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DX1抑制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人甲状腺癌细胞凋亡机制探讨

来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过氧化还原蛋白1(peroxirodoxin 1,PRDX1)抑制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人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人甲状腺癌细胞,设立随机序列核酸siRNA、siASK1、siPRDX1和siASK1+siPRDX1组,分别用培养液、lactacystin和MG132培养细胞;用蛋白印迹法检测PRDX1、ASK1、p38、JNK1/2、p-ASK1、p-P38和p-JNK1/2在各组甲状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用微小RNA干扰技术转染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MG132处理组中,p-ASK1是对照组的1.5倍(F=214.14,P<0.001),其下游效应子p-p38和p-JNK1/2分别为对照组的1.34(F=216.75,P<0.001)和1.94倍(F=1 601.68,P<0.001);siASK1下调MG132介导的p-ASK1为随机序列组的0.58倍(F=1 136.82,P<0.001),p-p38为随机序列组的0.73倍(F=507.00,P<0.001),p-JNK1/2为随机序列组的0.51倍(F=6 087.48,P<0.001)。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率降低为34.25%,显著低于于随机序列组的51.98%,F=18.39,P=0.013。MG132处理组中,siPRDX1组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率为68.99%显著高于随机序列组的49.58%和siPRDX1+siASK1联合组的41.28%,而siASK1组的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率为31.85%,显著低于上述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13,P<0.001。结论:PRDX1通过负向调节ASK1活性及ASK1-p38和ASK1-JNK通路,抑制ASK1介导的细胞凋亡进而消减MG132对甲状腺癌细胞毒性效应。
其他文献
莫洛波农场杂岩体为一个基性—超基性岩杂岩体。本文通过钻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说明杂岩体中富集Cu、Ni、Cr三个元素,可能是成矿母岩。与南非布什维尔德杂岩体进行对比,
要提高挂牌督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责任督学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责任督学具备了敏锐的洞察能力,无论是进课堂听课,还是查阅台账资料,无论是巡视校园,还是找师生谈话,都能
大数据和智慧旅游都是当下的热点,没有大数据的智慧旅游无从谈"智慧",数据挖掘是大数据应用于智慧旅游的核心,文章探究了在智慧旅游应用中,目前大数据挖掘存在的几个问题。
本文提出了机会—流动论的视角,并用来解释不同的社会行动者面对劳动力市场转型过程中机会结构变迁时的反应,以及不同的流动过程如何影响社会分层秩序的改变。作者利用一项全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甲状腺癌细胞系,利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三种抑制剂抑制磷酸化途径,利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不同追求也在千变万化,但是对于生命财产安全的追求始终没变,而其中交通出行的安全最为受关注,这样对于公路质量的要求就会提高,针对公路路面基层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在诱导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的凋亡作用中与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关系。方法: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PSI、EPOX和MG132作用7种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
以亳菊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培养基营养成分和蔗糖浓度对其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并对再生后代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形态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23±2)℃、2 000~3 000 lx光
<正>水产养殖装备是指应用于水产养殖生产的机械、电气和电子监控等设施、仪器和设备。其应用目的是为了降低水产养殖业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达到精准养殖生产。本文详述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工业与城镇发展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工业与城镇发展的影响关系。提出了山东省工业与城镇发展的前景设想:伴随交通走廊的发展,全省将形成三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