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安检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rF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条地铁工程,其建成后不仅有效缓解了市民的出行压力、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的结构,而且在“一带一路”的实施下,将对乌鲁木齐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恐怖主义的威胁一直存在,公共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安检系统是进入地铁的首条防线,也是最全面、最直接、最重要的防线,因此,全面高效的安检系统是保证地铁运行及乘客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轨道交通;反恐防暴;安全
  中图分类号:U239.5;U29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近几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建设速度加快,出于对地铁治安管理和反恐形势严峻的考虑,地铁的安全更是逐步受到重视,地铁是一种封闭式、高速运行、大流量人群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地下铁。
  恐怖暴力手段连年升级,已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构成现实威胁。乌鲁木齐作为上述非法组织活动较为活跃的城市之一,轨道交通反恐、防恐的使命责任重大。因此,乌鲁木齊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设置的安检系统要求设备先进、功能最为全面、系统最为可靠。
  1 安检系统简介
  1.1 新型安检系统建设原则
  (1)安全性。数据安全方面,采用数据加密和链路加密的方式来保障。网络安全方面,建议在与外界接口处设置防火墙,阻挡来自广域网外部的非法侵入。
  (2)可靠性。各应用、业务系统对数据传输通道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要求,建设的系统必须保证不间断运行。各个区域之间信息交换尽量不存在单点故障隐患,并提供完备的备份和恢复措施。
  (3)可扩展性。本系统集成的专业检测设备较多,随着科技进步和国家对地铁安防的持续重视,系统必须为将来集成更多的设备作出前瞻性部署,采用高复用易扩展的系统软件架构。
  (4)先进性。必须将着眼点放在满足目前的应用系统已经成熟的技术基础之上,并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来适应系统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现有系统能够与业务需求同步增长。
  (5)实用性。在满足系统设计需求的前提下,选用经济实用的软硬件设备,以便节省投资,即选用高性能价格比的设备完成整套系统的建设。
  1.2 新型安检系统组成
  安检系统设置于车站出入口处,系统主要构成为通道式X光行李检查机、X光行李检查机工作站、信息工作站、爆炸物探测器、台式液体检查仪、便携式液体检查仪、通过式新型安检门、手持金属探测器、便携式毒气检测仪、防爆毯、危险物品储存罐、防爆球、手持台、辅助设备、自卫专用装备等安检设备。
  安检区域内设有安防平台的网络设备,通过安检设备网络接口,将安检区设备的运行状态、安检事件、故障诊断等信息、以及通过设于安检区域内工作站,上报安检工作日志、安检人员换岗在岗信息、违禁物分类统计等安全管理信息上传至当站的安防平台。
  1.3 新型安检系统功能
  本系统除了传统功能的X光行李检查机和金属探测门外,还配置了新型的更为先进的设备,如便携式液体检查仪、便携式毒气检测仪、爆炸物探测器等,体积小、携带方便、检测时间短等特点。
  (1)通道式X光行李检查机。本次配置的通道式X光行李检查机,除了基本的物品检测外,还具备维护诊断功能,上电自诊断功能;具有X射线发生器监控功能,能够查看阳极电压和束流值,并在X射线发生器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时报警,可以查询射线源累积上电及出束时间;具有设备操作键盘测试诊断功能;提供胶带控制及红外光障测试诊断功能;提供设备通讯测试诊断功能;提供其他设备测试诊断功能,包括散热风扇、紧急停止开关、L型盒安全联锁装置、声音报警装置和光报警装置等,全方面的保证了设备的稳定、高效运作。
  (2)新型安检门。新型安检门具备日常物品的过滤功能,可过滤手表、皮带扣、钥匙、硬币、手机等日常用品,对管制刀具、枪支、不锈钢管、有镀层的黑色金属或有色金属管体等违禁金属物品报警,具备对非违禁物品和违禁物品以不同的报警方式区别报警的功能。
  新型安检门具有多个频段的检测频率,以达到更优的判识结果和普通物品滤除功能。
  新型安检门采用多个相对应的发射、接收器,杜绝探测死角。具有探测精确定位功能,多个(不少于8个)独立探测区域划分,探测到目标物时,声光同时报警,多个探测区域与人体等高的LED报警指示灯相结合,准确判断金属物品位置。
  新型安检门更具有多功能性,具有人脸识别、身份证读卡器等功能,新型安检门和公安联网,将人脸识别的图像上传至公安系统,与公安网内在逃嫌疑人或者危险人物对比,如若发现嫌疑犯,公安机关和现场设备将会同时发出报警信号,现场安检人员将采取行动,公安人员将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3)液体检查仪功能。液体检查仪分为便携式液体检查仪和台式液体检查仪。
