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减校正处理对提高99Tcm-MIBI心肌显像准确性的价值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衰减校正(AC)处理对提高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诊断冠心病和判断存活心肌准确性的作用。方法 16例正常对照者和2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了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分别应用AC和非衰减校正(NC)处理,其中9例冠心病患者在显像后1周内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将左心室分成9个心肌节段,心肌各节段相对放射性分布值以左室心肌最高计数的百分率表达。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中,NC显示的心肌各节段放射性分布呈显著的不均匀性,后基底部与前壁的左室峰计数百分率(LVP%)相差26.9%;而在AC图中,左心室心肌放射性分布的均匀性明显改善,后基底部与前壁的LVP%相差仅5.6%。在冠心病的定位诊断中,经AC处理后,99Tcm­MIBI心肌显像对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X)检测的灵敏度可由常规NC显像的77%和58%分别提高到91%和89%(P<0.05),右冠状动脉(RCA)定位的特异性由NC的67%提高到88%(P<0.05)。在缺血区存活心肌判断中,当心肌节段的99Tcm­MIBI相对分布值小于30%,AC与NC结果相似;节段放射性分布值在30%~75%范围内,以PTCA术后心室壁活动改善为标准,AC对存活心肌检测的准确性明显高于NC,AC改善存活心肌判断的部位主要是下壁、后基底部和间隔部。结论 99Tcm­MIBI心肌显像的AC处理能明显改善整个心肌显像的图像质量,并在提高冠心病早期诊断与存活心肌判断中有独特价值。

其他文献
在我国网络系统中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而言,数据库作为网络储存统,在现在的软件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据库的编程是软件工程重要的一项工程,因此,相关人员应该认识到该项
近年来维生素A及其主要活性产物维甲酸(RA)对肺气肿的修复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它们对实验性肺气肿的逆转作用尚存在争议[1].为进一步明确维生素A及RA对实验性肺气肿是否有早期干预作用,本组研究通过气管内滴入弹性蛋白酶法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观察RA及维生素A的干预对肺气肿形成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已经引起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则依赖传感技术,导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现在IPv4地址并不能再用于定位节点地址
期刊
期刊
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能有效地保护黏膜并促进损伤后修复.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即TFF3)为TFF的成员之一,主要在小肠和结肠表达.Wiede等[1]首次发现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TFF3,林勇等[2]报道TFF3 mRN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并认为其表达量与病理损害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分层技术是现阶段计算机软件开发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能够让计算机软件开发逐步从单层结构发展为多层结构.本文首要的是探讨分层技术的特征与内涵,基于此分析计算机
期刊
随着广泛应用信息系统,这对于革新企业管理工作起到持续性的推动作用,然而也会面临着损坏甚至瘫痪系统的企业经营风险.必须通过运维系统保证正常运行信息系统,然而为了达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