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发展现状及使用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lyan182320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使用现状和效果,为智慧药房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自动化发药系统”“自动发药机”以及“使用”“效果评价”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使用PRISMA流程图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并提取研究数据.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1 372篇,经筛选获有效文献196篇;有120家医院至少1位作者介绍了本单位的门诊自动发药系统的建设(装机量121套),或进行了使用效果评价.装机量前3位的品牌为韦乐海茨(Willach Heise)、艾隆(Iron)和欧蜗(Rowa),分别占总量的28.1%,22.3%,9.9%.设备使用可实现40%~70%的整处方自动化发放率,与传统人工模式相比,处方配发效率提高30.0%~50.0%,调配差错率下降32.0%~66.0%,劳动强度下降18.4%~65.5%,明显缩短患者取药时间,优化门诊工作流程,提高满意度;但同时也存在机器故障多,运行不稳定,投入成本大的缺点.结论 门诊自动化发药系统发展迅速,相对传统发药模式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何优化机器质量控制能力,减少故障发生率,发挥设备的最大优势,还需要不断摸索和持续改进.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提取物体内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低、中、高剂量的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提取物,抗炎作用实验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并以醋酸泼尼
目的 为我国药品监管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几年FDA、MHRA、CFDI及辽宁省药品GMP检查中厂房与设施、设备类的缺陷进行统计分析,从缺陷占比、高频缺陷等角度分析GMP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