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随笔,润物无声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eve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每学期的开学初,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师生成功的交流可以拉近双方的情感距离。但由于部分学生习惯于把老师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说教者,甚至是“阶级敌人”,而一些老师碍于“师道尊严”,有时又放不下架子,致使一部分学生不敢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上独立性和闭锁性增强,不愿或不肯轻易与家长和老师交流。这使班级工作很难顺利开展。面对这种情况,我尝试了设立班级日志这种书面交流方式,打消了学生们的许多顾虑,并使我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扉页
   真诚是优美的第一要义,
   宽容是人性的至美境界,
   正义是人格的最佳诠释,
   自信是人生的最大魅力。
   希望同学们:真诚交往,宽容待人,
   正义处事,自信生活。
  ——班主任
  我把班级日志挂在教室黑板旁,这之前我也曾担心根本没人去理会,但我又坚信肯定会有勇敢者。随后我开始了等待……
  
  第一部分:建议篇
  
  建议班里买个水盆
  建议班务时间做眼保健操
  建议黑板报推陈出新
  建议两周换一次座位
  建议买个篮球
   ……
  日志的内容开始增多,虽然都是学生们的建议,但我仍然可以捕捉到他们对新的班集体的热情和关爱。我稍稍放宽了心。但是我并不想让它成为单纯的建议本,我想让它成为我把握学生需求的窗口,通过它可以透视到学生内心的所想所求,“倾听”学生的情绪,从而有针对性地交流。
  我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我们班是文科班,很多学生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才选择的,所以总感觉不自信,偏偏分班后的第一次抽测考试,我们班的成绩又是文班中的倒数第一,茫然和自卑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第二部分:激励篇
  
  我为学生的茫然与自卑感到焦虑,一次主题班会、一次团会……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鼓励我的学生,我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从中选出一篇摘抄在班级日志中,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永远不要自暴自弃,我对他们充满信心和期待。
  人其实就是一部极易失灵的电话,失灵时——断线如珠……其实万丈红尘中总有许多低潮和深谷,它以各种方式存在着,随时都有可能掐断人生的线路。此时,你与鲜花绝缘,与春天绝缘,与幸福和自由绝缘……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与你断了线。这时的你——
  永远不要绝望,不要在内心生锈。断线是试金石,会考验出你生命的耐性和弹性;断线是夜明珠,会破译出你心灵深处最美的密码。
  断线的时候,解剖自己,倾听自己,清洗自己,珍爱自己。等清脆的铃声再度响起,你必定会听到自己畅达的声音。
  ——班主任
  很快,班级日志中有了回应。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老师:
  您好!我曾经失败过,对未来生活也悲观过,我也试图摆脱那种思想,可始终也未打起精神……我知道人不能没有目标,为了梦想要不断拼搏。正如您前面所说的:永远不要绝望,永远不要在内心生锈……我决定从今天起,再一次试图忘记那令我痛苦的失败经历,重新去面对生活。
  ——一部即将响铃的电话
  不要把自己框在小小的格子里,不断抱怨、悲伤,其实这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更大的格局。只要你愿意去追寻,就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成功。
  —— 班主任
  心的交流通过文字在延续:
  我知道前方有惊涛骇浪,但是我不再害怕,因为再黑的夜空也能找到星星的光芒,再深邃的海水也能给我浮力。
  老师,不论是在最痛苦的时候,还是受到再大的挫折,我们都不会再绝望,不会自暴自弃地毁灭自己!
  和您相识就叫做幸福吧。谢谢您相信我们……
  ——× ×
  通过心与心的沟通,我让我的学生们走出了失败的阴影,让他们渐渐地学会了赏识自己,而我也成功地拉开了师生交往的帷幕。
  一切都在有秩序地进行。我也有一段时间没再光顾班级日志,突然再看却发现里面的内容面目皆非:对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乱圈乱点,人身攻击,出言不逊……眨眼间,班级日志成了解决江湖恩怨的角斗场。我深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社会性需求逐渐居主导地位,如:受人尊重、爱与被爱、自我完善等,在各种活动中,如果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不能趋于满足,则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体验,它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班集体要充满活力,必须注意调控班级情绪,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
  
  第三部分:引导篇
  
  于是在我们的班级日志中,我这样写到:
  最近一段时间,通过班级日志的只言片语,发现班上有一股“邪气”,它使本来正常的交流沟通,转瞬间变成了相互诋毁、自我标榜,透着傲慢无礼甚至是轻狂和低俗。我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这就是我们班的文化品位?这就是我们班的交往艺术?这就是我们班的做人原则?……我从心底里真诚呼唤:正直、文明、友善!从这一页开始,希望班级日志从迷途中返航!让高雅的格调、文明的语言、诚恳的建议重新归来。
  ——班主任
  班级日志的内容明显有了改观,有的谈师生间的相互理解,有的讨论看课外书和上网的问题,有的询问学习方法,有一位学生还写了一篇散文《惜缘》: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正在奔跑的青年,我们是组成这个青年的主体,而我们现在正处于十分火热的状态,内心充满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补水了,镇静是最好的降温办法。个性的发挥是要分场合的,在班级中需要共性……我们不要试图掩饰错误,我们只需要真诚地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为了这个“缘”,我们还不足以给自己一个友善相处的理由吗?
  我不太懂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但我却读懂了一个年轻学生的理智和责任。
  学生的各种感受,无论是喜怒哀乐惧,只有都让其顺畅地表露出来,他们才能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和生活。班级日志开辟了一个学生宣泄情感的渠道,在这里,学生通过互助的方法解决自身的情绪问题,拥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第四部分:畅想篇
  
