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bo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英语课正式走进了小学高年级的课堂之中,这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小学生升入初中前,对基本的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进入中学后,英语学习既是初中英语的起点,也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当中学英语教师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如果不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中学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使英语教学自然衔接,另一方面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在英语衔接过程里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对策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问题以及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学英语教学是在小学教学基础上的继续和提高。统计表明,我国现有近千万儿童在小学学习英语,而小学和中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因此,了解小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和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作初步探讨。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几种衔接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小学英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人教PEP版教材中,小学教材内容是以童谣和动画故事为主,整套教材在编写上较为形象生动,完全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但到了初中阶段,人教版英语教学内容编写开始有了较大的转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加入词汇量、语法、语音等其他英语教学内容。在初中英语教材中,词汇量占总教材的55%,语法占37.5%,语音和其他部综合占总教材的22.25%,而且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词汇量的掌握以及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考察与应用,这种教材内容上的转变,使得一些学生很难适应这种高强度的教学任务,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出现较大衔接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自身的衔接问题
  想要做好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师不仅要熟悉小学教学大纲,还要了解和掌握初中教学大纲,只有熟悉这两者教师才能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但根据笔者对天台县某中学走访发现,该中学的英语教师中熟悉掌握这两者的基本没有,这就导致英语衔接上存在较大问题。小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大多数学生性格仍比较活泼好动,他们习惯了原有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一旦突然转变教学模式他们一时将很难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注意自身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三)教学方法上的衔接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天赋,这个时候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孩子语感的培养,在人教版教材中穿插着很多形象生动的语言活动,比如:以及等,这些教学内容中常常会涉及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可以积极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的语言天赋。如果教师一上课就开始注重语法和词汇讲解,那将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在教学上教师要先根据学生的兴趣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设置,并适当的给学生创设英语语境,让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流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词汇和语法上,这样学生才可以将之前教师所教学的语法融会贯通,教师也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常常忽略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培养,一味的死记硬背只會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根本不能做到教学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四)教学时间上存在的衔接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课程主要以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为主,因此,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时间较多。但到了初中,学生的主修课程增多,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学习英语的时间。英语讲究连贯性,如果学生想要取得较好的成绩每天就必须投入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练习,在初中这种课程压力下,学生很难保证连续练习,因此常常出现内容衔接不上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掌握。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要有效的解决前述问题,就要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解决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的改变
  中小学教师需改变“各自为战”的思想,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需要中小学教师打破壁垒,小、初英语教学实行一盘棋考虑,了解各自的教学特点和差异,寻求解决的方式与方法,定时走进各自的课堂和学校在上课和听课的基础上对毕业后进入初中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上的困难和成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同时对于现在在小学学习的学生进行新的教学计划,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们帮助,帮助他们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针对教材方面的衔接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教材虽然各不相同,但必然有其内在共通之处。我校在扎实开展低外教学的基础上,组织组内教师研究初中教材,了解初中学生的学习内容,避免各自为阵的现象发生。适当讲解语法时态,教师中、高年级段在教学中有意识对学生逐步提高要求。
  (三)针对教学方法方面的衔接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首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每课书学习之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借助于生词表,初步了解对话或课文意思。记录预习中疑惑,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的欲望。学生这种求知欲望,在学习中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
  其次加强听课方法的指导。
  英语课上教师应使学生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所学到的英语语言材料,高效掌握每节课上所学内容。如:在Presentation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眼观教师手势,耳听教师表达,脑子理解、记忆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在Practice过程中,要求学生张口读、脑子记、手写重难点单词、短语;在Consolidation这一环节,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可以训练达到课堂上可以熟读、背诵所学内容的能力。当然,这样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在背诵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以与对话相关联的提问作为引导、提示,从而降低背诵的难度。在教学中发现,对于中、高年级学生,通过与对话相关内容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并逐步培养和训练学生解题能力。进入初中,学生不再对完成阅读回答问题这样的题型“谈虎色变”,达到心理和能力上的顺利衔接。
  (四)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为了更好的避免衔接问题的诞生,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加强与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比如:各大学校定期召开全体教师教研活动,组织各年级各不同阶段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进行集体备课,让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教学经验,在交流中减少教学衔接上的诸多问题。
  三、结束语
  英语教学的衔接,是当今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完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一方面,应该加强中小学教研活动、了解教育现状,弄清楚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发现大家在各个阶段中所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索出,解决英语教学衔接的办法。只要我们的教师稳扎稳打,积极地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肯定能迎来英语教学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印春琦.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探讨.小学教学研究,2016,11:65-67.
