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的优化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20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推进,教育界开始越来越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作为小学的主要学科,其通过游戏教育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对“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中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如何进行体育游戏优化展开讨论,以期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小学是学生核心素质养成的最佳阶段,体育作为小学的重点学科,其教学内容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进行体育游戏的优化创新,要做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使体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对其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一、 “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的注意事项
  (一) 保证体育游戏的安全性
  小学是促进学生各方面条件养成的重要阶段,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游戏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设置最适合的游戏进行教学。体育游戏在有足够运动量的同时要保证其安全性,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不同的体能条件,让体育游戏能真正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避免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压力。
  (二) 注意游戏规则的简约性
  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而且想象力丰富,所以教师设计的体育游戏规则要简洁明了。如果教师设计的游戏过于复杂,介绍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教学时间,还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降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如果学生对规则的理解不明确,就会与其他同学讨论,造成课堂的混乱。所以,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做到使游戏规则简单明了。
  (三) 提高体育游戏的创新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们接受的信息逐渐增多,传统的体育游戏已经不足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所以,教师要提高体育游戏的创新性,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体育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游戏元素与体育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找到一种熟悉感,使其更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并从中获得新的认识。
  二、 “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的优化策略
  (一) 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设置游戏
  小学生是一个差异化很大的群体,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其心理与生理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对待不同的学生,体育教师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合理的游戏设置,以适应学生的成长特点。
  通常情况下,一、二年级的学生灵敏性强、柔韧性好,但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弱,可以为其选择简单的趣味性活动。例如,可以进行五十米障碍接力赛,让班级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10人,在50米赛道的两端分别站立5人,进行接力赛跑。比赛规则是每组第一名队员手持接力棒站在起跑线上,裁判发出指令后向前跑,期间要跳过凳子,钻过绳子,并绕气球一圈后,将接力棒交给对面队员,等到每组两侧队员全部交换位置后比赛结束,最先完成的为胜利方。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并通过比赛的方法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完成比赛,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其速度和力量都有所提高,且理解能力也逐渐加强,可以为其安排一些有技巧性,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教师可以进行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准备好带有数字1-9的纸板,让学生将其贴在身上,然后找出一人进行击鼓,学生随着鼓声开始转圈,鼓声停止,数字相加为10的学生要抱在一起。进行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其团结意识。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锻炼耐力的练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疯狂翻转的游戏。教师取60~100个纸杯,半数杯口向上,半数杯口向下放置在场地上,游戏开始,两组学生跑向场地将对方杯子翻转,双方不断往复,直到游戏截止,裁判数出哪一方杯子多,哪方获胜。这样的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耐久跑能力,还可以提高其竞争意识。
  (二) 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要想在体育课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激发其体育兴趣,使其配合体育教学。教师在课程游戏中,可以利用音箱播放与游戏相关的音乐,通过音乐渲染,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例如,在冲破防线游戏中,将学生分成两个阵营,一方攻一方守,在场地中用椅子和折叠垫作为掩体,以沙包作为攻击物品互相投掷,直到一方被打败。在游戏期间,教师可以用音箱播放战争的声音,如枪炮声、呐喊声等,为学生创造出紧张、逼真的情境,使其感觉融入了战场之中,使学生在音乐的刺激下情绪更加激昂,更好地融入体育课程之中。
  (三) 结合意识培养,促进全面发展
  1. 体育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两人三足比赛,将班级内的学生平均分成几组,将相邻两人的脚绑在一起,然后各组进行50米竞速比赛。参赛选手脚上的绑绳不能超过膝盖,也不能在脚踝以下,如果游戲过程中绳子脱落,要在脱落处绑好再出发。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让学生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出具有高凝结力、高执行力的优秀学生。学校也可以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内比赛,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的班级凝聚力,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
  2. 体育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但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由于从小备受宠爱,造成其经常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责任感较差,不顾及他人利益。在体育教育中,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逐渐培养其责任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要进行小组游戏,例如,在进行无敌风火轮游戏时,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报纸和胶带,并将其制作成一个能容纳4~5人的封闭式圆环,班级学生分成几组,每组5人,全部站在圆环内部,推动圆环行走。游戏规则是任何人的脚都不能离开圆环,离开圆环整组淘汰,第一个到达终点的组为获胜组。这个游戏需要组员之间团结配合,相互协作。在这个游戏中,如果有一个学生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整组失败,学生从其中就会懂得责任的重要,认识到每个人在集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人就代表着整个团队。久而久之,学生会在游戏中逐渐树立起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懂得主动承担责任,理解他人,养成有责任、有担当的优良品格。