  便携式式液体检查仪设备能够探测液态炸药和易燃、易腐蚀性等液态危险品,可探测的液态危险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乙醚、70%乙醇、香蕉水(即为稀料)、二硫化碳、甲醇、乙醛、油漆、乙酸等液态危险品。
  台式液体检查仪设备能够探测除了便携式液体检测仪所能检测的液态炸药和易燃、易腐蚀性等液态危险品外,还包括DB11/646.6—2009中要求的危险液体种类。
  其中便携式式液体检查仪使用非侵入式安全检查技术,不需打开包装即可实现液态物品安全检查。其检测不受液体容器材料的限制。具体可检测的液体容器种类如下:玻璃、塑料、陶瓷、锡箔纸等各种常见液体容器。
  当检查出现问题时和疑似危险品时可以通过台式液体检查仪取样精确判断液体成分。二者相互配合协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保证了进入公共场所的安全。
  (4)便携式爆炸物探测。TR1000DC型便携式爆炸物探测器能够检测出绝大多数的商用和军用炸药,除了可以检测三硝基甲苯(TNT)、黑索金(RDX)、硝化甘油(NG)、硝酸铵(NA)、黑火药、三过氧化三丙酮(TATP)等危险物品外,还可以检测吉纳、4-硝基甲苯、3,4-二硝基甲苯、2,4,6-三硝基间苯二酚、二硝基甲苯、丙二醇二硝酸酯,另外还可以检测的毒品包括盐酸可卡因、盐酸海洛因、四氢大麻酚、甲基苯丙胺、盐酸氯胺酮、盐酸吗啡、杜冷丁、摇头丸、罂粟碱等。   具有覆盖全面,检测准确率高,效率高的特点。
  (5)手持金属探测功能。手持式金属探测器无需接触乘客身体检查,就能对超过限定量的金属物体报警,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十分微弱,对人体无害。
  此设备具有开机自动检测、无需调整、检测灵敏度根据需要可调等功能。并具有全金属检测模式的功能,在该模式下,不区分金属种类,检测到金属即报警。
  此设备具有报警状态自动恢复能力,在离开报警测试物规定距离后,报警指示立即停止。
  此设备具有报警模式选择开关,能够声、光、震动单独报警功能,报警声最大声强85.1 dB,并可通过调节按钮消除干擾。报警显示时采用红色,且在10 000 lx的明亮环境和25 lx的昏暗环境下均能清晰地观看到。
  此探测仪具备紧急情况下的隐蔽报警功能,为反恐防暴争取时间,还能保证检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6)便携式毒气检测仪。此设备能监测周围的气体成分,可检测常见化学物质如可燃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氯气、磷化氢、挥发性有机气体、氧气和伽马射线等。设备能同时探测神经性毒气、糜烂性毒气、全身中毒性、窒息性毒气。
  此设备支持即插即用的智能传感器。射线传感器、VOC传感器、可燃气传感器为必配。毒气传感器和氧气、催化燃烧传感器和红外可燃气、CO2 红外传感器为根据需要选配,适用性强。
  通过泵吸式,检测速度更快。
  具备中文显示功能,直接读取数值包括测量值,电池,数据记录状态,泵状态等。
  具有报警模式选择开关,可选择声光报警或不引起恐慌的隐蔽报警模式。
  (7)防爆设备。防爆设备包括防爆球、防爆毯、危险物品存储罐。
  1)防爆球采用高压容器专用合金钢等材料制造,够对2 kg TNT当量的炸药起到有效防爆作用,爆炸后不产生飞溅物以及穿透性的孔洞和裂纹,传动机构仍能正常启闭;具有屏蔽无线电信号的能力。能够对爆炸冲击波、爆炸声响、爆炸碎片起到有效防护作用。
  2)防爆毯由防爆围栏和防爆盖毯两部分组成。防爆围栏是内径450 mm圆柱体,材料为高强度复合材料。防爆毯应用于临时覆盖爆炸可疑物及爆炸物,能有效的减少爆炸物爆炸时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对周围的人员和物品造成的伤害。防爆毯材料具有抗渗水性能,能有效阻拦67式手榴弹壳内装70克标准TNT药柱或77-1、82-2式手榴弹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的横向效应。
  3)危险物品存储罐功能具有抗腐蚀功能,所有金属配件均采用耐化学腐蚀处理,可存放腐蚀性液体及化学危险品,能有效的抵抗腐蚀性液体或高纯度化学危险品的腐蚀。设备具有防爆功能,能够对至少200 g TNT当量的炸药起到有效防爆作用。设备具有密封性,能有效的防止有害化学物质的泄露。
  防爆设备能有效、快速处理危险品,有效的防止了危险品对人们的危害,保证了人身安全。
  2 轨道交通的安检系统的发展及作用
  轨道交通安全检查是公安机关地铁反恐防范体系中的重要手段,填补了多年来地铁反恐安防措施的空白,开辟了地铁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新思路。
  鉴于安检系统存在线网级需求,建议该系统的建设从线网出发,统筹考虑,目前,地铁车站安检系统均为独立运行,可在车站安检点设置处预留网口,通过通信网络上传图形至中心。
  本方案的实际应用也证明,本方案可有效提高轨道交通安检反恐防暴工作的质量和速度,可显著提高安检事件处置有效性和时效性,可有效降低安检工作的人工成本,从而间接提高了乘客的出行效率和社会公共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GB/T 26718—201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S].
