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车辆的频繁变速和漏油问题,导致服务区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早期车辙和松散病害.为了促进服务区品质化建设,提高服务区道面的使用寿命,从混合料设计、耐油性试验、容留时间确定、试验段施工过程的工艺参数控制、养生时间等关键环节,开展了温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铺装工艺研究.结果 表明:体积法设计能够较好均衡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抗滑功能;浸油前后的环氧混合料强度依然维持较高水平,残留稳定度达50%以上;通过环氧沥青黏温黏时测试确定的温拌环氧沥青的施工窗口时间控制在90 min内;随着养生时间增加,环氧沥青路
【机 构】
:
广东紫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惠州市516251;广州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 广州市510641;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广州市5106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车辆的频繁变速和漏油问题,导致服务区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早期车辙和松散病害.为了促进服务区品质化建设,提高服务区道面的使用寿命,从混合料设计、耐油性试验、容留时间确定、试验段施工过程的工艺参数控制、养生时间等关键环节,开展了温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铺装工艺研究.结果 表明:体积法设计能够较好均衡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抗滑功能;浸油前后的环氧混合料强度依然维持较高水平,残留稳定度达50%以上;通过环氧沥青黏温黏时测试确定的温拌环氧沥青的施工窗口时间控制在90 min内;随着养生时间增加,环氧沥青路面强度线性递增,需根据养生强度规律合理规划环氧沥青路面开放交通时间.通过试验段铺筑确定了适宜山区高速公路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工艺参数,保证环氧铺装层使用寿命,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影响因素和施工温度,依据沥青路面热传递模型,确定了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合料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采用软件模拟施工过程混合料温度变化,分析了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化的影响,得出了低温环境下保证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施工温度确定方法.根据项目所在地纬度、气候状况、路面因素和材料等条件,通过计算得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中的混合料温度与环境温度、风速等参数之间关系.
我国黄土面积分布广、厚度大,具有高压缩性与强湿陷性的缺点.在天然石料缺乏的条件下,以黄土作为路基填土容易导致路基下陷,造成路面开裂,因此对黄土进行加固才能满足工程要求.利用土壤固化剂加固黄土路基与传统物理加固方法相比,具有掺量少、效果好、省时省力等优点.通过总结不同类别固化剂的加固机理、改良黄土现状及优缺点,从理论上概括出在黄土路基工程中值得推广使用的产品.结合分析现有工程实际应用,认为在后期研究中还应注重以下方面:(1)生物酶类固化剂的开发研究;(2)固化材料的复合使用;(3)室内试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青藏公路作为进出西藏的主要干道,对西藏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受多年冻土的影响,青藏公路在运营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病害.为研究多年冻土区青藏公路楚玛尔河K2942路段公路病害与路面平整度,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来获得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图像分析软件中的图像分割功能对研究区域的病害类型和发生面积进行了定量化分类提取,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空间分析技术获取了路面平整度信息.通过研究,提出了以无人机航拍图像为基础进行公路病害定量提取的新方法,为更高效、快速、便捷地研究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提供参考.
作为功能性纤维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保暖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备受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保暖纤维的实现途径与方法,着重介绍了异形纤维、气凝胶纤维、吸湿发热纤维、光能发热纤维、相变调温纤维等新型保暖纤维的研究与应用,并对保暖纤维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滑坡是秦岭山区高速公路常见的地质灾害.以某隧道出口滑坡为例,通过现场勘察及理论分析等研究手段,分析滑坡的成因及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理论计算分析论证滑坡的稳定性.根据滑坡与隧道出口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治理方案,解决滑坡体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及后期安全运营的问题,达到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对类似工程的实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