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e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传统的侧重知识教授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发展所需。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为此,本文展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中圖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50-01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作为初中教学中一门多彩又实用的重要学科,语文既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又担负着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将拉近学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距离,以扩展学生的语文视野,使其更好的了解、感知传统文化,增强其文化自信。进而,通过“以文化人”,促进“知行合一”,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阶段,其自我个性、价值观及人生观处于养成阶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发展其语言表达、审美鉴赏力、思维能力及对文化的理解能力的过程中,也将对促进学生个性修养及道德品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简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进一步调动初中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加深其民族记忆,促进其对祖国及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将进一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二、简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针对于此,为初中语文教学打造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广大教育者的共识,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学生,具备更好的理解、沟通及表达能力。
  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授课中,依旧广泛存在着大量满堂灌式、不讲究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现象,或是对传统文化教学知识的一带而过、泛泛而谈,使学生的理解难以深入。因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语文的课堂授课脱离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填鸭式”教学问题等等,这些均关系到学生对语文和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1.促进汉字教学趣味化,促进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
  新课标中,对初中语文识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语文不但属于一门知识性学科,并且更是一门语言文化学科。所以,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任务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语言的文化渗透性因素。为了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汉语的美妙与汉文字的文化底蕴,教师可以通过针对学生的汉字书写展开文化训练。例如:许多学生往往会对某个汉字为何如此书写产生一定的疑问。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为学生简单介绍古典书籍出处,使学生清楚了解汉字的构字法,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这部分文字的起源,熟悉这些汉字的发展历程,并搜索汉字在发展进程中发生的一些趣闻资料。由此可能会发现,某些汉字所带有特定的偏旁或部首,在不同的汉字中却富含多样化的意味。借助这样的汉字训练,学生不但能够正确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还能从中窥探汉字所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汉字学习、理解水平。
  2.发挥教师引导功能,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路上的引路人。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帮助学生建构起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才能够使其科学地分析与拓展语文知识。因此,只有语文教师具备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与扎实的汉语言专业基础,才能为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学知识,引领学生更好的学习、接受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语有云:信其师,亲其道[3]。当在学生心里默认为语文教师博古通今的同时,就自然会对教师产生信赖与敬佩之情,更加乐意积极地参与投入到教学任务中。例如:教师可以围绕一篇课文着重分析,展开从古至今文人们对世界的不同认知、理解,进而使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基础上,也逐步深刻地理解和熟悉我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社会历史背景。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可发动学生广泛的搜集辅助学习资料,使其具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对史料的解读中,也将使学生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项羽与刘备。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对《大风歌》和《垓下歌》的对比赏析,促进其立体地学习整篇文章,深入领悟文本内涵。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历史及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从而培养与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
  3.立足于语文教材,深度挖掘历史人物的品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诚信仁爱、刚正不阿与尊师重道;法家倡导依法治国、积极进取、锐意革新;道家提出了道法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墨家的兼爱非攻、厉行节俭、尊贤尚才等,均值得初中生仔细体会与感悟。
  鉴于语文教学课时有限,并且学科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因而,语文教师最好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初中生优秀的文化品质。许多文言古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依托和载体,记载了中华历史五千年的文明。教师不仅应使学生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具体涵义,而且需要使学生在传统文化氛围的感染与熏陶下,更为深入地领会、解读、鉴赏或诠释文言文。例如:在《孟子》的讲解环节中,教师应该因势利导,使学生领悟古代或近现代文学家或教育家提出的哲理名言,理解他们身体力行的文化传递理念,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与尊敬。当然,语文课本中的众多优秀作品塑造出大量优秀的个人品质,教师可以将其用于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坚强的意志力与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世界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更应注重科学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特别是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该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教学中渗透传统优秀文化,能够与学科教育相互促进,在正本溯源中,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使其成为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强大助力,为新时期教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赵强国.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3):32.
  [2]权丽.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7(8):9.
  [3]袁静.初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亚太教育,2016(26):15.
其他文献
【摘要】相对低年级而言,中年级的数学学习难度有所增强,由开始的基础题型渐渐转向了逻辑思维题型探究,而处于这一阶段的部分学生因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难以理解三四年级的数学知识,于是学困生骤增,这将阻碍教师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所以注重对小学中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也就成了数学教师所需着重考虑的一个课题。文章将从小学中年级数学学困生特征出发。进一步提出几点转化策略,旨为消除学困生而提供有效性建议。  【关键词
对潍坊市区栽植未满1a的12种常绿树种越冬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不同树种、栽植季节、栽植区域间植物耐寒性差异,并对今后树木引种、栽培和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就中小学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僵化教育模式的设想,文章颇具特色。
【摘要】初中时期的化学学习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基础时期,也是为学生高中和大学的化学能力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途径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初中化学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 初中化学 教学改革 主要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为了提高梳棉机的梳理效能,在FA224型高产梳棉机上大面积采用了国产金轮(GERON)公司新型金属针布。分析了其针布配置的参数、工艺及其试验的生条质量。30个月左右(从未磨砺)的使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还在于在这种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之美,学好数学之乐。任何教学方法都要构建在学生接受的基础上,好的教学方法若无学生主动积极的心理参与,效果会大打折扣。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调整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态,以饱满的求知欲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
<正> 当你需要进行微量滴定分析,而手头又缺少一支微量滴定管时,不妨照右图自制支简易微量滴定管。 图中的滴定管采用最小刻度在0.02毫升以下,最大吸液体积在2毫升以上的吸量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4种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在不同温度下对梨黄粉蚜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0℃时,吡虫啉的LC50为6.4121mg/L,触杀毒力明显高于啶虫脒、阿克泰、F4:25℃,30℃时啶虫脒的LC5
【摘 要】现如今,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大部分的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过于枯燥无味,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课程本身缺乏足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的效果不够好,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怎样可以增加课堂的学习趣味,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可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寓教于乐,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运用及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7
针对新疆库车小白杏坐果率低的问题,研究了不同树体负载量与坐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树体的长果枝比率高于中果枝和短果枝,而长果枝的坐果率在4类果枝中是最低的,50%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