  3. 体育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生只有懂规则,讲道理,才能成为这个社会优秀的人才。所以,在体育游戏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例如,在五十米障碍接力赛中,刚开始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规则进行比赛,但逐渐落后的学生就开始想用各种方式提高名次,他们或将凳子推倒,或将绳子踩到地下,或者不通过气球就直接奔向终点,更有甚者会去破坏其他队伍的道具,这些都是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教师在面对这些行为时,不能直接呵斥学生,要与其讲道理。让参赛者和旁观者都说一说对这次比赛的感受,从而进行引导,告诉学生守规则的重要性,也可以向其列举体育比赛中遵守规则的例子,告诉学生体育规则不仅在体育中非常重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是同样重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置某次游戏的规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规则认同感,还可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方式对规则意识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三、 结论
  总的来说,在体育核心素养下,体育游戏教学要想得到提高,就要按照学生的特点,设置符合其成长的游戏内容,还要设置情境,增强其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同时,还要在体育游戏中逐步培养其合作、竞争、规则意识和责任感,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芬.探讨“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的优化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7):183-184[2019-09-12].
  作者简介:
  莫建英,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是学习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影响很大,而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很大,所以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需要将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融合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学科教学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道德与法治;融合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法治修养与道德修养,进
摘 要: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适应初中英语写作模式和写作规律,没有掌握英语写作逻辑,导致英语写作能力提升不足。支架模式的提出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其主张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通过多种模式为学生搭建起学习的“脚手架”,培养学生写作逻辑,在交流和指导中提升写作能力。因此本文结合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从支架模式角度分析初中英语写作学习和教学存在的问
摘 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移动通讯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在该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各领域升级与发展的新机遇,将之引入教学领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英语在教学环境、资源丰富度等方面的不足,推动了初中英语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写作常态化教学就地取材,题材丰富,作者经历、人物评析、主旨探究、语言鉴赏、素材提炼、热点评议、作文评议等皆可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而设计为其中的一类写作题目。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善于表达,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课堂;写作;常态化;实践;反思  高中语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高考中写作占比很大,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高中生学习任务重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的实践性研究在道德與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特别需要在尊重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开发并整合课程资源。诸如开发以时事政治、中华传统节日、“八礼四仪”、家乡自然和人文景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的校本教材,使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更有效,让道德与法治教育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就会真正起到了走进儿童生活、引导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一带一路的开展,我国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国际的通用语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英语讲好英语对于我国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对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的英语教学是一种哑巴式英语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能够流利地进行英语交流,我国要打破这一传统的哑巴式英语教学模式,要将生活中和社会中发生的事情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进行
摘 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正在逐渐由过去的单纯知识教学向知识与素养同步教学转变,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已经不再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了,亟需进行转变与革新。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从创新课堂教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组织小组合作、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几个方面出发
摘 要:众所周知,“安全”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基本需求。体育作为中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中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体育教学开展中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帮助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是教师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那么,中学体育教学的安全管理需求现状怎样呢?我们要如何满足学生的安全发展需求呢?在本文中,我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中学体育;安全管理;需求现状;教学环境;教师师资
摘 要: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进步,让教育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现如今,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了。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大家也越来越关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了。本文探讨了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策略。希望能够给小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爱上体育锻炼并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关键词:教育创新;小学教学;体育教学  课程改革在不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