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奇异的景色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f107893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分析
  卢梭的《丛林组画》枝条自由伸展,叶片描绘精细,动物和人都掩映在高大的灌木丛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根据我对卢梭作品的理解、感悟,以及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审美水平的了解,我选择了组画中的《奇异的景色》让幼儿欣赏,因为这幅画既有茂密的森林又有幼儿喜欢的动物和鲜艳的果实。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大胆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2.理解作品色彩和构图的独特,感受画面的幽静、神秘。
  3.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尝试想象作画,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丛林组画》和真实的热带雨林PPT,铅画纸,同色系的各种绿以及红、黄等颜料,鸡毛、鸭毛、落叶、谷穗、积木等,《冒险岛》音乐。
  经验准备:教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特点,幼儿已有树叶印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配乐欣赏,表达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出示作品,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幼儿讲述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和初步印象。
  问题一: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开放性的、最基础的问题,能让孩子将自己最先看到的、画面最显著的特点表达出来,如看到许多树、鸟、果子、花,等等)
  问题二:这是在哪里呢?
  (具体地域的提问,帮助孩子进一步感受作品表现的主体——丛林,对丛林形成初步印象)
  问题三:这幅画看起来感觉怎么样?
  (配合画面的音乐渲染了丛林的幽静、神秘,有的孩子说“像玩冒险游戏的地方”,有的说“感觉很害怕”,有的说“有点暗”。孩子们的回答契合了作品最主要的特点)
  二、细致欣赏,深入感知作品的艺术特点
  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细节部分,理解作品色彩和构图的独特。
  1.感知作品色彩的特点。师:这幅画为什么看起来很暗? 除了深颜色还有些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感受作品以深绿色为主,同时,运用了跳跃、鲜艳的颜色和多种绿色)
  2.感知作品构图的独特。师:找找看,丛林里藏了多少只猴子,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这些猴子呢?
  (利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藏猫猫”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层次感与纵深感,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一层一层的树太浓密了,把猴子遮住了。”“猴子的颜色和大树的颜色差不多,不容易发现。”教师及时帮助孩子提升对层次感和纵深感的理解:“猴子前面是一层一层的树,后面又是一层一层的树,天空看起来好远啊!”)
  3.了解作者和作画的背景。师:这幅画是法国一位叫卢梭的画家画的,他从没有去过这些地方,只是把自己平时看到的树木、水果、动物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他画了许多幅有关丛林的画。
  三、观察比较,把握丛林组画的内在特质
  1.欣赏《丛林组画》PPT。师:你们发现这组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孩子们整理、概括对《丛林组画》的整体印象,把握组画的共同特质:都是茂密的、占满了画面的森林;都有奇异的花果、可爱的动物、神秘的人隐藏在森林中;画面以深浅不同的绿色为主,尤以深绿色为主调)
  2.欣赏热带雨林PPT,感受真实的风貌。
  3.比较理解。师:卢梭画的丛林和真实的丛林相比,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领孩子观察比较,加深对作品创造想象和艺术加工的理解,为下一步大胆表现奠定基础)
  四、想象创作,充分地表达表现
  1.引导想象。师:我们也来画画丛林,你画的丛林长了什么植物?有哪些动物和人在里面呢?
  2.讨论新“绘画工具”的使用办法。教师出示鸡毛、鸭毛、落叶、谷穗、积木等,提问:你会怎么画 ?(用树叶印,用鸡毛拖画,用谷穗蘸上颜料甩,等等)
  3.幼儿作画。先投放深浅不同的绿色颜料,供幼儿画丛林。待幼儿基本完成丛林的绘画后再投放红、黄等颜料,让幼儿添画果实、动物、人物时选用。
  (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们在玩材料的过程中,大胆探索不同材料的绘画方法和呈现的不同效果,体验创作表现的快乐。红、黄等颜料在幼儿绘画丛林基本完成后投放,是为了避免干扰,确保重点:用深浅绿色表现画面的层次感)
  4.教师个别辅导。(1)运用同伴示范法引导幼儿选用不同材料作画。(2)通过个别对话帮助幼儿丰富画面。(3)借助环境暗示——滚动播放《丛林组画》PPT,给有困难的幼儿带来一些参考。
  五、展示作品,同伴间分享交流
  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师:你画了什么?是怎么画的?
