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肺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同机CT平扫在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核素肺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同机CT平扫(Q-SPECT/CT)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PE)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疑诊肺栓塞的恶性肿瘤患者同日行Q-SPECT/CT及核素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V/Q),比较2种显像方式对该类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34例患者最终诊断为肺栓塞;Q-SPEC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88%及90%,V/Q平面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81%及82%,Q-SPECT/CT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平面显像(P<0.05);Q-SPECT/CT显像诊断肺段病变68个、亚肺段病变89个,V/Q平面显像诊断肺段病变66个、亚肺段病变81个,Q-SPECT/CT显像检出的亚肺段病变明显多于平面显像(P<0.05).结论 Q-SPECT/CT显像比V/Q平面显像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高,能检出更多的亚肺段病变,尤其对于不能有效行肺通气显像的患者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系列的微处理器S3C2410和WinCE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微波热疗仪的控制系统,重点阐述了硬件组成、结构特点以及软件设计方法.该系统集采集、通信、控制、记录等
近年来经皮椎体强化术的应用,为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我院骨科自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对2个以上相邻椎体压缩骨折采用经皮多椎体强化术治疗,随访完整86例,总
目的提高对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pleomorphic hyanilizing angiectatic tumor of soft parts,PHAT)临床、CT和病理表现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右项部软组织PHAT
期刊
隐Markov树(HMT)模型作为一种信号小波变换系数的统计模型较好地刻画了小波变换系数的统计相关性和非高斯性.应用HMT模型进行故障诊断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是HMT模型结构的选
TORCH是一组孕期感染的微生物的缩写,包括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和其他病原体(OTH),是一组引起孕妇宫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TORCH作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和动态CT增强表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术前行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并观察其征象并测量感兴趣区CT值
目的了解株洲市外环境标本中禽流感病毒流行特点和趋势以及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为株洲市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技术监测平台,对2014年-201
笔者从2008年4月1日至2010年4月1日采用柴胡疏肝散合活络效灵丹加减对乳腺增生病合并黄褐斑患者予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诊断在MD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识别小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对所识别的HCC强化特点定量的可行性.方法 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