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混合芬太尼辅助局部麻醉的合理配伍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咪达唑仑混合芬太尼具有起效快、镇静和遗忘作用强、恢复快、药物作用可以被拮抗的特点,广泛用于局部麻醉的镇静.研究表明,咪达唑仑混合芬太尼用于局部麻醉镇静时,对病人呼吸功能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1].按公斤体重计算给药量的镇静方法,难以克服病人对镇静药的反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的缺点.本研究拟采用小剂量分次给药的方法,观察不同配伍剂量咪达唑仑混合芬太尼辅助局部麻醉的镇静效果。

其他文献
临床上严重的骨与软组织损伤、血管损伤、血栓形成、断肢再植手术、骨筋膜室综合征、出血性或创伤性休克以及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均可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
期刊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4组(n=10),常规潮气量通气组(TV组,潮气量8 ml/ks)、大潮气量通气组(HV组,潮气量40 ml/ks)、大潮气量通气+氟比洛芬酯5 ms/kg组(HV+F1组)和大潮气量通气+氟比洛芬酯10 mg/kg组(HV+F2组).HV+F1组和HV+F2组于机械通气前15 m
目的 观察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肺癌根治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病人30例,年龄30~64岁,随机分为2组(n=15):术后静脉镇痛组(Ⅰ组)和术后硬膜外镇痛组(E组),术后分别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72 h.E组麻醉诱导前于T4,5间隙行硬膜外置管.Ⅰ组药物成分为:芬太尼20 μg/ml、咪达唑仑0.1 mg/ml和托烷司琼0.04mg/
目的 评价活性氧(ROS)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海马脑片氧糖缺失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体重80~100 g,断头处死,剥离海马,符合标准的40片海马脑片随机分为4组(n=10):氧糖缺失组(OGD组)、4%七氟醚预处理组(Sevo组)、ROS清除剂组(MPG组)和4%七氟醚预处理+ROS清除剂组(SM组),采用脑片灌流及电生理技术,细胞外记录海马CAI区缺氧期间和复氧1 h期间的顺向群
目的 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6%HES 130/0.4)液体复苏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生理盐水组(NS组)、6%.HES 130/0.4组(HES组)和晶体.胶体高渗透压混合液组(HHS组).分别参照Feeney改良法和Wiggers改良法制备大
患者,男性,15岁,体重50 kg,因右中耳炎拟在全麻下行乳突根治术.无晕厥史和猝死家族史.术前心电图(ECG)示: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ST段呈下斜型抬高;胸部X光片、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未见异常。
期刊
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由于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的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在我国的发病率达7%~13%[1],且有增加趋势。
期刊
期刊
心脏停搏液于心室舒张期诱导心脏停搏,可减少心肌氧耗,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其保护作用存在局限性.心肌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大量ATP分解,代谢产物乳酸和未被氧化的游离脂肪酸、脂酰辅酶A等蓄积,细胞内酸中毒,抑制兴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