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课堂因你而精彩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b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是教学情境的一种重要形式,能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运用游戏的过程中要适时、适度、适中,这样才能使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推动力量,成为教学的亮点。
  关键词:数学游戏;重要优势;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1.043
  数学学科相对抽象与枯燥,而小学生活泼好动,自然会觉得数学枯燥无味,教学呆板沉闷,知识抽象难懂,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下。游戏具有操作性与趣味性强,是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心智、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正如马丁加德纳所说:“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教师可以将游戏应用于数学教学中,通过开展一系列富有趣味性与参与性的数学游戏,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玩、玩中学,将每一堂课都上成游戏课,不断带给学生愉悦而深刻的体验,以实现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年级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总是能被新颖而有趣的事物吸引,从而引发高度亢奋的思维状态。要想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就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天性,通过开展一系列有趣生动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游戏正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围绕着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设计一系列富有知识性与活动性的数学游戏活动,以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起学生对认知对象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将思维与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如,学习基本的几何图形时,可以与学生一起来玩剪纸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这样就可以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点寓于直观生动的数学游戏活动之中,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传统教学以讲解为中心,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就是听,而此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尚不具备较强的抽象推理能力,他们的认知与记忆主要来自于对直观可感事物的形象认知。而通过参与游戏活动,不再是抽象地来讲解知识,不再是单纯地动脑思考,而是将抽象的话寓于直观有趣的教学活动之中,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来参与,让学生获取信息的形式与内容更加多元化,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形象认知与深刻思维。如,关于“元角分”的认识,我们就可以为学生来设计小小售货员的趣味游戏,这样的活动就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单纯的计算,而是将学生带入真实而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入特定的角色,亲自来动手挑选商品,动脑计算金额,动口说出结果等等,这样更能让学生融入到活动之中,更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手脑并用,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这样才能让双手成为思维的工具。游戏极具操作性与实践性,这正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要为学生设计更多动手操作类游戏,如学习了轴对称,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个知识点来亲自设计一些图形,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开动脑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同时更能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运用的有效策略
  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运用数学游戏构建快乐课堂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兴起了一股运用数学游戏的热潮。但游戏本身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取决于教师。如何有效运用成为我们所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适时,即把握好运用时机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最佳的时机来展开游戏,如果不分时机地胡乱运用,游戏不仅不能成为推动学生认知的力量,相反还会成为学生认知的干扰,而失去运用的初衷。因此,我们要在最恰当的时机开展游戏活动,以取得游戏激趣启思的功效。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最恰当的时机呢?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往往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上,为了引发学生长久而集中的注意力,我们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讲解式教学,而是将知识点设计成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活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并使学生保持长久而集中的注意力。
  (二) 适度,即把握好运用频率
  如果整节课都以游戏来贯穿,时间长了,游戏就会失去本身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运用的频率,并设计成不同形式的游戏,如竞技类游戏、操作类游戏、观察类游戏、益智类游戏等等,这样在不同的教学中开展不同的数学游戏,才能使游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才能帮助学生在快乐游戏中更加主动而深刻地掌握知识。
  (三) 适中,即把握好难易程度
  游戏过于简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与挑战力,而游戏难度系数较大,严重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无法完成,同样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将游戏设计的出发点放在学生上,要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学段来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游戏,使游戏有一定的伸缩空间,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结合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同时,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即使在同一个游戏中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制定不同的目标,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活动目标。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游戏活动的运用,通过开展一系列生动而有趣的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得到技能与思维等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但在运用的过程要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这样才能使游戏成为数学教学的亮点,成为推动学生主动认知、加强学生理解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雪松.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4(3)58.
  [2] 兰青.情景创设,数学课堂因你而精彩[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4(9):28.
  [3] 郭国福.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游戏的运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6):50.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景物描写都有哪些方法,明确景物描写的答题思路。而且,我们要关注高考题目,总结考试类型,以使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题目,不再成为学生做题时的绊脚石。  关键词:高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082写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下国家教育层面上一个崭新的概念,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其指向是基于情景、源于问题、关注经验、强调探究,这将会使美术教育呈现又一丰富精彩的一面,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将闽中千年历史文化古镇与高中美术欣赏课活动有效对接,有效地将美术鉴赏课上升至承载着厚重历
期刊
摘 要:有经验的教师在谈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时,都有一个同样的感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功夫应该下在课外。进入小学中高年级阶段,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进一步加大,学习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许多教师都感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越来越低。如何提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效率;课前预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开展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他负责班级的全面工作,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关系,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鉴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我通过做问卷调查及访谈法了解了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班主任;班主任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2
期刊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然而,现在一些现象却让人堪忧。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分析青少年产生这种道德危机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危机;社会;学校;家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22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康定第三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法探析甘孜州初中性教育现状。分析得出学校并未开设性教育课程,学生性知识匮乏,对性教育认识存在偏差,性知识获取渠道多而杂,学生希望获取系统的性知识等现状。  关键词:性教育;初中生;现状;甘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25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的科学探究教育是国家在新时代对学生的一种全新教育方式,即让学生对物理敢于大胆猜想,培养他们探索新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改变学生对于传统物理的认识。而且,科学探究式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探究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科学探究教育;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善治是指善于治理或好的治理。作为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治理境界,善治的实现是政治制度的终极目的,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由于传统高校管治模式的弊病导致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一定程度上的失灵,面对现实挑战、内部体制弊端和高校教育改革的现实,由管治到善治是高校学生管理实现现代转向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管治;善治;高校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将学生带入轻松而优美的教学情境之中。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更加利于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更加利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丰富情境;积极情感;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067-
期刊
摘 要:图书馆在高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人们心里的地位是轻微的。学生习惯了只把授课的老师称为“老师”,对于图书馆员时常都称为“阿姨”或者“叔叔”。这些不恰当的称谓是图书馆员职业地位不受重视的直接表现,影响了图书馆员的工作情绪。从认知、管理体制、宣传力度以及官员自身素养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原因,提出改善这种不当称谓的途径,尽量缩短“阿姨”、“叔叔”和“老师”的差距,淡化馆员与读者的心理隔阂。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