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张华东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ra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华东,1964年11月生于安徽阜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考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阜阳市颍州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外草书展、第四届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首届手卷書法展(获最高奖)、全国首届篆书展,特邀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展,在第二届北兰亭电视书法大赛获奖,还荣获中央电视数字书画频道“北京电视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书法》杂志第三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提名奖、安徽省“皖军百强”“安徽篆书二十家”称号,以及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授予的“安徽书法发展贡献奖”;出版有《张华东书法评鉴》《华东文论》等。
其他文献
在当代的青年印人之中,我一直认为刘云鹏兄是值得特别予以评价的一位。这种“值得”并非因为其在篆刻艺术上的创新,反而是因为他在篆刻艺术上的守旧。所谓“守旧”,并不是否定其在篆刻方面的才情与造诣,相反,正是因为在当代篆刻界紧紧跟在时代风气或是市场审美后面“创新”的聪明人太多,这种守旧反倒显出其可贵之处。  云鹏兄治印,起初也是从近代的几位工稳印大家入手,后来大概也是性情上与这路作品不甚相近,故而改弦易辙
期刊
姜向东,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位画油画静物的顶尖高手。那些工具系列、灯泡系列、水果系列等一批超级写实绘画作品让人们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且不说这些静物画中蕴含了多么高深的主题或者画家对它们进行过多么深刻的思考,单就画面的视觉形象和表现语言就让观众无不惊叹和佩服:精彩!然而,近几年来,姜向东在依然创作着那些精彩的静物画的同时,竟把他的精彩扩展到了另外一个领域——风景画。他早期的风景画,延续了他静物画的风格
期刊
艺术的魅力在哪里?在新在美,在感染人、感动人进而感化人。刘广文先生近作《影象诗情墨趣》就以其新的形式和美的姿态令我深感意外和惊喜。  这些作品将摄影和书法两种艺术进行跨界融合,对书画一体的传统形式进行颠覆和革命,用影像取代了绘画,用光感取代了墨色。写实的画面和写意的隶书有机融和,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给人耳目一新的美感。与此同时,刘广文先生以其特有的诗兴才情,为每幅影像作品配以极具韵味的联句,画龙点
期刊
我最初見到佳宁的作品是2011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民生路的博士生宿舍,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佳宁的书法基础扎实而全面,各种书体的创作也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是典型的学院派出身的青年书家。后来了解到她之所以能够走到这一步,除了她的天资聪颖之外,也源于她本、硕、博三个阶段都是在中国美术学院度过的原因。最好的美院拥有与众不同的学习条件与学术环境,对她的专业学习影响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学院系统的专业培养模式不仅使她受
期刊
奇志把目光从宣纸上抬起来,他的下巴微微扬起,嘴角漾过一丝一闪即逝的笑容。印象中似乎还真是没见过他有开怀朗声大笑的时候,在我看来,奇志应该是性子内敛的,总是一副沉静的样式。自我十多年前认识他到现在,他好像就是那么一个人。转眼间已是不惑之年了,但奇志依然一副邻家小哥的模样,只是眼睛里多了一种沉淀、一份深沉,那是仿如秋水的澄澈,映照出他内心的平静,不以物喜物悲,不为名利所累。暗揣,做艺术的人必得修来这种
期刊
王奇志,1972年出生,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國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专业书画家。书画作品曾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2008艺术湖南·湖南省30年美术作品大展等重要展览;获首届“齐白石奖”银奖;个人及作品曾赴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展览和交流;多件作品
期刊
李馥斋,清代北方笔工,道光时人,精于紫毫(兔毫)兼羊毫制笔,“兼、圆、齐、健”四德俱备。又能制作卷心笔,其功能超过一般规范,大可作擘窠巨字,小可作楷书,为当时文人所称颂。  贺连青笔庄,开业于清朝末年民国前后,位于东琉璃厂中间路北。笔庄生产传统湖笔,制笔技术精益求精,笔杆大多雕刻“贺连青制”与毛笔的名称,另外还为文人、书画家定制了大量的带有特殊标识的毛笔,至今还有许多传世品流传。  戴月轩,名斌,
期刊
书法家许贻群  许贻群,1974年生,福建晋江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晋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入展由中书协主办的第九届国展,第三届兰亭奖,第二、三届草书展及首届楷书展等二十余次。  许贻群是一位真正的书法家。  书法家是对有立场的书法作者的一种称呼,它的属性务必具备文化内涵以及书法本体的纵横度,当代随处可见“书法家”的称呼,事实上是对这三个字的贬低。然而贻群君不愧其称。  人混迹江湖,难
期刊
书法家朱小胜  朱小胜,1977年4月出生于书画之乡浙江浦江,字萧声、大胜,斋号迎雨草堂、三乐轩。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金华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金华市政协委员,曾荣获“2014浙江青年书法十家”称号。作品获中国书协主办的第四届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书法最高奖、第五届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书法最高奖,浙江省“新星杯”“美好生活·美丽乡村”书画大奖赛铜奖,第三届“观音山
期刊
陈寅生与青云斋  陈寅生擅书法,其纸绢作品也为刻铜爱好者所喜爱。以前见到的寅生书法多为楷书小字,有团扇、成扇、古物题跋和横幅等。最近在京城拍场上见到一幅斋堂号横额,为大字行书“青云斋”三字。作品为纸本镜芯,尺寸为35×105(厘米),落款为寅生陈麟炳,钤印“陈麟炳印”“寅生”(图1)。  青云斋有可能是当时琉璃厂的南纸店。我们见到的陈寅生真品铜墨盒,有底铭“青云”二字的。底铭所标示的店铺,一般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