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冯国璋对中德关系的态度转变探析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sarahluck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战期间,中国对德政策经历中立、抗议绝交、宣战三个阶段,在后两阶段冯国璋态度历经两度转变。冯国璋从调解府院之争的角度出发,由反对抗德绝交转变为赞同绝交;在第三阶段,冯国璋由反对参战到力主参战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出于国家长远利益的考量。相较前者而论,冯国璋后者态度转变更具积极进取色彩。冯国璋态度的两次转变客观上催化了北京政府的抗德绝交政策、对德奥宣战政策的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中期的德国农民战争前后,农民提出了许多条款,这些条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维护原始的基督教平等思想,拒斥罗马法,维护旧有的公社权利。当时德国的时代
袁世凯从1895年受命编练新式陆军,历时七年,所需军费来源广泛,主要有清政府划拨的专项练兵经费;裁减旧式军队以补新军资费;抽取的苛捐杂税;内举国债外借洋款筹集资金;袁世凯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变化。日元不断升值导致其大幅度贬值,国际化未取得长足进展。德国在经济增长和马克升值的黄金期,输出等值681亿美元的马
战后的英国青年陷入了高失业、高犯罪的境遇。面对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英国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青年服务工作,为广大青年提供就业培训,引导他们走向社会。从1945年到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