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环氧羧酸一对—溴苯甲酰甲基酯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k42424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环氧化合物,尤其是2,3-环氧羧酸类化合物既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又是一类很有前途的生物活性物质,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生物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紧密相连。文献报导环氧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螨、杀菌和生长调节的活性。Hendlin等从链霉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到一种抗菌素(膦霉素),证明其为广谱的杀菌剂,其结构为2,3-环氧丙膦
其他文献
单取代二茂铁化合物,尤其是单取代芳基二茂铁化合物,当芳基为带有各种不同取代基苯时,中心铁原子的氧化还原电势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茂环上屹化学位移也明显地与Hammett常数相
<正> 自1966年观察到聚乙烯(PE)-炭黑(CB)材料有明显的电阻率正温度系数(PTC)现象以来,对其电阻-温度特性已有一些报导。但对涉及电阻测量的一些基本问题前人的看法并不相同
<正> 用气液色谱法研究过一系列作为Lewis碱(B)的有机配体和作为Lewis酸(A)的配合物之间的加合作用.研究较多的碱已有脂肪醇、醚、酮、醛、脂及胶等.对生物体系中广为存在的
3,5-环-6-甲氧基-孕甾-20S-22-醇1 是合成2的前体,而后者是合成高效植物激素油菜甾醇内酯3及其类似物的关键中间体.
<正> α,β-不饱和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常用醇钠或氢氧化钠作催化剂由醛酮缩合合成,这时常由于强碱而发生副反应。Cava曾报道双对-甲氧苯基氧化碲(BMPTO)对醇醛缩合有
地质体内古生物遗体的某些成分,经长期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渐演变成某些稳定的、特征性的化合物,地球化学上称为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arkers或biomarkers),生物标志化合物与
<正>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是近年来研究十分活跃的反应,开发的催化剂体系多种多样,各有特点,活性相近,但尚没有一致公认的优良催化剂体系,根据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的特点,本文旨在
本文研究了乙基罗丹明B-磷钼杂多酸-聚乙烯醇(PVA)显色体系,提出了高灵敏度的测磷分光光度法。缔合物最大吸收λ_(max)=58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86)为3.2&#215;10~5L&#1
<正> 最近几年已报道了几种锂离子选择性电极.本文作者曾研制了以苯基膦酸二辛酯(DOPP)为溶剂,四苯硼酸盐为活性物质的PVC膜锂离子选择电极.本文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锂离子选择
<正> 某些稀土希夫碱配合物可用于制备核磁共振位移试剂、稀土发光塑料等特殊应用,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估计也会在稀土发光材料方面获得应用。有关邻香兰素(2-羟基-3-甲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