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myand′s疝的临床诊治:病例分析与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生儿Amyand′s疝(A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期减少其潜在并发症,改善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2月因AH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住院的新生儿,并复习1997年至2017年在PubMed及万方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新生儿期AH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共22例AH患儿,包括本组8例和文献报告14例。本组新生儿AH病例8例,腹腔镜手术者4例,传统手术者4例。4例腹腔镜手术时,发现阑尾尖端与腹股沟管组织黏连紧密,难以游离切除,仍需要打开腹股沟管松解黏连后,再行阑尾切除;2例发现对侧疝,一并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例发现腹腔积脓,即予吸引冲洗。4例传统手术患儿亦证实阑尾与腹股沟管黏连。术后出现盆腔炎症1例,对侧出现腹股沟斜疝1例。上述病例均行阑尾切除、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根据阑尾病理结果对AH分型,8例患儿中,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1例,术后并发症为腹腔积脓(1例)、伤口感染(2例)、睾丸萎缩(1例)以及对侧疝(3例)。文献报告中有确切临床数据的新生儿AH病例14例,其中传统手术者13例,腹腔镜手术1例;均行阑尾切除、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证实AH Ⅱ型4例,Ⅲ型9例,Ⅳ型1例,并发症为腹腔局限性腹膜炎形成(1例)、睾丸扭转(1例)、睾丸炎(1例);病例均顺利康复。

结论

新生儿期AH的阑尾炎症多为阑尾化脓乃至坏疽、穿孔病变。局部感染明显,易出现腹股沟及腹腔积脓。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该病中具备优势,不仅可以明确对侧有无疝,而且可以处理合并的腹腔积脓或炎性渗出,避免术后腹腔残余感染。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黏液栓堵塞呼吸道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早期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13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的MPP患儿病历资料,依据纤维支气管镜下有无黏液栓堵塞呼吸道分为黏液栓组(60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及治疗情况,将有临床意义及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
目的探讨夫西地酸对肺炎支原体及耐药肺炎支原体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选择28株2016年1月至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临床分离株、2株肺炎支原体标准株进行研究。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夫西地酸、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棋盘法测定夫西地酸与阿奇霉素联用对肺炎支原体及耐药肺炎支原体的抗菌效果;通过测定夫西地酸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抑菌速度评价夫
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CAP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738例CAP患儿,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2组患儿S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及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将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受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儿童重症难治性肺炎的联合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至2017年3月贵阳市儿童医院重症难治性肺炎患儿33例,对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并实施支气管镜肺介入治疗的资料进行总结,通过临床症状、镜下表现、胸部CT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3例患儿均存在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大量分泌物,其中黏膜萎缩、纵形皱襞占100.0%(33/33例),黏膜糜烂占63.6%(21/33例),肉
目的探讨中西部地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的诊断和病原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BM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外周炎症指标,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影像学等资料。结果共446例患儿,男女比例为1.671.00;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异常比
目的探讨合并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对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慢性咳嗽治疗和转归的影响。方法报道1例UACS并PBB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了解UACS并PBB的发生情况及UACS对PBB治疗和转归的影响。结果患儿,男,11岁9个月,因咳嗽咳痰2个月入院。尘螨过敏。气管镜检查确诊PBB并鼻炎,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4周以及糠酸莫米松喷鼻、盐酸西替利嗪抗组胺治疗,咳嗽部分缓解,仍
期刊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是引起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主要原因。PBB是一种慢性持续性的传导气道的细菌感染,越来越被认为是全球儿科重要疾病。PBB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气道软化有关。在PBB中有部分患儿合并变应性鼻炎、鼻窦炎。74%合并气道软化。也有研究认为腺病毒可能与PBB发病有关,腺病毒感染可能损害黏膜,引起气道的慢性炎症。胃食管反流或吸入也可能损害气道黏膜,也可能是PBB的病因。纤维支气管镜下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的236例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进行多病原检测,并收集全部患儿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28 d~<3月龄组,3~<6月龄组,6~<12月龄组及≥12月龄组。对各年龄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易发生在6个月以内小
目的探讨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rotracted bacterial bronchitis,PBB)的呼吸道菌群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年龄5个月~2岁,于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PBB患儿12例,匹配同年龄段的气管软化(tracheomalacia,TM)患儿12例作为对照。留取PBB和TM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进行细菌DNA提取。通过Illu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