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测量正常人脉络膜厚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fand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测量正常人脉络膜厚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择2011年6月至11月共129例(129只眼)门诊体检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受检者分为3组:A组43例,年龄22 ~ 40岁;B组42例,年龄41~60岁;C组44例,年龄61 ~ 79岁.采用EDI-OCT检测受检者单眼黄斑中心凹及鼻、颞侧各部位脉络膜厚度.黄斑中心凹与鼻、颞侧各部位脉络膜厚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不同部位脉络膜厚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该软件仅提供P值);信度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为指标,其值越大表明测量结果越稳定、可重复性越好.结果 129例受检者的黄斑中心凹处脉络膜最厚,为(305.9 ±78.2)μm;向鼻、颞侧逐渐变薄,至鼻侧3 mm处为(159.0 ±67.3) μm,至颞侧3 mm处为(256.8 ±73.6) μm;黄斑中心凹与鼻、颞侧各部位脉络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鼻侧比较t=11.589~34.544,与颞侧比较t =4.021~11.010;P< 0.05).组间各部位的脉络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中心凹F=68.983,鼻侧F=34.122~59.223,颞侧F=56.932 ~ 72.239;P<0.05);进一步行LSD-t检验,A组与B、C组间各部位脉络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000);B与C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扫描图像间各部位脉络膜厚度ICC值为0.979~0.996,检测者内各部位脉络膜厚度ICC值为0.981 ~0.997,检测者间各部位脉络膜厚度ICC值为0.971~0.995.结论 EDI-OCT可定量检测正常人脉络膜厚度;正常人各年龄段间的脉络膜厚度有一定差异.EDI-OCT测量正常人脉络膜厚度的可重复性较好。

其他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2012年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10月24至29日在广西省南宁市召开,现将会议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患者男性,35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年伴酸胀不适2个月,于2010年11月来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远视力:有眼1.0,左眼0.12(无法矫正);左眼球无突出,各方向运动无障碍,颞下方球结膜轻度充血,对应巩膜面见2条增粗、充盈的血管,角膜透明,房水清,颞下前房明显变浅,虹膜向前隆起,瞳孔直径4 mm,呈斜椭圆形,散瞳后见虹膜后3:00 ~6:00位睫状体部一半球形隆起的棕黑色肿物,约1
期刊
目的 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弥漫性角膜上皮点状脱落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36例(36只眼)弥漫性角膜上皮点状脱落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试验组)19例,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组(对照组)17例.两组均每天4次,每次1滴,疗程14 d.用药前和用药后14 d分别进行角膜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视力的评估
为培养更多的眼科学人才,共同发展眼科事业,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爱尔康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创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爱尔康眼科手术技能培训中心。技能培训中心配备有8套爱尔康Infiniti超声乳化手术仪、手术显微镜和视频示教系统等教学设备,不仅将用于中山眼科中心与爱尔康合作开展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培训课程的教学,也将用于中山眼科中心住院医师、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的眼科显微手术的学习。这是爱尔康与国内知名
患者男性,48岁.因左眼视力下降加重半年,于2012年6月29日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1.5,左眼为0.5;双眼眼压正常;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眼底正常;左眼视乳头边界清,其他情况见精粹图片1.采用拓普康IMAGEnet软件测量视乳头面积,左眼大于右眼约30%。
期刊
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医学领域同样如此.我国眼科领域正在努力加强基础研究领域建设,但目前在硬件(人员配备、仪器设备等)和软件(人才结构、技术支撑、科研文化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从事眼科基础研究的团队和提供支撑的技术团队力量薄弱、对基础研究活动和成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本文建议加强适合眼科创新性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体制建设。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ataxias,SCA)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有家族性,遗传方式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明显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SCA共同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小脑、脑干及脊髓变性和萎缩,临床上主要以进行性共济失调为突出表现,尚可伴有构音障碍、眼外肌麻痹、锥体束征、锥体外系征、周围神经病变、智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根据致病基因定位的不同,SCA可进一步分为不
期刊
目的 探讨层间积液综合征(IFS)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特点以及治疗中存在问题.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诊治的8例IF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等详细询问并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术(OCT)、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以及眼底、视野等检查.结果 8例患者中双眼4例、单眼4例,共12只眼.男性6例,女性2例,年
少年儿童高眼压症多发生在10岁左右的患儿,眼压常呈波动性,眼压值多数超过30 mm Hg(1 mm Hg =0.133 kPa).患儿一般无自觉不适症状,也无影响视力等主诉.长期随访发现多数患儿于青春期后眼压趋于正常,因而亦称之为“青春期的眼压波动或高眼压症”.由于临床上常见有些少年儿童的高眼压症是眼压测量误差或角膜偏厚造成的假象,因此有必要就真正的少年儿童高眼压症及其处理方法进行述评,以期引起临
近年来出现的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在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基础上衍进而来的术式.根据使用的灌注-抽吸系统是否分离,可主要分为双手超声乳化手术、同轴超声乳化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手术源性散光小以及视力恢复快等优势,逐渐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配合冷超声技术、超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的研制成功,白内障手术质量又得到了提高.本文就支持微小切口手术的冷超声技术、以及两种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各自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