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的管理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wreoksb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个人独资企业,即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由个人承担经营风险和享有全部经营收益的企业。以独资经营方式经营的独资企业有无限的经济责任,破产时借方可以扣留业主的个人财产。
  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是控制和协调个人独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包括个人独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对内对外事务的处理,是个人独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行使其财产所有权,实现其财产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如何管理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关系到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及其他负责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管理的人员的利益,也关系到个人独资企业的对外责任和交易相对人的利益,对此,应当设立基本的规则,从法律上加以规范。
  个人独资企业的特点及其财产法律关系所具有的基本性质,决定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管理的方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是一个自然人投资,投资人依法享有企业财产的所有权,投资人作为所有人对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享有直接管理和支配的权利,有权决定如何利用企业财产以创造经济效益。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有权决定采用何种方式来管理本企业的事务,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投资人可以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和条件,选择任何一种或者数种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益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的特点和我国目前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我国法律对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的方式作了较为灵活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可以自行管理企业事务,也可以委托或者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责企业的事务管理。”该规定有以下含义:(1)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可以由投資人自己直接管理,也可以由其他人代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自主决定以什么方式来管理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2)其他人经投资人以委托或者聘用的方式授予权利,也可以负责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委托和聘用都是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授权行为,投资人的这种授权行为可以向被委托或者被聘用的人进行,也可以向与个人独资企业进行交易的相对人进行。投资人不论是向前者还是向后者进行授予权利的意思表示,都会产生同等的法律效力,即受委托或者被聘用的人取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可以负责管理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3)受委托或者被聘用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的人,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设定民事义务的能力,包括主体为合法行为的能力和对其违法行为应承担责任的能力。民事主体只有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才能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活动,为自己取得民事权利,设定民事义务,从而代理他人为法律行为。
  投资人设立委托关系,授权他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应当采用书面合同形式,也就是应当与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订立书面合同。投资人与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订立书面合同,确立委托关系,形式比较规范,易于明确权利义务,分清责任,有利于建立比较稳定的委托关系,有利于建立交易秩序,提高经济效率。投资人授权他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应当与受托人或被聘用的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签订委托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守合同法关于合同订立、履行、变更、终止等的一般规定和有关委托合同的专门规定,主要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只要能产生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任何事务,委托人均可请受托人办理。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概括地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委托人应当预付处理委托事务的费用,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垫付的必要费用,委托人应当偿还该费用及其利息。受托人应当将处理委托事务所取得的利益转给委托人。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受托人超越权限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委托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外,应当赔偿损失。委托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破产的,委托合同终止。合同法已对委托人与受托人的权利义务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法律不必再作具体规定。
  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与投资人签订委托合同后,应当履行诚信、勤勉义务。履行诚信、勤勉义务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按照与投资人签订的合同负责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受托人的首要义务是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委托合同是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而订立的,因此,受托人应当一丝不苟地执行委托合同,在委托人授权的范围内认真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想方设法完成委托事务。如果需要变更委托的指示,应当经委托人同意;因情况紧急,难以和委托人取得联系的,受托人应当妥善处理委托事务,并应当于事后将该情况及时向委托人报告。受托人转托他人处理委托事务须事先取得委托人同意。一般情况下,受托人应当亲自办理委托事务,不得擅自将自己受托的委托事务转托他人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受托人为维护委托人的利益转委托的,对第三人的行为不承担责任。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报告委托事务的处理情况。委托合同终止时,受托人应当报告委托事务的结果。受托人不得超越委托人授予的权利范围处理事务。
  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该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保障市场交易安全。
