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制度溯源及其运行逻辑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被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总体战略中谋划推进,如何推动机构改革顶层设计扎实落地、提升机构改革的治理效能成为后改革时期面临的重大命题,破解这一命题需要追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性根源上.研究发现,机构改革后的制度运行处在多元利益交织的治理网络中,内嵌于这一治理网络中的制度价值、制度体系、制度结构以及政策工具构筑了彼此互动的因果系统,共同作用于制度运行中的效能转化.因此,对于制度运行过程进行系统性分析,是推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彰显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研究面向.
其他文献
预算绩效信息如何测量、测量结果如何有效使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应用场景和外部压力两个维度,提出绩效问责型、决策影响型、组织学习型和绩效装饰型四种预算绩效信息使用模式,基于实践案例分析阐释应用场景和外部压力在绩效目标、绩效测量和绩效反馈的动态过程中,如何导致预算绩效信息使用出现差异化效果.研究指出,从绩效装饰的初始阶段走向绩效问责的高级阶段,同时,形成组织学习和决策影响的绩效信息使用常态化机制,应是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持续深化的重要进路.
文民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国防科工办原主任、经信委原副主任文民因犯贪污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滥用职权罪,一审获刑18年。  在其诸多违纪违法事实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文民坐拥36套房产,却对外谎称无房,靠租房度日。“有时一天查出一套,有时两天查出一套。”文民藏匿房产之多,令负责该案的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印象深刻。  2018年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对文民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