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缺损患者语音改善程度的定量研究

来源 :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语音信号微机处理系统,对上颌腭部手术后腭组织缺损者治疗前后的谱图进行了定量分析,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治疗阶段,相对能量误差值(REEV)的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1;而腭组织缺损以后,未作修复治疗的A—O期与作修复治疗的任何两组比较,REEV的差异也呈高度显著性P<0.01。同时也对耳测法与相对能量误差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间有相关P<0.05。
其他文献
<正> 一、历史:玻璃的失腊法铸造成形是由美国Corning Glass Works的F.Carder于1930年开发的。而到了1957年,Corning Glass Works Inc.的S.Sfookey把玻璃制成强度更高,并且能
<正> 众所周知,正畸用的矫治器如按装置,可分为活动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两大类。任何一种固定在牙上的矫治器都属于固定矫治器。由于这类矫治器是经粘着或者结扎而固定在牙上
<正> 后磨牙是人体咀嚼功能的重要执行器官。临床上经常遇到后磨牙严重损坏——残根残冠的患者。过去对此种病况多在拔除残根残冠后行义齿修复,由于后磨牙承受猪力大,应用传
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为满足美观的需要,常将冠边缘设置于龈下。不过,这是否会损害龈的健康,一直存在着争论、反对者认为冠边缘与龈的位置关系是影响龈健康的重要因素。冠边
<正> (三)年龄推断,可以根据骨骼、皮肤皱纹的形成和牙齿等。在法医牙科学范围内,可以根据腭缝融合情况、下颌角角度、牙齿发育、牙齿结构的改变等进行推断。 1.腭缝的年龄变
<正> 我科自1965年10月~1988年6月共收治了484例双侧唇裂畸形的患者,现就临床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本组484例双侧唇裂中男性347例,女性135例;男女之比为2.58:1。
<正> 利用金属基板制做全口义齿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国外也有报道,为进一步研究应用的效果,我们调查107例上颌金属基板的全口义齿的使用情况,并与同期156例树脂基托全口义齿
<正> 6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多种全身慢性疾病,同时伴有各种口腔病,而老年牙周病不仅患病率高,且与全身病的关系密切,为此,本文主要对临床不同年龄组的老年人已确诊患有高血压病
<正> 牙尖交错位(Inter Cuspal Position,ICP)时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是诊断口颌系统功能紊乱、判断正畸治疗前后颌位变化与关节改建、以及评价颌骨外伤功能恢复等的一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