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年终奖:不能说的秘密?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中,首当其冲的理应是关于公开的制度。当然,一步到位的公开不太可能,但千里之途,始于足下,首先应当从做得到的事情步步做起。公开领导干部的年终奖,就是一个现在应当做的事情。
  现在领导干部(这里主要指党政领导干部)的年终奖不是一个小数目。据知情人透露,在沿海地区,一个市、区、县领导人的年终奖(有的也称绩效工资、全年绩效奖、目标责任奖等)少则数万、多则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即使在西部不少地方,一个区、县领导人的年终奖拿到十几万、几十万的,也大有人在。年终奖的来源,有上级发放、自定标准发放、有关部门(如税务部门、财经领导小组)发放等。发放的类型,有按级别的年终基本奖、创先争优奖、单项超额完成任务奖(如税收超额奖、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奖、考核排位上升奖、维稳奖等)。发放的具体方式,几乎都是秘密进行,尤其要对基层干部和群众保密。而由于对领导干部发放年终奖名正言顺,又有所谓“政策依据”,所以不少领导干部即使拿了名目繁多的高额年终奖也心安理得。这样一来,领导干部的年终奖就成为了一个阳光照射不到、群众监督不了、由领导者及少数人主宰分配格局的巨大黑洞,很容易成为既得利益者的一个腐败来源。
  目前领导干部年终奖的发放模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有悖公平正义的原则。公务员按照规定发放一定数量的年终奖,这是合理的,但领导者的年终奖竟然是同地区同部门普通公务员的十几倍、几十倍甚至更多,就很不合理了。这既不符合《党章》及《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也显失公平,进一步恶化了分配不公的格局,已经导致基层干部中猜测甚多、怨声四起,不利于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第二,不利于遏制一些领导干部中急功近利甚至大搞政绩工程的不良行为。高额诱人的奖项、名利双收的现实,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些领导干部忙于工作以及热衷于政绩工程的动力,为此甚至可以不怜民怨而强行拆迁、不惜竭泽而渔去增加财政收入、不顾环境保护去提升GDP水平、不计实际效果去追求轰动效应,至于为崇高理想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激情,早已淹没在追名逐利的冰水中。第三,不利于反腐倡廉。隐秘的发放模式、高额的奖金款项,不仅容易助长领导干部的特权意识,更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现在在领导干部年终奖发放中已明显出现的自定标准、巧立名目、金额巨大、私相授受、重复奖励、毫无监督等现象,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不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年终奖发放的管理,并将其纳入反腐败的视野,在这个领域中就必然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藏污纳垢现象!公开领导干部年终奖的制度创设,一定会有助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创新。
  公开领导的年终奖于理有据,有法可依:领导干部的年终奖属于“工薪性收入”的范畴,属于正常公开的范围,也是公务员收入公开的最基本的要求,公务员的工薪标准及工薪收入向社会公开,是国际惯例;发放领导干部年终奖的“政策依据”,属于公共政策的范畴,也理应向公众公开;领导干部年终奖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也即主要是税收所得,纳税人有权利知道税款的分配和流向。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已经明确提出:“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領导干部年终奖的报告及公开理应属于“完善”的范畴。也许,在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还是一个较长的艰难的过程,但官员年终奖公开制度的建设,会是这个过程中迈出的有积极影响的、坚实的一步。
其他文献
一封小偷的举报信  当检察人员以涉嫌受贿的名义传讯湘南烟草集团副董事长、郴州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兼烟草公司经理刘孝书时,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试图抵赖,马上就很爽快地承认了接受贿赂10万余元的问题。  因数额巨大,检察机关逮捕了刘孝书。  也许是心里一下无法接受沦落为阶下囚的事实,刘孝书病了。办案人员从人道主义出发,考虑到他认罪态度较好,2007年4月为刘孝书办理取保候审手续,让他回家治病。  岂料,
在云南昆明市,张正祥一次次投书举报破坏西山、滇池环保的違法行为。随着重重黑幕被揭开,打击报复接踵而至:两任妻子因遭到恐吓离他而去,儿子被人逼疯,他本人断了右腿,瞎了右眼,重度残疾……    举报退休政要建山庄失去承包地  张正祥漫长的环保举报生涯,还得从20多年前的一个深秋傍晚说起。  早在1982年,张正祥在当地第一个办起了养殖场,最多时养了100多头猪,是当地最先致富的人。1985年,张正祥将
他患血癌22年,住了几百天院,吃了近万粒药,打了几千针干扰素,他要做活得最长的白血病人……  他是反腐败研究专家,22年里,他完成了700多万字的学术文章,做了几十个研究课题,最近还刚出版了一部53万字的专著——《中国:阻击腐败》。    46岁那年,生命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邵道生面前转了个弯。  1988年3月22日,邵道生用牙签碰伤了牙龈,刺破的毛细血管止不住地流血,第二天医院的检查结论让他目瞪
射阳县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也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基地县。蚕桑业是该县的优势特色高效生态产业,在全国享有盛名,目前在全国蚕桑生产普遍下行的情况下,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