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模仿·激发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881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作文,不仅学生很头疼,就连一些教师也很头疼。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本人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觉得运用“真情”“模仿”“激发”这三大法宝,不失为上好作文课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所谓真情,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诉真情
  80后作家韩寒说,我们学会说谎首先就是从小学作文开始的。确实如此,不知从哪一天起,在老师和学生中,就一直流传着“作文作文,不吹不成”的说法。有的甚至会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为什么会流行这些观念?原因就是有些中小学语文教师,可能自己不太会写文章,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写,于是就人云亦云,把这些观念有意无意流露给了学生。如此一来,学生在作文时,自然就要大吹特吹,或者是抄袭范文。长此以往,怎么可能写出好作文?
  因此,我教学生作文,首先就是坚决杜绝“吹”和“抄”,严格要求学生写真实的事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每次给出的作文题目,必须是学生生活经验中能找到的相关内容。否则,他们就无话可说,不吹不抄就无从下手,就是逼他们说谎。
  二、所谓模仿,就是每次作文训练都和具体的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模仿课文写
  善模仿、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模仿早已是作文教学中公认的比较成熟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模仿,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我把每一次作文训练都与具体的课文教学结合起来。先选择一篇典型的课文,在讲析课文写作技巧时,结合学生作文中常犯的毛病进行比较对照,分析完了,就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一篇同题材作文。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有章可循,有例可仿,每一次作文都能写得比较好,整个作文水平也提高得很快。
  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模仿课文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内容浅显、写作手法简单易学的文章,学生模仿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此外,每次模仿作文时切不可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而应结合学生作文水平,有所突出,有所侧重,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有时候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把课文改头换面直接抄在作文本上,或者照搬套用课文中的语句或情节结构。虽然这是一种机械模仿,但教师也不必过多地指责,而应该加以引导,告诉学生应该是模仿写作技巧,而不是生搬硬套抄课文。
  有人可能会担心,一味地模仿如何创新?这个不用急,我们知道,中小学生作文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不同于作家的创作。学生能把一般的表达方式学会就达到目的了。等他们广泛借鉴,博采众长后,创新自然水到渠成。
  三、所谓激发就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中小学生几乎没有不怕写作文的,因此我们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平时多鼓励,想方设法让他们喜欢上作文。我的做法就是指导学生给报刊投稿。
  全国许多地方报刊都有中小学生作文专版,这些版面都专门刊登学生优秀习作。我一方面指导学生阅读这样的版面,借鉴人家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把他们自己的优秀习作给这些报刊寄过去。
  2012年,我陆陆续续把10篇作文寄给了各地的报刊。这些作文大多数是我们平时作文训练的“作业”。这些作文发表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一布置写作文,学生就拉长脸。现在,绝大多数学生不仅不讨厌写作文,而且很关心自己的作文。作文交上来了,第二天就有学生催我:“老师,作文批了吗?快点批啊,看我写得怎么样、能不能发表。”
  迄今为止,我教过的学生中,有多少人的作文上了报刊,我已记不清了。他们对我的作文课、语文课特别感兴趣,对写作文再也不感到头痛了。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作文有了兴趣,想不写好都难。所以,激发兴趣很重要,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真情”“模仿”“激发”是我作文教学的三大法宝,自我感觉挺好使。各位同行,你们也可以试试哦。
其他文献
你们知道吗?我有一个小伙伴,她的名字叫“花朵儿”。她是个漂亮可爱的女孩子,住在我阿姨家。我去阿姨家找她玩,她总是和我形影不离。  “花朵儿”的眼睛很漂亮,水灵灵的,仿佛时刻都有好多话想对我诉说。她常年着一身灰色皮草,偶尔会有些红色、绿色的点缀,非常與众不同。她走起路来特别淑女,轻手轻脚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当我认真想事情的时候,她总会悄无声息地来到我面前,吓我一大跳。她还有一条柔软的长尾巴……啥?你
