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尝试三件新事情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ong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没有看到写在上面的那几个红色的字,詹妮弗不会捡起过道上那张被人踩过的卡片。那几个字是:不要忘记。詹妮弗有点好奇:不要忘记什么?那张卡片的厚度与大小跟一张明信片差不多。在“不要忘记”这几个大红字下方,用铅笔写着三项内容:1.雪豆;2.莎士比亚;3.詹妮弗·奥文斯。詹妮弗盯着第三项,感觉背部冷飕飕的,同时心想:“我的名字怎么会出现在别人的记事卡片上?这个人提醒自己一定要记住我,他到底想干什么?”
  毕竟,严格来说这里还没有人认识詹妮弗·奥文斯。詹妮弗在纽约长大,刚搬来芝加哥不久。昨天来到这个班时,埃里森老师只是向全班同学简单介绍了一下她的情况。还没有同学跟她说过话,除了午饭时那个戴眼镜的男生問她是否可以尝尝他的蛋糕。
  詹妮弗环顾了一圈教室,没有人回头看她。每个人似乎都专注于埃里森老师正在往下发的测验试卷。詹妮弗从前排的女生手里接过试卷,拿了一张,把余下的往后传。但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后,她又走神了。“我一定要找出答案,到底是谁要‘不要忘记我’?”詹妮弗心想。
  不知过了多久,埃里森老师突然叫道:“詹妮弗·奥文斯。”詹妮弗吓得跳了起来。“排队去吃午饭了。”埃里森老师笑道。
  来到食堂后,詹妮弗听到前面有人問:“那是什么?”
  詹妮弗探头一看,是一个穿吊带裤的女生,她的手正指着一盆绿色的豆子。
  “雪豆。”分菜的阿姨说道。“想来点吗?”
  “不了,谢谢。”女生答道。
  “我倒想尝尝雪豆。”詹妮弗身后的男生低声说道。
  雪豆。那张卡片上的第一项内容。
  午饭后,埃里森老师宣布:“同学们,诗歌时间到了。”
  “这个小活动是从上周开始的,每个人都必须念一首诗。”埃里森老师解释道,“詹妮弗,你刚来,今天你就只做一个听众吧。好了,谁先来?”
  只有一只手举起来,是刚才那个要了雪豆的男生。
  “好,尤列特。”埃里森老师说道,“开始吧。”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問题……”尤列特开始念道。詹妮弗觉得这首诗很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来是谁写的。
  尤列特念完后,一个卷发的女生举起了手。“埃里森老师,那不是诗歌。”她大声说道。
  “莎士比亚写了不同种类的诗歌。”埃里森老师答道。莎士比亚?那张卡片上的第二项内容。原来刚才尤列特念的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的经典独白。
  詹妮弗开始感到恐慌,想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放学后,詹妮弗坐在校车上,仍然盯着那张卡片。前两项内容都发生了,接下来就是她。会有什么事发生呢?她心里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点恐慌。突然,她觉得有人在盯着她。她抬头一看,原来是尤列特,那个吃了雪豆和念了莎士比亚的诗的男生。
  “有事吗?”詹妮弗疑惑地問他。
  “没事。”他报以詹妮弗一个微笑,“我只是想跟你聊聊。我几乎要忘记这事了。”
  “忘记什么?”
  “你是我的记事卡片上的第三件事。”
  詹妮弗猛吸一口气。她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是你的?”她举起那张卡片。
  “在教室的地板上。可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都是我妈妈的主意。她让我每天都尝试三件新的事情。”
  “雪豆、莎士比亚和我?”詹妮弗問道。
  “是的。我以前没吃过雪豆,所以今天尝试了一下。顺便说一声,味道不错哦。午饭后的念诗活动,我爸爸向我建议了莎士比亚的诗。”
  “那我呢?”