  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其他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是基于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的办事能力和信誉的信任,而委托合同的订立,也体现了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信任投资人并愿意为投资人办理委托事务的意志,有了这种彼此信任,才有了建立委托关系的基础,投资人才会授权给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但是,要使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在管理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过程中,真正履行诚信、勤勉义务,维护投资人的合法利益,仅仅依靠投资人的信任是不够的,还应当从法律上确定受托人或者被聘用人员的行为规则,防止发生道德风险,也就是说,防止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利用投资人的信任,从事损害投资人利益的活动。对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的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的人员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主要有十项内容。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贿赂;
  (2)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企业财产;
  (3)挪用企业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4)擅自将企业资金以个人名义或者以他人名义开立帐户
  储存;
  (5)擅自以企业财产提供担保;
  (6)未经投资人同意,从事与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7)未经投资人同意,同本企业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8)未经投资人同意,擅自将企业商标或者其他知识产权转让给他人使用;
  (9)泄露本企业的商业秘密;
  (10)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于法官的人格、品性、廉洁、公正等操守养成是应当要受到高度重视的,并且国家应当要有计划地培养法官,使法官在审判过程或是在业外活动中不至于受到外界的诱惑而产生价值上的偏差,进而影响国家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关键词:法官;操守;国家  2013年8月1日在某度假村夜总会发生上海法官集体嫖娼的事件。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将依法依纪、从重从严惩处,并坚决清除腐败分子。虽然在我国,卖淫嫖娼只是违
期刊
我国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收养是一方当事人領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的行为,通过收养行为,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形成了拟制的血亲关系。根据我国现行收养法的规定,合法收养关系的确立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  一、收养关系各方当事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1.收养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根据我国收养
期刊
摘 要:职业病是劳动者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关键词:职业病;劳动者;用人单位  一、职业病概述  所谓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期刊
摘 要: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利和自由,是公民行使其他一切权利和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谈谈对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法律规定的理解。  关键词:人身自由;公民;权利;宪法  一、人身自由概述  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利和自由,是公民行使其他一切权利和自由的前提和基础。人身自由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乃至奴役关系的斗争中确立起来的。最早确立公民人
期刊
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稳定的家庭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夫妻家庭地位的平等是家庭稳定的基石。本文从法律的视角分析夫妻家庭地位的平等内涵及其意义。  关键词:夫妻;家庭;平等  一、夫妻与夫妻关系  夫妻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简单的表述有:夫妻,丈夫与妻子的合称,即男女通过合法的婚姻组成的配偶。较为复杂的表述有:合法有效婚姻所创设的男女法律关系,由此产生大量的法律后果,包括相互依附、共同寝食、相
期刊
摘 要:谈到继承,一般认为是晚辈对长辈的继承。而法律意义上的继承则不仅局限于此。下文将对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继承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家庭成员;夫妻;继承权  一、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的问题  所谓的继承是指财产所有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之时起,按照法律规定将死者遗留下来的财产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死者遗留下来的财产和财产权利,称为遗产。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继承遗产或者有权继承遗
期刊
摘 要:本文将对我国《旅游法》93条关于对旅游纠纷的自愿调解的规定谈谈作者自己的看法。调解具有区别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优点,在现实中应该成为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旅游法;旅游纠纷;调节;协商  我国关于旅游纠纷自愿调解的规定,体现在《旅游法》第九十三条: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和有关调解组织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对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纠纷进行。一般而言,在进行行政投诉、选择仲裁或
期刊
摘 要: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非婚生子女的生父、生母都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父母;教育;继承  一、非婚生子女的概念  我国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期刊
摘 要:定金是现实中常用的合同形式或者合同条款。为正确理解定金,下文将着重介绍定金的概念、性质、种类以及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关键词:定金;合同;违约金;预付款  一、定金概述  1.定金的概念。定金,是指为担保债权,依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一方于合同履行前给付对方的一定金钱。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
期刊
摘 要:引渡制度是一项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有效行使管辖权和制裁犯罪的重要保障。下文将对引渡制度中的暂缓引渡和临时引渡两种制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引渡制度;法律程序  一、引渡概述  引渡制度是一项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有效行使管辖权和制裁犯罪的重要保障。在国际法上,国家没有必须引渡的义务,引渡的法律依据应为含引渡条款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以及相关国内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