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最新一期《档案管理》“专业”栏目文章的几点印象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看到了2007年第5期《档案管理》(简称“最新一期《档案管理》”),感觉它与以往各期相比,有很大改观。尤其是“专业”栏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印象之一:文章篇目明显增多,信息容量自然加大。据笔者统计,最新一期《档案管理》“专业”栏目共刊载文章42篇(名刊集萃除外),而《档案管理》2007年第一、二、三、四期“专业”栏目分别刊载文章25篇、32篇、30篇、36篇(名刊集萃除外);与之相比较。最新一期《档案管理》“专业”栏目载文篇目分别增加17篇、10篇、12篇、6篇,若按比例计算。则分别增加68%、31.25%、40%、16.67%。(蔡:难得有这样细心的读者。)当然,任何“改观”都是一把“双刃剑”,最新一期《档案管理》“专业”栏目文章篇目虽然明显增多了,但篇幅超过3个版面的长文章“集体下岗”了(当然,可能有的长文章经过编辑的精雕细琢被压缩在3个版面以内,说来也真够辛苦编辑了)。耐人寻味的是,最新一期《档案管理》“专业”栏目刊载的一笔谈先生的《谈<档案管理>杂志的几点创新》一文还在为《档案管理》“学术性增强,刊载长文章的数量明显增加”摇旗呐喊。一边是学院派的摇旗呐喊,另一边是广大基层读者的“喜短烦长”(喜欢精短文章。厌烦长篇大论)。编辑夹在中间也够左右为难的。我想最新一期《档案管理》让篇幅超过3个版面的长文章“集体下岗”也是编辑们的“无奈之举”。(蔡:编辑有一个平衡问题。另外,对来稿的长短视其内在质量而决定是否压缩。对有分量的长文肯定网开一面。不觉其长:对虚飘空泛内涵很小的长文则会痛下狠手,大力压缩。客观说。充实丰厚而又精练的长文少之又少,求之不得。如遇到这样的文章,编辑是不需要改的。直接放上去就是了。)
  印象之二:“专题沙龙”更像“沙龙”。最新一期《档案管理》“专业”栏目刊载的3篇“专题沙龙”的稿子(《网友关于档案室与档案馆关系的讨论》、《越俎代庖的原因之一》、《综合档案馆是否可以只接收永久档案进馆》)均摘自《档案界》“论坛”的“业务研究”栏目。这三篇稿子经过编辑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妙手回春的加工,读起来真有点“沙龙”的味道了。当然,和其他“沙龙”相比,我们的“专题沙龙”还有一定差距。但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的“专题沙龙”会一天天走向辉煌的!(蔡:上一期的专题沙龙稿子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帖子群本身的口语化和拉杂重复所造成的。责任编辑可没少费劲删削修改。由于帖子的随意性和瞬间表达的不精确性,虽然有现场感,但是规范和严谨就欠缺多了。当然,上一期的专题沙龙有试验的意思,将来会慢慢成熟起来。)
  印象之三:《档案界》“论坛”帖子“榜上多名”。据笔者统计,最新一期《档案管理》“专业”栏目刊载的42篇稿子有12篇来自论坛,它们分别是《档案文化探源》、《也谈非国有档案严禁倒卖牟利——兼与程训方同志商榷》、《对做好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的认识》、《从档案鉴定看“雇佣工”的现象》、《建国前的地方志应作为档案管理》、《网友关于档案室与档案馆关系的讨论》、《越俎代庖的原因之一》、《综合档案馆是否可以只接收永久档案进馆》、《网上调查浅谈》、《如何整理立档单位变动中的归档文件材料》、《谈<档案管理>杂志的几点创新》、《调查(研)报告如何写》,占28.57%。可见,《档案界》“论坛”帖子在《档案管理》杂志上“榜上多名”,是《档案管理》杂志的重要稿源。所以,我觉得有志于专业理论和业务论文写作的档案界同仁,尤其兰台新兵,不妨先在《档案界》“论坛”上练练兵。(蔡:《档案界》从某种角度看。就是《档案管理》的练兵场。论坛发帖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文字却最容易看出基本功和专业素质。所以。在论坛里挑兵挑将挑文章是最真实的。今后。我们将更多地从《档案界》论坛中挑选业务帖子进入《档案管理》。另外,我们始终在关注论坛会员们的表演。其中的佼佼者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档案管理》的专业写作组成员。甚至进入专家组也说不定。)
  最后,祝《档案管理》杂志越办越好、越来越受更多的档案界朋友关注和喜爱!(蔡:一本杂志最好有热心的读者经常性地评论、批评、敲打、棒喝。这才是最好的爱护和支持。沧海一粟的评论挺中肯。美中不足的是鼓励性评论太多。而批评性文字太少。编辑读起来不够刺激入心。这里,我代表《档案管理》杂志社再一次表态:真心欢迎批评性、敲打性、棒喝性读者来信,越刺激、越尖锐、越逆耳,登得越快,稿费越多。最后,深谢沧海一粟的帖子。)
  
  (选自《档案界》论坛)
其他文献
新时期档案工作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马小彬在《档案学研究》2009年第41期撰文,论述了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的策略。  作者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文化的全球化,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进程加快,档案作为世界历史的记忆,备受国际组织及各国重视;国家加大了文化建设的投入,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发挥档案文化资源潜在作用的工作亟待加强;国家信息化建设为提高档案
以110 k V榭烯北中线为研究对象,根据线路布置的地形地貌情况、历年落雷及事故统计,并结合线路接地电阻测量值,采用ATP软件对雷击输电线路杆塔和雷绕击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进
钢结构体系是当前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该体系在荷载刚度与整体稳定性等方面有突出优势。以某高层建筑为例,对高层钢结构住宅抗侧力结构体系的实际工程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产生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不仅是人为因素、机械因素、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材料产品自身质量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质量从工程开工前材料采购开始就已经形成,因此,质量控制要
不知从什么时候,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档案部门给公众的感觉是支“娘子军”,女多男少。就连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  那么,档案部门真的是女多男少吗?如果真的是女多男少,女的又比男的多多少?我们以《中国档案年鉴》1997至2004年的数据为对象,来做一番分析。    1、绝对数情况    2、百分比情况  将其转换成百分比,情况如下。    3、图示及趋势分析  用百分比显示男女比例的变化
1 血站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  开展档案编研,有助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档案编研,有助于发挥档案在决策中的作用;开展档案编研,有利于促进血站文化建设;开展档案编研,有助于加强档案保护;开展档案编研,有助于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2 血站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工作滞后,一是一些领导在决策时,对档案管理在采供血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二是业务科室工作
现阶段,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也成为了各企业单位的聚焦点。在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过程时,合理切实应用科学技术,可以在完成施工进度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