  “你是新来的,所以我应该向你打招呼。”
  那天晚上,詹妮弗拿出一张记事卡片。写下了她明天要做的事情:1.尝一尝菠菜乳蛋饼。2.带点心给那个戴眼镜的男孩。3.向那个穿吊带裤的女生打招呼。想了想,詹妮弗笑着加了这条进去:4.感谢尤列特。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90后刁逸君是江苏扬州人,上小学后,刁逸君的兴趣越来越广泛,她让爸爸为她买来各种书籍,科技、计算机方面的书,甚至连踢足球、摄影、棋谱之类的书她都认真去读。但在刁逸君小小的脑子里,装着的竟是爱迪生、居里夫人……原来,她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发明家,而且要从现在就开始。爸爸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家里做物理化学等实验时,刁逸君总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在得知女儿要做“小小发明家”时,爸爸就将家里的闹钟、收音机、手
静默的时光,我常常会想,人真的会有下辈子吗?假如有,下一辈子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还会在一起吗?请原谅我去想这么不靠谱的问题。下辈子,虽然是很缥缈很虚无的说辞,但偶尔想想,也没什么大碍。  在这一世里,我们不是两棵会开花的树,各自安静地吐露芬芳。我们是两个大活人,我们的生活纠结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互相关爱,也互相伤害。  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曾经你也是个小天使,乖巧、童真、可爱,小小的脑袋里装着各种
在这片微小的天空,却能够聆听花香鸟语,林籁泉韵;在这片微小的天空,却可以看到水木明瑟,烟波竹影。就在这象牙白的书桌上,却常常捕捉到那丝诗情画意,如江南水乡的温婉,如大漠孤烟的豪迈。  夏日傍晚,天边暖黄的星星将光芒晕在书桌的一角,一点一点地跳跃着,氤氲了整片的清新美好。在书桌的笑靥上,轻柔地铺开一卷书,细嗅着那诱人的墨香。  就在这小小的书桌上,我的心渐渐被诗意漾满。在那微微泛黄的桌面上,我仿佛看
以前我写过《朋友的三六九等》,讲朋友的亲疏程度。现在更复杂的问题来了,你觉得是一等的朋友,可以请他帮忙搞定你儿子的重点幼儿园的名额问题,而他却觉得咱俩还没铁到这个程度,帮吧,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欠下大人情;不帮呢,又不忍辜负你的重托  在社交场合,更容易被朋友的亲疏关系搞迷糊。这种双方相互间认识的错位并不奇怪。大城市里的许多人际交往都容易让人滋生这种错觉。比如有些同行,因为行业间的商业聚会的关系,交
我急急地往回赶,因为父亲病危。父亲突发重病,晕倒在地,昏迷不醒。列车像一头疯狂的不知疲倦的野兽,拼尽全力地奔驰在墨色的高原上。没有一丝星光的夜晚,让人窒息。此刻,我的心好像被铁轮轧了一般,疼痛难忍。又犹如悬河而行的列车一样,面临深渊,行在崩溃的边缘。大脑中重复的画面像尖刀一般,刺痛着我每一根敏感的神经。  我赶到医院时,父亲早已躺在病床上。冰凉的房间,清一色的惨白令气氛更加压抑。我冲过去,抱着父亲
2011年12月23日,徐静蕾导演的新片《亲密敌人》贺岁档上映,与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徐克的《龙门飞甲》一决雌雄。还好,徐静蕾在“龙门、十三钗”等大片的联手夹击下,其他中小片躺倒一地的惨烈档期中,她的电影成功虎口夺食,公映10天就斩获过亿票房。这样一个成绩,虽然与《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有一段差距,但是从性价比上来看,她已经成功了。票房可观,但《亲密敌人》同样遭遇了不少口水。2012年1月5
她出生在美国曼哈顿一个家境殷实的农场家庭,很有音乐天赋,长辈们都希望她能成为一名音乐家,家里还特意请了音乐家来指导她,可她偏偏想成为像巴菲特那样的商界精英。  但是她天生害怕读书,高中都没毕业,更不想考大学,整天待在农场里看父母与农产品经销商们打交道,希望从中学到商业经营的经验。同时,她每天守在电话机旁听工人们如何回答各种咨询,还经常煞有介事地学着和经销商们讨价还价。虽然她很努力学,但她做的咨询一
1981年,20岁的美国女孩里诺在俄克拉荷马大学遭遇了爱情,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她决定暂时放弃学业,和男友共筑爱巢。当时,她和男友约定,当孩子满5岁时她就重返课堂。  让她想不到的是,结婚以后,她们的爱情结晶一个个来到了人间,20多年的时间,她总共生下了9女2男,一个昔日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成了一个忙碌的全职妈妈,“一旦开始生儿育女,你会全心全意放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获得最好的。至于自己读书的事情,也
2003年,我被囚禁在重症监护病房。  那是人心极为惶恐的疫病流行时期,人人自危。为求自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恍然间变得疏远。城市里狭窄密布的街道上满是戴着密实口罩行色匆忙的人们,看不出脸色,只留出紧蹙的眉头和一双双灰暗的跟睛。空气里弥散着消毒水的晦涩气味,令人压抑的恐惧感仿佛末日般地降临城市,充斥在每个角落。  在一天又一天的艰难较量中,我不幸地被厄运浸染,突发高烧。同学们凄厉地尖叫着,像看见了怪
抗日期间,日寇铁蹄践踏上海后,著名京剧演唱家周信芳在法租界黄金大戏院上演了轰动一时的名剧《明末遗恨》,盛况空前,激起了民众的抗日救亡的热浪。日军恨之入骨,以“有碍睦邻”“煽动反日”为名,勒令禁演。  就在这节骨眼,汪伪特务头子吴世宝接到伪行政院副院长周佛海的密令,在沪西梵皇渡路76号特务机关“宴请”周信芳。  接到“邀请函”,周信芳明知此行不善,却浩气凛然前去赴宴。  吴世宝一见周信芳到来,皮笑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