【设计意图】  课堂试图从“主题化”向“问题化”转化,探寻“学生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契合点。课堂初始,预学情况的反馈,为的是弄清什么是学生已经懂了的,什么是学生不懂但通过自己读课文可以懂的,像理解“大人眼中的天窗”属于这一类问题,这是学情的起点。  小组合作交流提出本小组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这是学生读课文搞不懂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问题。故而,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支架——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长篇小说,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曾维惠。曾维惠老师曾是《小猕猴学习画刊》的作者呢。这本小说以重庆江津古色古香的塘河古镇为背景,抒写了塘河人家的喜怒哀乐,表达了古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小说人物形象鲜明,老外婆的亲切慈祥、茶茶妈妈的疯癫张扬、鹰儿的软弱宿命、茶茶的纯真懂事、孙媒婆的能说会道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说还涉及塘河古镇独特的民风民俗,包括塘河婚俗、饮食文
♀ 自我介绍  我叫崔平桉,“平桉”跟“平安”同音,这代表了爸爸妈妈对我最纯最真的期盼:心平气和,幸福安康。平日里我性格直率,憎恶分明,喜则大喜,笑声满屋子乱跑;悲则大悲,泪珠子就像断了线的项链珠子似的直往下掉。哈哈,难怪爸爸妈妈给我取这个名字,希望我情绪起伏不那么大,做一个心平气和的人。  我喜欢阅读,空闲时间里我常常如同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儿,游弋在书的海洋里。我也爱好写作,我的《杞人忧天之河豚篇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冯绍南,来自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我爱好写作、绘画、书法。哦,我还喜欢弹琵琶、吹口琴,是学校少儿民乐团的成员。  我从三年级开始发表作品,目前已在《天天爱学习》《疯狂作文》《意林图解作文》《快乐书法与绘画》等杂志上发表作文、绘画作品四十余篇(幅)。我曾获得第十届“作文100分杯”全国小学生新思路作文大赛小记者专场特别奖、第三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摄影大赛金奖等多个奖项。  我经
那一天,有客人到我们家来做客。  我做好了饭,准备餐具的时候,发现我们家喝汤用的小汤勺只有三把了。我很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有喝汤不用勺子的吗?我这里只有三把勺子了……”  大家笑了起来。男士们纷纷说他们可以不用勺子。  大家谅解归谅解,可我还是觉得我的日子过得太马虎了。  第二天,我来到一家小超市,准备买六把新汤勺。走到卖日用品的区域,我看见货架上堆放着各种锅、盆、水壶什么的,就是没有看到小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照片,那些照片记录下了我们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我有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我一只手撑着一把伞,一只手伸出来接天上的雨。这张照片是我九岁时照的,当时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去拍全家福。说实话,拍这张照片拍得好辛苦。当时摄像师选的背景是古代风格的青青的墙壁和明亮的圆窗。化过妆后,该挑选衣服了,摄像师为了配合背景,让我穿一件旗袍。  他挑出一大堆旗袍让我去试。这些旗袍都很漂亮,我迫不及待地去试穿。
语文课堂,让儿童发现语言的奥秘是最重要的。  让儿童发现语言的奥秘,是说语言是语文课堂的DNA,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因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语言这个中心,把语文课的特质体现出来,强化语言文字的运用,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儿童发现语言的奥秘,关键是“奥秘”,即每一篇课文的特质。在教学中要关注文本语言的音韵、形表、意
最近,我的朋友圈流行养宠物—小仓鼠,我非常羡慕!经过我的再三要求,妈妈也给我买了一只。我给它取名叫“小布丁”。  小布丁有一双黑珍珠般的眼睛,米粒样的小耳朵,还有一个圆溜溜的小鼻子。它背部毛色淡黄,腹部乳白色,全身毛茸茸的,摸起来特别舒服。  小布丁很“萌”。记得它刚来我家的时候,还不懂得自己到我为它准备好的小水瓶口喝水,每次都是我用一根小吸管引水帮助它。有一次,它口渴了,我故意不理它,它口渴难耐
荷花,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没有玫瑰的浓墨重彩,没有菊花的千姿百态。它美而不刺眼,显得那样朴素大方;它香而不刺鼻,闻着是那样清新舒畅。  一进荷花园的大门,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就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煞是好看。看,这一朵紫色的,雍容华贵,如同一位身着豪华礼服的贵妇人;瞧,那一朵大红的,开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像逼人的火焰;再看那一朵淡粉的,娇艳欲滴,像一个娇羞的小姑娘;还有一朵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