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因子对粉蕉芽分化的影响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_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粉蕉芽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S+3.0mg/L 6-BA+30g/L蔗糖+5.3g/L卡拉胶、pH值为5.4条件下最适合粉蕉芽组培苗的芽分化,继代培养增殖率达到2.200倍,生物量增量达到8.12g.
其他文献
以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鄂杂棉3号为材料研究产量性状,结果表明:①鄂杂棉3号杂种F1代皮棉产量比对照增产极显著,杂种F2代虽然优势程度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仍增产显著,且与亲
利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稻瘟病圃优势,开展水稻品种抗瘟性自然诱发鉴定体系探讨.实践证明:自然诱发鉴定法是较为符合生产实际和经济实用的科学方法;该方法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
测定了产于恩施州富硒地区和非富硒地区火棘果实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和部分酶活性,旨在为恩施州野生植物火棘的资源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鄂抗虫棉1号经1998~1999年"863"联试湖北点暨湖北区试,两年皮棉平均产量为63.90~81.30kg·hm-2,比对照鄂抗棉3号增产极显著,增长12.32%;1998年不防虫,棉铃虫三代、四代百株
研究小麦分蘖模型=c+aeb(p+mTn),分析了有效积温与小麦叶蘖同伸的关系,为确定最佳播期,越冬苗情诊断及有效分蘖终止期时的叶龄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选用抗虫棉和彩色棉(G.hirsutum L.)4个品种,在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热激条件(热激温度、热激时间),研究了热激对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刺激幼苗地上部生
利用TDM(time-dose-mortality)模型处理生物测定数据以及Crafts进行混配选优,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和阿维菌素按质量之比92∶1混配对小菜蛾毒杀效果的增效作用最大(CTC为210.6
采用常规麦氏浴槽灌流法,研究了外源性γ-氨基丁酸(GABA)及其类似物对离体小鼠十二指肠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GABA明显抑制了离体小鼠十二指肠的自发活动,并明显存在剂量依赖
西峡是闻名河南省的优质粳稻区,常年种植面积2 330 hm2,优质大米畅销各地.但稻区从1999年开始在大田发生少数矮缩病毒病,群众原以为是遭受除草剂药害或是种子有毛病.2000年在
超声粉碎制备姜片吸虫成虫冷浸抗原,以1:3 500工作浓度包被酶标板;采用Kato-Katz氏定透法普查姜片吸虫病,对虫卵阳性者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同时测定健康居民的血清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