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政治认同素养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定的四大核心素养要素之一。要真正发挥思政学科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思政课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培育当代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实现新课标强调的正确价值引领。文章以"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为例,从三个视角阐释如何在日常思政课教学中培育政治认同素养:讲好中国故事,直击学生心灵;尊重客观事实,增强学生使命;"隐藏"有形教育,注重实践引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认同素养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定的四大核心素养要素之一。要真正发挥思政学科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思政课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培育当代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实现新课标强调的正确价值引领。文章以"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为例,从三个视角阐释如何在日常思政课教学中培育政治认同素养:讲好中国故事,直击学生心灵;尊重客观事实,增强学生使命;"隐藏"有形教育,注重实践引领。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氢气中杂质气体的影响, CO是其中影响比较严重的一种杂质气体。本文采用半经验建模的方法,通过对50cm2单电池的测试结果进行模拟,建立了CO对PEMFC性能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荒漠植物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沙蒿根、枝叶、枯落物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且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化感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枝叶、根、枯落物浸提液。(2)根、枝叶浸提液对幼苗生长产生抑制,而枯落物浸提液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根干重和根长方面,地上部分中苗干重较为敏感,初步推断沙蒿不同浸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教学融合尤显重要,已经从应然走向必然。通过政史学科教学融合,打破学科藩篱,打破惯性思维、提升思维广度和深度,形成育人合力。政史学科融合不是简单合并,而是在保持各自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彼此补充、借鉴,实现学科内容互相成就,通过不同视角,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灵活地将某个领域获得的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解决问题,实现历史厚度、政治
青少年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思政课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主阵地,思政课堂至关重要。现阶段,高中思政课教学仍然存在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多数还停留在简单的讲解灌输层面,课堂单调、死板,学生被动接受,需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乐于体验、主动感悟,最后达到提升自身素质的目的,而学习任务单就是一种有效的载体。教师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一系列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或活动,引导学
议题式教学是伴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出台而产生的一种"议中学"的教学方法,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小小议题,大大乾坤。文章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小题(依据核心素养细化议题)大做(坚持崇真、笃信、悟思践行)",为一线教师开展议题式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