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乙型肝炎高发地区,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一旦肝功能失代偿,其5年病死率达70%~86%[1].肝移植作为提高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对于无法肝移植者或长期、昂贵的内科治疗者.准确判断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患者男,73岁,青海工作,因进行性智能减退1个月入院.患者2006年10月底出现走路不稳,随即记忆力急剧下降,近事及远事记忆力均受累,有摸空感,情绪变化大,反复无常,甚至出现无意识,刻板重复动作.外院住院期间,患者逐渐不能言语,双手抖动,大小便失禁.后转入无锡市传染病医院继续治疗.人院体格检查:神志欠清,反应迟钝.言语不连贯,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心率92次/min,律齐.两肺呼吸音粗,
期刊
HBV的外膜蛋白主要包括主蛋白、中蛋白和大蛋白.大蛋白存在于感染性颗粒(Dane颗粒)和亚病毒管状颗粒上,是病毒形成完整外膜的重要标志,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对HBV复制过程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并与病毒颗粒从细胞内释放有关,过量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在肝细胞内质网积聚是导致内质网应激的关键因素,并与肝细胞毒性甚至肝癌相关[1,2].有研究表明,HBV-LP具有双重跨膜拓扑结构,这是HBV-
期刊
期刊
慢性肝炎反复发作会导致肝纤维化,而肝纤维化的25%~40%最终将发展成肝硬化,因此抗肝纤维化已成为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重点.苦参素注射液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证明有抗HBV、抗纤维化、改善症状与体征、恢复肝功能的作用.本研究对苦参素注射液治疗CHC肝纤维化的效果进行观察.
期刊
期刊
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疫情回升.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常引起误诊和漏诊,导致严重后果.为提高对本病误诊情况认识,我们对结核性脑膜炎误诊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期刊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方法,干扰素是其中重要的治疗药物已达成共识.关于干扰素的治疗指征、治疗时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疗程和治疗终点等,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南》)以及国际上相关专业学会制定的指南或共识都有比较一致的认识[1,2]。
期刊
随着肝组织穿刺活检技术的改进与普及、免疫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现今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血清中的HBcAg已非难事.肝组织和血清中存在的HBcAg是HBV在体内存在、复制、感染的直接指标,对它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确定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和评估肝细胞坏死、炎性反应活动程度及病变发展的趋势,推测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
期刊
HBV高复制状态是引起重型肝炎患者病情持续活动、发展和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恩替卡韦作为新的抗病毒药,具有起效快、变异率低的特点,我们回顾性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