  2.与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师:你们画的和大师画的一样吗?你觉得谁的更漂亮?为什么?
  3.教师总结性评价,引领幼儿的审美。师:卢梭作品更多地选用深绿色,丛林茂密,层层叠叠,看起来很深远。小朋友更多地选择了浅绿色,看起来更明亮,让人感觉很舒畅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欣赏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在以下几方面:
  1.回应。在欣赏活动中,没有单一说教,而是通过不断融合孩子们的回答进行更巧妙的连接(有效回应),来达到引领孩子审美的效果。比如,在孩子们观察《奇异的景色》时,有孩子说“那树上停着的是鸟儿”,也有的说“那是一个从丛林中走出来的人”。我顺着孩子的思路回应:“对啊,卢梭画的人就像动物,画的动物看起来又好像是人。”
  2.自然。活动中欣赏的是描绘自然的《丛林组画》,观察的是真实的热带雨林,就连绘画工具也都是自然物。更重要的是,整个欣赏活动,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表达、自由创作。
  3.等待。从孩子们一开始围着材料看,到陆续拿起材料尝试;从一开始印染不全,到后来用手使劲按,将颜色印清楚;从一开始单一地印,到后来用鸭毛画、用勺子舀颜料倒、用鸡毛拖画、用谷穗甩,到最后甚至用手指帮忙;从一开始作品星星点点的绿,到后来绿树成荫……我给了孩子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没有急于指点。这个过程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那最大、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就是:不要爱惜时间,而要失去时间”。敢于“失去”时间,才真正是在爱惜儿童发展的时间。
其他文献
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可使辅导员与学生达到共赢,还可以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而目前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多样,弊端凸显,所以就要求广大辅导
为了让幼儿感受不一样的奖励方式,我请每名幼儿做了一个"快乐口袋"——用来装各种各样的自制笑脸卡。幼儿只有做了好事,才可以来领取笑脸卡。当攒到20个笑脸卡时,幼儿就可以换
我国的火力发电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任何一家现代化的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火力发电厂的能源支持,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能源经济,对
由于目前针对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指标,导致了人们对不同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无法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评价。因此,本文对评价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中的
瑞瑞是刚入小班的一名小女孩,活泼可爱。但每到吃饭时间,她就让我非常头痛,因为她一口菜不吃。一个偶然的发现。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几天.我教孩子们玩手指游戏“五指歌
主持人:  高收费现象在幼儿教育领域十分突出,部分地区公办园收取高额赞助费,民办园动辄每月学费三四千元,这与教育公平大相径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面对这样的形式,我们又应该何去何从?这一期,我们将对“天价”幼儿园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天价幼儿园出现的原因。    天价幼儿园    朱德峰(扬州大学幼教中心):  所谓“天价”指的是那些超出绝大多数人所能承受的,让人匪夷所思的价
提高音乐基础知识的实效性,可以激活课堂学习。音乐参与是多方式的,听、唱、动都是参与的手段,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为切入点,强调怎样处理
盖瑞·查普曼博士,美国著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他以《爱的五种语言》书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该书不仅让好几十万对夫妻按照书上的原则身体力行,在学会了向配偶表达爱语后,增进了家庭的和睦和幸福,而且不少父母还给他写信描述了把这些婚姻中的爱语应用到孩子身上的成功实例。  “你何时要写儿童的五种爱之语呢?”这是盖瑞·查普曼博士经常被不少孩子的家长问到的问题。好友罗斯·甘伯博士是专门研究儿童与青少年需要的专家。在他
对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探究有很多的视角,如信息论视角、系统论视角、生态学视角等,我们试图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野讨论幼儿园课程的管理。    一、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课程管理的理论依据    人类发展生态学是研究影响人的发展的生态环境的科学。以人为核心。将对人产生影响的不同层次的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加以系统分析和讨论,是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思路。由于幼儿园课程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核心的,因此,借鉴以人的发展为
婴幼儿早期有效学习项目——提升0岁~3岁幼托机构教育质量(简称BEEL)(The Baby Effective Early Learning Programme Improving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for Chil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