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群体内株系对籼、粳亚种的亲和性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e11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窄叶青8号(ZYQ8),京系17(JX17)的13个花培DH株系和培矮64/02428的11个花培DH株系为材料,分析了它们的籼粳分化及其对籼、粳亚种杂交的亲和性。结果表明,无论亲本是否具有广亲和性亲缘,两个DH群体均出现广亲和性良好的株系,且多数株系属籼粳中间类型。这说明虽然广亲和性是遗传的,但是籼粳基因的重组确实可以产生广亲和性,而且籼粳中间型可能是广亲和性表达的最适遗传背景。对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DH株系的广亲和性与株系本身的白交结实率和脱粒性没有联系。通过窄叶青8号,京系17DH株系对细胞质雄性
其他文献
采用无菌液培法在甜菜生长的幼苗期进行了根系内源和分泌到根际的磷酸酶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内源和分泌到根际的磷酸酶可同时存在酸性、中性和碱性3种形态。随着苗
利用AFLP技术,对48份不同类型和地域来源的烟草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选用4对AFLP引物共检测到323条扩增带,其中174条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检出率为55.72%。对AFLP扩增结果采
针对4种多株叶片混合DNA取样方法,利用SSR标记分析了Pob69和Pob70群体的遗传变异,探讨建立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技术体系。从2个群体中分别提取50个单株叶片DNA和5、10、15
水稻胚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的重要性状。本试验研究了适合水稻冈46B和Ⅱ-32B品种进行遗传转化的外植体、培养基及光温条件,采用遗传转化技术将反义Wx
以15个糯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果穗增重、籽粒灌浆动态。结果表明,鲜穗产量与籽粒产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同时两者相关极显著。果穗增重与籽粒灌浆不同品种间表现一致,均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了18份恢复系和21份不育系共39份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亲本的DNA指纹图谱,筛选出H9901和H9905两个杂交种亲本的共显性SSR标记Na10G08,并用其鉴定了H9901、H9905
蚜虫是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而且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包括大麦黄矮病毒),最终导致小麦严重减产。防治虫害对小麦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依靠化学杀虫剂防治虫害,不但费用较高而且易使害
在4种质地不同的土壤和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玉米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黏壤土、壤土、砂质壤土和壤质黏土玉米生育后期光合速率(Pn)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玉米生育后期各处理
本研究以同源四倍体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花药培养,在其花粉植株后代中选择各种突变体以构建水稻突变体群。现已获得高频率再生植株花粉无性系A87203、H2558矮变体、H2558独
以核亲本品种鉴26和耐盐品种科遗26为对照,设计3种NaCl浓度(85.56mmol/L,171.04mmol/L.256.67mmol/L)处理及无盐对照,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小麦D^2-鉴26苗期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