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流行,嚼内涵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榜理由:★★★★
  狄更斯曾说:“一个人不会因为穿了件好袍子而变得有价值。”语言也是如此,“穿袍子”是它的权利,其内涵仍待审视。
  网络的普及可以使一句流行语顷刻间影响全球。不论好否,不论长短,只要符合大众独特的胃口,它就将享受到网络的“至尊待遇”。傅园慧奥运会采访时脱口而出的“洪荒之力”瞬间响彻大江南北,失恋农民工蹩脚口音“难受、想哭”也使“蓝瘦、香姑”名噪一时,但在流行语风靡全球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它的影响?
  不可否认,在“工匠精神”等流行语的推动下,国民注重了文化,注重了精神。这些流行语的的确确为这个极易浮躁的时代带来了一股清流。但大多流行语只是人们歪曲文字的意义,罔顾传统文意而产生的,这些畸形的文字游戏真的能为我们带来正面影响吗?试想懵懂无知的孩童模仿“蓝瘦、香姑”而忘了“难受、想哭”的正确读音,抑或是古老的文化内涵湮没在流行语的沼泽地里,那时候,唐时的明月只能在人们唇齿间的碎屑里照着“蓝瘦、香姑”的忧愁了。
  不得不承认,精神的平庸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明显事实,信息的碎片化和文字的浅表化使得大众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深层文化遗失在了时代的高速车道上。若一个民族只能在文化的浅滩上光着脚嬉戏,那么这个民族将永远不知道大海的秘密。
  是時候该做点什么了。
  流行一方面给我们带来文化内涵消极影响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无知的“加害”。在对待网络文化冲击时,我们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挡不住流行语的来势汹汹,但我们可以在这股浪潮中选择方向,在流行语的海洋里进行选择。但这不是选择符合胃口的食物,而是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字。
  黑格尔曾经说过:“人是靠精神站立起来的。”诚然如此,对待文化潮流,定要有根有基。我们在时代中咬住了流行,但其内涵才是我们应该嚼的。
  (指导教师:万安)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那天我问你,“你将来想做什么”,我注意到,你很不屑于回答我这个问题,所以跟我胡诌一通。是因为你们这个时代的人,对未来太自信,所以不屑与像我这一代人年轻时一样,讲究勤勤恳恳、如履薄冰,还是其实你们对于未来太没信心,所以假装出一种嘲讽和狂妄的姿态,来闪避我的追问?  从我的21岁到你的21岁,人类的自杀率升高了60%。你刻意闪避我的问题,是因为21岁的你,还在读大学的你,也感受到现实的压力了吗?  从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中饱含走好人生路的道理。陶潜的行囊中没有繁荣却有闲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伴随着他归隐田园;鲁迅的行囊中没有风花雪月却有信念,“中国人就没有勇气吗?”伴随他见证中国的成长……路途漫漫,翻检行囊时,勿为拥有所需而沾沾自喜,勿为缺乏什么而心烦意乱,走遍这千万里的行程,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始终在路上。  不要担心行囊中未准备的东西。物理学家杨振宁在美国留学时做实验
所有的美好,皆始于遇见。正是高考考场上素材与作文题的一场场美丽的邂逅,成就了篇篇炫目的高分作文。翻看《作文与考试·高分素材》,不禁惊呼,在2017年高考语文考场中,有多少这样美好的相遇发生啊,有多少这样的惊喜在本刊的读者心头闪现啊!笔者从中挑选部分素材,将它们与2017年高考作文相遇时产生的惊艳分享给大家,看它们与高考作文结下了一段段怎样的善缘。  【高考真题 】  (2017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
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70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考题解析  从深度和思辨做文章,从关系分析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基于“对他人的评价”,进而分析对自己的影响,这本身就带有思
在今年新加坡国庆庆典上,81岁的Mary 奶奶登上舞台表演了一段逆天的电吉他演奏,现场近3万国人为之疯狂,她也成为了新加坡史上年龄最大的国宝级摇滚乐手!  很多人认为Mary奶奶能有如此惊人的技艺,一定是从小就练习吉他的缘故。但事实上,Mary是从60岁才开始接触吉他的。  Mary生长在一个古典音乐家庭,她心里真正热爱的是吉他演奏传奇之王B.B.King。可是母亲极力反对,“吉他是男孩子才学的东
上榜理由:★★★★★  当新世界踏过旧山河款款而来,纷繁的网络流行语以不可抵挡之势从虚拟涌向现实,成为众人借以调侃的语言载体。面对此现象,有人加以赞赏,亦有人持以批判,而在我看来,“流行”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遗忘”。  在当今自媒体社会,网络流行语的盛行实属必然。  通讯手段的多样化与社交平台发布的即时性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试想当一条恰好切中大众心理的调侃或吐槽发布于网上,势必会引起众多
升格方案  文章审题立意准确到位,有理有据,素材丰富,并且能形成正反对比,总体来说相当不错。但在例证时,存在叙述平淡的情况,难以吸引人,读来有干巴巴之感。  升格意见:  1.写作场景情境化。  2.“失败者”具体化成“半途而废者”或“功败垂成者”等,形成总分关系,并且形成排比,增加气势。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王阳明  通用首席执行官一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
2016年将有更多的省市采用全国卷,在全国卷的文本阅读试题中,有一个题目的类型是综合几则文本,作以分析回答问题。下面就这样的题型作考前专项训练: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近日,广州中山大学关于“草坪禁入”的规定招来部分师生的反对,同时引起社会热议。2015年12月4日,该校社会学教授王进带着学生到草坪上课,遭到学校保安的“驱赶”。一周后,中山大学保卫处通过微博回应此事称:“校园不
潘耒,吴江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耒在京为官五年,因对时政多有建言,忌者颇众,终以“浮躁”降职。  浮躁者,莫须有之罪名也,耒遂归,自号止止居士,遍游天台、雁荡、武夷、黄山诸名山,足迹所到之处,均为文记之。  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南巡,帝召耒,赐复原官,耒坚辞不受。越三年,康熙再次南巡,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耒,耒曰:“止止止。”  再两年,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