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跨文化模拟商业谈判的课堂组织工作中,教师还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这样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做到集思广益,教学相长。
【关键词】 跨文化;模拟;商务谈判;课堂组织
Trans-Culture simulation commerce negotiations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bstract】In the Trans-Culture simulation commercial negotiations' classroom organizational work, the teacher should also through many kinds of channels understand that student's demand and the opinion, can attract the student like this to participate in well the teaching, achieves profits by opinions from various sources, one learns by teaching.
【Keywords】Trans-Culture; Simulation; Commercial negotiations; Classroom org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G7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57-02
一个关于保持记忆持久性的试验的结果是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通过这个试验我们可以看出,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而角色扮演教学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
角色扮演教学法由美国教授Kelly于1995年提出。在各种教学法的分类中,角色扮演教学法被归类为行为导向型教学方法的一种。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一种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以某种任务的完成为主要目标让学生扮演自己原来没有体验过的角色或作旁观者,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使学生注意力专注于活动的进行过程上,让学生在真实的模拟情景中,体验某种行为的具体实践,以感受所扮角色的心态和行为,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达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改进提高,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跨文化谈判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学习跨文化管理这门课程中必须理解并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为了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有效地衔接起来,在课堂上开展模拟商务谈判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而如何组织好这次谈判,对任课教师则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1为什么要组织课堂模拟商务谈判
1.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虽然能使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但却不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不能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堂上组织模拟商务谈判,让学生有机会从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换为一个主动的谈判者,真正体验一下实实在在的商务谈判,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体会到管理不是干巴巴的理论,而是和实际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实用性很强的知识,更好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这些无疑会激起他们巨大的兴趣和渴望。
1.2 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
任何一个学生,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认识到知识的真正价值。而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难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这使得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知识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过于抽象的知识给他们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同时,学生为了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却又异常迫切。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无疑是一种既简单、实用而又节约成本的好方法。在跨文化管理的教学中,组织一次模拟商务谈判便是其中一例。
2 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
2.1 背景材料的设计
首先,由于我们模拟的是商务谈判,那么所选择的题材必须是商务方面的,即不同的经济实体各方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满足对方的需要,通过沟通、协商、妥协、合作、策略等各种方式,把可能的商机确定下来的活动过程。如一方提供技术,另一方为其生产产品,双方需就合作中技术转让、生产产品的种类和规模等事宜达成一致的意见,这个达成一致的刚才就是双方谈判的过程。同时,又由于我们模拟的是跨文化商务谈判,所以要求背景材料中谈判的双方必须来自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不同可能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语言表达风格的差异、决策方式的不同等等。一般来说,两种背景文化的差异越大越好,这样,越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对方文化的特征。
其次,由于是模拟谈判,所以谈判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好。过短的话,可能学生还没有真正地进入谈判状态,谈判就已经结束了。过长的话可能导致谈判中模拟的双方不能对时间加以有效地利用,使谈判显得拖沓,同时还有可能导致谈判后期双方无话可说。一般来说,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是比较合适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参与其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避免了学生的模拟谈判因为下课铃声的响起而被迫中断。
2.2 模拟者的选择与角色分配
作为教师,在选择模拟者时,首先要选择那些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的学生,这样他们才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模拟谈判,在谈判之前自觉、主动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次,要选择对商务谈判有正确认识,并有一定技巧的学生,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谈判更为生动。
一般来说,参加模拟谈判的双方各4人。由于在谈判过程中,每个选手承担的职责不同,同时学生期望扮演的角色和个性特征也不同,所以教师在分配角色时应将这些因素充分地考虑进去,并尽可能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满足角色的要求。如,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这时最好分配他介绍本公司的基本情况,申明能够满足对方需要的方法与优势所在。有的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强,在沟通过程中能快速地抓住对方谈判中的漏洞,这时可安排他做主要的发言人。此外,教师在分配角色时还有考虑到文化背景的特征。
2.3 谈判氛围的营造
由于是课堂模拟商务谈判,所以谈判场所一般是在教室,这时对于模拟的任何一方来说,都不存在主客场之分。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将学生谈判时需要的各种设备和辅助工具准备好。其次,由于课堂上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体验一次商务谈判,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处于观摩状态,这时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宣传端正这部分学生的态度,使他们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此外,教师还应分配每个学生在观摩时的具体任务,要求他们在模拟谈判结束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到模拟谈判中,且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改进。
当然,在跨文化模拟商业谈判的课堂组织工作中,教师还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这样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做到集思广益,教学相长。
【关键词】 跨文化;模拟;商务谈判;课堂组织
Trans-Culture simulation commerce negotiations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bstract】In the Trans-Culture simulation commercial negotiations' classroom organizational work, the teacher should also through many kinds of channels understand that student's demand and the opinion, can attract the student like this to participate in well the teaching, achieves profits by opinions from various sources, one learns by teaching.