其他文献
此次培训让我收获很多:一是教师无细节,处处为楷模,贵州省委常委谌贻琴同志在启动会上的这句话,让我认识到教师责任之重大,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让我懂得思想道德建设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心中充满爱,世界更美好,让我懂得教师要用爱去感化孩子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学。告诉孩子不能只做语言上的巨人,更要做行动的巨人。三是怀空杯心态,纳人间乐趣。让我懂得了教师要“怀着爱吃白菜,胜过
期刊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舞台  2014年4月26日,安顺市平坝县乐平中学隆重举行“祖国好·家乡美”系列活动。  一曲《共青团团歌》拉开了活动表演的序幕,精彩的舞蹈《魅力四射》,不仅展示同学们的青春活力,也点燃了“祖国好·家乡美”系列活动激情;高难度的街舞《bboy of you》,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家乡变化》向同学们介绍当前国家的计生国策及惠农政策;新颖的《时装秀》从废物利用、节水、爱护动物等另一
期刊
拨开晶莹的珠帘,  你从历史的长河中翩翩走来。  撷一抹星光装点你的脸庞,  绿水青山是你随风舞动的青丝。  撩起轻柔的罗幔,  你在葳蕤的丛林中踽踽独行。  染几分浓墨勾勒你的眉宇,  夜郎古国是你婀娜纤细的腰肢。  揭开神秘的面纱,  你在寂静的池塘边凝眸不语。  掬一捧清泉触碰你的指尖,  盘江峡谷是你明艳飘逸的嫁衣。  江南煤都,  高原明珠,  最美凉都,我的家!  曾经……  这里是一
期刊
2014年4月6日,她第一次到团校参加 “贵州省万名农村中小学第三期校长培训”。 记得报到那天还在放着清明假,天上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三天的假期就被这培训占去了两天,心情无比懊恼,不由得心生抱怨。2014年11月16日,第二次培训报到的一周前,她意外接到了区教育局选派来参加“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的培训通知,接到通知的那一天,她心里竟有着无比的激动和渴望,希望培训的日子快些到来!又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艺术是扎根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土壤之中的,它是厚重的,多方面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主体性象征手法运用的普遍,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表现出来与西方艺术全然不同的特点之一。在中国,绘画、诗歌等等艺术形式,都普遍运用主体性象征手法。当然,这种主体性象征手法的运用是相对于西方艺术而言的。那么,本文旨在从比较艺术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艺术学的方法来阐释出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的主体性象征手
期刊
“三甲街道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浓!少数民族文化、礼仪文化、厕所文化、墙壁文化等文化建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2014年11月26日,贵州省团校校长黄文、副校长付红玲带领省团校相关工作人员到毕节市织金县三甲街道调研时,对三甲街道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啧啧称赞。据三甲街道教育管理中心主任付国晖介绍,三甲街道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广大师生,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都是师生们亲自完成的,花费少效果却很好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要求一切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课程改革推进都要立足于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都必须带着学生一起进行。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教育,给生活以教育。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是有意义的。  政治教师不仅需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问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而
期刊
摘 要: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学习的压力很大,社会普遍认为学校教育教学最终看考试成绩,这样一来学校压力比较大。小学体育课的时间每周四节,这就需要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中,尽可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创新一些让学生易于接受,效果突出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目的。现就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难点和创新体育教学的方法做个浅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难点;教学创新  一、小学阶
期刊
摘 要:我国部分高校为满足全球化经济对大学毕业生的特殊需求,已构建英日双外语专业(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双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对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对比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提出双外语对比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文章就英日双外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部分内容展开对比。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英日双外语;教学  为培养外语类
期刊
摘 要:分层教学法是众多教学工作者实践教学活动中探索出来的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方式,将该种教学方式应用在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升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用针对性,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基于当前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本研究认为还有必要进行深化研究,逐步提升分层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途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分层教学;有效应用  众所周知,语文是高中生主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