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觉醒环路与全身麻醉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全身麻醉与睡眠都表现为觉醒水平的降低,以及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的抑制,二者具有相似的脑电图和局部脑功能变化.近年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通过抑制脑内促觉醒神经核团和戚激活促睡眠神经核团发挥镇静催眠及意识消失作用.目的 从睡眠觉醒环路的角度综述全身麻醉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内容 麻醉药诱导的意识消失与自然睡眠觉醒产生的机制并非完全相同,每种麻醉药物作用的靶神经核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趋向 深入研究睡眠觉醒环路及全身麻醉神经机制,将有助于研发新型安全有效的麻醉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帕金森(PD)患者血液同型半胱氨酸(Hcy)、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表达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150例PD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
目的 探讨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在提高护士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4年以来在护理部的垂直管理下,以护士分层管理为切入点,实施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实践活动,以急诊科30名为研究对象,比较该项护理管理活动实施前后管理效能和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实施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幸福指数正性因子、主管幸福总分、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技巧。方法9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接受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先以Wolf 8.0~9.8F输尿管镜在镍钛导丝引导下直接扩张输尿管开口进入输尿管,沿导丝放置一次性导引鞘,遇到输尿管节段性狭窄时,在硬镜下直接置入输尿管球囊进行扩张,扩张后再置入输尿管导引鞘,引入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并使用套石篮套取出较大的结石碎片。结果94例患者一期成功置鞘碎石,
背景 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是最常用的单肺通气工具.由DLT导致的气管、支气管破裂虽然少见,但是往往危及生命.目的 提高对DLT导致的气管、支
我们的生活空间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致病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其中,细菌仍然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呼吸系统,由于其解剖学特点,容易受到细菌的侵犯,并且呼吸道
期刊
目的探讨推管导丝法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双J管放置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2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推管导丝法放置双J管,总结术中双J管放置经验。结果术中双J管放置过程顺利,置管时间2~7min,平均3min。术后恢复良好,行KUB平片检查示双J管位置正常;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
背景 传统的氧疗策略通过增加FiO2及机械通气以维持正常(甚至超常)的动脉氧合,并认为过多的氧气优于氧气不足,且忽视了不同个体对氧气的反应存在差异,这容易引起氧中毒及高氧
目的比较同一名医师在相同学习曲线下利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scope lithotripsy ,PCN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 RLU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2例进行研究
目的 评价品管圈活动在心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为心脏外科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品管圈工作小组,确定“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为活动主题。将2013年1月至6月在我科住院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至5月在我科住院的3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对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详细解答,满足患者基本需求。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的管理模式对存在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进行统计和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发生于原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引起肺毛细血管炎症性损伤,通透性增加,继发急性高通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