【Keywords】Trans-Culture; Simulation; Commercial negotiations; Classroom org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G7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57-02
一个关于保持记忆持久性的试验的结果是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通过这个试验我们可以看出,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而角色扮演教学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
角色扮演教学法由美国教授Kelly于1995年提出。在各种教学法的分类中,角色扮演教学法被归类为行为导向型教学方法的一种。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一种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以某种任务的完成为主要目标让学生扮演自己原来没有体验过的角色或作旁观者,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使学生注意力专注于活动的进行过程上,让学生在真实的模拟情景中,体验某种行为的具体实践,以感受所扮角色的心态和行为,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达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改进提高,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跨文化谈判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学习跨文化管理这门课程中必须理解并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为了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有效地衔接起来,在课堂上开展模拟商务谈判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而如何组织好这次谈判,对任课教师则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1为什么要组织课堂模拟商务谈判
1.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虽然能使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但却不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不能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堂上组织模拟商务谈判,让学生有机会从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换为一个主动的谈判者,真正体验一下实实在在的商务谈判,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体会到管理不是干巴巴的理论,而是和实际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实用性很强的知识,更好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这些无疑会激起他们巨大的兴趣和渴望。
1.2 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
任何一个学生,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认识到知识的真正价值。而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难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这使得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知识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过于抽象的知识给他们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同时,学生为了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却又异常迫切。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无疑是一种既简单、实用而又节约成本的好方法。在跨文化管理的教学中,组织一次模拟商务谈判便是其中一例。
2 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
2.1 背景材料的设计
首先,由于我们模拟的是商务谈判,那么所选择的题材必须是商务方面的,即不同的经济实体各方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满足对方的需要,通过沟通、协商、妥协、合作、策略等各种方式,把可能的商机确定下来的活动过程。如一方提供技术,另一方为其生产产品,双方需就合作中技术转让、生产产品的种类和规模等事宜达成一致的意见,这个达成一致的刚才就是双方谈判的过程。同时,又由于我们模拟的是跨文化商务谈判,所以要求背景材料中谈判的双方必须来自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不同可能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语言表达风格的差异、决策方式的不同等等。一般来说,两种背景文化的差异越大越好,这样,越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对方文化的特征。
其次,由于是模拟谈判,所以谈判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好。过短的话,可能学生还没有真正地进入谈判状态,谈判就已经结束了。过长的话可能导致谈判中模拟的双方不能对时间加以有效地利用,使谈判显得拖沓,同时还有可能导致谈判后期双方无话可说。一般来说,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是比较合适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参与其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避免了学生的模拟谈判因为下课铃声的响起而被迫中断。
2.2 模拟者的选择与角色分配
作为教师,在选择模拟者时,首先要选择那些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的学生,这样他们才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模拟谈判,在谈判之前自觉、主动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次,要选择对商务谈判有正确认识,并有一定技巧的学生,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谈判更为生动。
一般来说,参加模拟谈判的双方各4人。由于在谈判过程中,每个选手承担的职责不同,同时学生期望扮演的角色和个性特征也不同,所以教师在分配角色时应将这些因素充分地考虑进去,并尽可能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满足角色的要求。如,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这时最好分配他介绍本公司的基本情况,申明能够满足对方需要的方法与优势所在。有的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强,在沟通过程中能快速地抓住对方谈判中的漏洞,这时可安排他做主要的发言人。此外,教师在分配角色时还有考虑到文化背景的特征。
2.3 谈判氛围的营造
由于是课堂模拟商务谈判,所以谈判场所一般是在教室,这时对于模拟的任何一方来说,都不存在主客场之分。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将学生谈判时需要的各种设备和辅助工具准备好。其次,由于课堂上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体验一次商务谈判,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处于观摩状态,这时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宣传端正这部分学生的态度,使他们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此外,教师还应分配每个学生在观摩时的具体任务,要求他们在模拟谈判结束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到模拟谈判中,且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改进。
当然,在跨文化模拟商业谈判的课堂组织工作中,教师还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这样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做到集思广益,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