  [2]GB 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S].
  [3]GA/T 394—2002,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S].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公路建设项目当中,早已普及了招投标制度,标底的制作在工程招标当中发挥出了不容小觑的价值,怎样明确比较科学的工程造价,并加大对计量支付的科学把控,是现阶段碰到的难题。基于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并在第一时间把新理论、新方法渗透到我们的工程管理工作当中。  关键词:成本分析;标价确定;计量支付  中图分类号:U415.1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年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于运输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在对运输业的建设上,投入也不断提高。因此,对于相关的施工建设也需要注重质量管理。对此,在进行水运工程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强化对相关设施的质量管控,从管理人员技术等方面落实相关政策,切实提高水运工程的建設质量。水运已经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也是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途径,因此强化水运相关设施的建设,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保障
期刊
摘 要:汽车驾驶员行为差错及其预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它关乎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此,交通管理部门,及职能部门都要把汽车驾驶员行为差错的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之中,一丝都不能放松。其中,要突出汽车驾驶员行为差错预防策略,重点排查应力诱因,培养驾驶人员过硬的心理素质,提升应急能力,驾驶水平,提高法律法规意识等,进而规范驾驶、谨慎驾驶、守法驾驶,为构建和谐社会、平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高铁发展有着广泛的前景,发展势头迅猛,对高铁的各项标准就随之提升,这其中主要包括了对高质量高铁服务人员的需求。因此,根据我国当前的需求,从高铁乘务专业人员的角度进行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高铁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拟通过围绕高铁乘务人员这一中心,首先分析当下国内对高铁乘务人员的各项标准,再进一步探讨国内培养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铁;专业人才;需求  中
期刊
摘 要:内业资料对于保障公共安全来说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内业资料的整理和管理是公路工程在施工环节便为重点强调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以及评定的结果,由此可以证明内业资料管理工作的落实对于提高工作安全系数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公路安全的一些资料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公路工程建设以及后续发展需要提出公路安全的一些资料管理优化措施。  关键词:公路;安全内业资料管理;要点  
期刊
摘 要:公路项目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公路造价控制方面,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完善。施工阶段当中,公路造价控制的难度是最高的,因为施工阶段的动态影响因素非常多,既要考虑到施工的具体变更情况,又要在施工的体系上不断完善,还要对成本科学的降低。因此,对于公路造价控制的落实,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促使控制的可靠性、可行性更好的提升。  关键词:施工阶段;公路造价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计量技术机构的独立性、行政工作的兼容性、质量文件独立性,三方面介绍了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组织设计内容,最后阐述了选择标准、确立质量目标、调整组织、过程设计、评估风险、检验运行、职工参与、领导者决策等对策,以此为依据不断完善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现如今,独立性弱、人数少、管理体系运转效果差等逐渐成为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 要:桥梁数字化管理系统,是基于BIM技術、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平台技术,集桥梁基础数据、养护检测、桥梁评估、状况劣化预测、维修决策建议和维修造价估算于一体,依托桥梁结构工程、病害机理、检测技术、评定标准和数据采集技术,运用计算机技术数的据处理功能,将评价决策方法和管理学理论应用于系统中,从而实现集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桥梁运营状况评价分析和养护决策等功能的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设置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是我国以往的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制度。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推荐以ETC代替人工收费以降低消费者负担和企业成本。同时这一政策有利于环境保护,有效减少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为治理环境污染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速公路;取消省界收费站;治理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是我国高速
期刊
摘 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以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为要求,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本文以安徽省部省共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运用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部省共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