黄芪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意。总之,在治疗本病中,采用内外同治的方法,可使疗程缩短,减轻患者痛苦,费用低,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霞.针刺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面神经炎[J].中国医药导报,2011,1:8(2):95.
  2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
  3 薛辉,石旭星.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的可行性探讨[J].陕西中医,2003,24(9):818-819.
  4 张大千.中国针灸大辞典[M].北京:体育学苑出版社,1986:536-538.
其他文献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各个行业在进行人才聘用时不再单纯注重人才的专业技能,愈加注重对人才品德素质的考查.学校为向社会供应高质量的人才,不断对
米勒育王法是由Miller博士发明的。Miller博士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养蜂者,他提出的育王方法简单易行,无需移虫,可以总结为:取出优质蜂王所在蜂群的一张巢脾,换为安装有两片巢础的巢
随着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学领域紧跟着时代发展的脚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始涌现在教学领域,并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其中多媒体技
爆炸伤不仅限于战时发生,而在平时由于人们对废弃的炮弹、手榴弹和地雷等爆炸物认识不足和处理不当,煤矿、隧道、矿山等爆破施工不慎作业,人为因素爆炸物的爆炸,弹药和烟花爆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是一种新的入侵害虫,应用聚集强度指数和地学统计学研究其卵、24龄若虫和成虫在海南岛儋州地区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L.)上的空间分
18岁生日那天,我收到了一件对我来说最特别的生日礼物。老爸下班回家,从代兜里掏出几张对折的信纸给我。我按过一看,标题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出生记。
2013年8月,官方公布从2013年12月起英语四、五级学试将进行题型改革,这是继2006年6月改革之后的又一次较大调整。本次四级考试改革取消了完型填空和快速阅读,增加了长篇阅读(即段
2006—2007年冬季,美国蜜蜂患蜂群衰竭失调症(COD)死亡的蜂群超过36%,影响到蜂蜜产量,更重要的是1/3的授粉作物受到影响。
2014年秋天,我来到伦敦读知识产权法专业的研究生。像大多数普通的留学生一样,头几个月里,我在伦敦的日子都比较清闲自在,但自从萌发了“想要自己赚钱”和“想要留在这里”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