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我国小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国家教育部也规定,要在各个学科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德育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小学体育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德育。本文在分析目前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所存在的原因及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中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渗透德育;问题及原因;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小学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已经势在必行。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可以很好地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依然不能够完美地将德育渗透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必须提高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教育水平,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现状分析
小学教育是教育中最基础的环节,小学各科中,只有体育一门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当今,我国的体育教育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增加了很多环节,旨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德育渗透其中,通过做游戏、比赛等方式让小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懂得了基本的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有的高尚品质和良好美德,形成热爱祖国、团结向上、积极奋进、合作互赢等优良品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克服自身存在的毛病,克服懦弱恐惧心理,让他们能够勇敢地直面人生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只有约束好自己,做出示范,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
二、问题和原因
当前小学教育虽然在教学计划上将德育纳入到体育教学中,但是依旧有很多学校不能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些学校名义上是让学生上体育课,但是实际上,所谓的体育课只是自由活动,教师不规定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完成什么任务,或者学到什么体育方面的知识。按照这些教师的理念,只要学生不出现意外、不受伤、玩得开心,他们的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这些教师关心的只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只要学生没问题,自己没有麻烦,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顾,完全是应付了事。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教师没有按照国家或学校所规定的教学办法和规章制度进行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关体育知识或技巧的教授,这样就不能够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没有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进行教育,也没有对学生良好品质进行教育,德育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
小学体育教育中另外一个重大问题是德育教育的效率很低。小学的体育教育应该包含最基本、最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内容,但是体育教师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帮助学生理解、实践体育教育的意义。没有实践的纯说教对于学生而言是毫无作用的,学生根本不能理会其中的内涵,也不能够理解这么做的重大意义,最后导致德育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突出。再次,体育教师不能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思想与当前社会的教育理念脱节。教师虽然教给学生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但是完全没有让他们有亲身体验或者尝试。
三、问题的解决
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水平,首先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各个小学可以对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思想培训、教学培训、课程项目培训等相关的一系列培训,让体育教师在思想上和教学能力上素质都有所提高,让教师不由自主地将德育渗透进体育教学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安排一些社会实践,带领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走出校门体验生活,让学生将在体育课上所学到的技能或者德育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实现理论和现实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等,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让学生更加珍惜生活、懂得感恩,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体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弱点,才能够快速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德育的教育目的。体育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善自己的缺点,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春飞.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渗透[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2(9):86-88.
[2]吴鹏玉.基于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9(36):117-118.
[3]王雪艳.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关键词:小学体育;渗透德育;问题及原因;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小学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已经势在必行。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可以很好地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依然不能够完美地将德育渗透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必须提高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教育水平,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现状分析
小学教育是教育中最基础的环节,小学各科中,只有体育一门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当今,我国的体育教育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增加了很多环节,旨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德育渗透其中,通过做游戏、比赛等方式让小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懂得了基本的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有的高尚品质和良好美德,形成热爱祖国、团结向上、积极奋进、合作互赢等优良品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克服自身存在的毛病,克服懦弱恐惧心理,让他们能够勇敢地直面人生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只有约束好自己,做出示范,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
二、问题和原因
当前小学教育虽然在教学计划上将德育纳入到体育教学中,但是依旧有很多学校不能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些学校名义上是让学生上体育课,但是实际上,所谓的体育课只是自由活动,教师不规定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完成什么任务,或者学到什么体育方面的知识。按照这些教师的理念,只要学生不出现意外、不受伤、玩得开心,他们的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这些教师关心的只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只要学生没问题,自己没有麻烦,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顾,完全是应付了事。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教师没有按照国家或学校所规定的教学办法和规章制度进行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关体育知识或技巧的教授,这样就不能够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没有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进行教育,也没有对学生良好品质进行教育,德育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
小学体育教育中另外一个重大问题是德育教育的效率很低。小学的体育教育应该包含最基本、最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内容,但是体育教师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帮助学生理解、实践体育教育的意义。没有实践的纯说教对于学生而言是毫无作用的,学生根本不能理会其中的内涵,也不能够理解这么做的重大意义,最后导致德育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突出。再次,体育教师不能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思想与当前社会的教育理念脱节。教师虽然教给学生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但是完全没有让他们有亲身体验或者尝试。
三、问题的解决
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水平,首先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各个小学可以对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思想培训、教学培训、课程项目培训等相关的一系列培训,让体育教师在思想上和教学能力上素质都有所提高,让教师不由自主地将德育渗透进体育教学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安排一些社会实践,带领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走出校门体验生活,让学生将在体育课上所学到的技能或者德育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实现理论和现实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等,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让学生更加珍惜生活、懂得感恩,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体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弱点,才能够快速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德育的教育目的。体育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善自己的缺点,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春飞.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渗透[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2(9):86-88.
[2]吴鹏玉.基于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9(36):117-118.
[3]王雪艳.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