  在高二学期末,恰逢我校高三学生高考之际。学生们对高三生活开始有了认识。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他们毕业了,我们就是高三学生了。你们紧张吗?我有些陌生,还有些畏惧,高三可怕吗?
  另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各位不必紧张,高考只是一次考试而已。还记得高尔基的《海燕》吗,它顽强过,拼搏过,最终用汗水和泪水浇灌了心的海洋,战胜了暴风雨,迎接它的是一片蔚蓝无垠的天空。冲刺吧,为了梦想和信念!
  结束语
  再次翻阅班级日志,恍然觉到这个学期已接近尾声。大家都在谈论高三的生活,既期盼又有紧张和畏惧。高三的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也许人生就是在打拼过程中才能收获许多。
  同时也感到你们长大了许多,少了一些“唇枪舌战”,多了些人生感悟;少了些“相互诋毁”,多了些“热情帮助”;少了些冲动,多了些理性……真的感到我的学生在逐步走向成熟。最初看到许多女孩的倾诉、男孩的“愤慨”之后,有过担忧,不过转瞬即逝,因为我知道,青春的雨季就是这样挥洒的,随着成长,你们会承受住该承受的东西。人生就是一种态度,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
  ——班主任
  一年的班级日志,记录了我们师生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它不仅成功地帮助了我进行班级管理,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我们师生对那些拼搏日子的共同回忆。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编辑/于 洪
其他文献
植物毒素是由植物产生的能引起人和动物疾病的有毒物质。植物毒素的产生主要缘于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和防御机制,即植物抵抗对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反应而产生的代谢物,对某些化学元素的富集机制,以及植物在数亿年的遗传分化中,在各种环境的影响和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生物多样化。植物毒素的概念是MULLER和BORGER于1940年在马铃薯晚疫病研究当中首次提出的,他们发现当马铃薯块茎被一种不
〔关键词〕心理理论;错误信念任务;心理客体;他人行为预测  一、引言  把一幅卡片呈现给一个人,卡片的一边画有一只猫,另一边画着一只狗。让卡片一边对着他,另一边对着别人。要求他回答他和别人各自看到什么。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可是如果幼儿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这种能够意识到别人与自己的观点有可能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
买菜,武汉大学“青椒”终于融入了社区  我的师弟博士毕业后就到武汉大学教书,差不多正好是10个年头。去年,他买了一套小房子,虽然还是单身一人,却也算是开始了新生活:从学校宿舍搬出去,住进了一个商品房小区。  今年春节前,他把父母从福建接到武汉,没想到赶上肺炎疫情。这个春节对他来说一定是最为难忘的,作为大学教授,他每天坚持写“封城日记”,或长或短,记录点点滴滴,也是我们这些同门了解武汉的一个窗口。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关注;肯定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说过: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含义是说,即使有写诗的基础,也不一定会写诗;诗言志,只有有了诗外的功夫,才有源头活水,才有永不枯竭的灵感,诗的意境才会脱颖而出,才能写出好诗。在家庭教育中也包含着相同的道理。  常遇到一些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困惑迷惘的家长,他们为孩子的成长费尽心力,从衣食住行的操劳到喋喋不休的说教,收效甚微;他们希望孩子“品学兼
台湾对中小学辅导教师的培育与任用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过程后,迄今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对师资的培训内容与要求、培训机构、课程设置、学分要求、任用资格与条件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是台湾心理辅导能够被社会认同并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台湾中小学辅导教师的培育    1.台湾中小学辅导师资培训机构概况  和大陆相比,台湾地区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和进修开展得比较早,并深受美国的影响。早在2
提 要:希腊古典时期著名的教育者伊索克拉底在演说辞《海伦》序言中对公元前5世纪的智术师高尔吉亚斯展现出了前后态度不同的评价。一方面,伊索克拉底批评后者围绕某些哲学观念进行空谈,主张修辞学教育必须为城邦利益服务,认为演说辞的创作必须关注相关的重大主题,竭力将自身与智术师群体相区分;另一方面,他又继承了高尔吉亚斯探讨荷马史诗中神话的传统,赞扬后者将古希腊文学传统中的著名人物海伦作为演说的关注对象。在伊
2008年1月19日,华夏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五周年庆典暨华夏学员首次大聚会在北京化工大学科学会堂隆重召开,六百余名经华夏精心培养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济济一堂。心理咨询师国家主管部门劳动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有关领导、心理咨询师职业国家专家组专家、培训师资代表、监狱管理局相关领导等行业代表,各地行业组织领导,以及华夏心理分支机构代表、历届培训班学员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典。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
〔关键词〕阳光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沙盘游戏;团体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分层、逐步、有序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阳光教育是指“让学生生命成长充满阳光,让教师生命充满阳光,让学校内涵发展充满阳光”的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领袖的中国同盟会联合部分立宪人士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当天,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海福州路惠福里宣布成立。  中华书局的创办人陆费逵原是商务印书馆出版部的负责人,他痛恨清廷的专制腐败,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的外围组织日知会,据说日知会的章程就出自他的手笔。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国先后有10多个省区宣布脱离清廷,拥护共和。陆费逵
〔关键词〕多闻多见;善施教化;有教无类   孔子,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终身致力于教育,不忘发愤学习。在数十年的教育和学习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心理学家。苏教版第12册23课《孔子游春》一文,描述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文中不时彰显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多闻多见,丰富心理    现代心理学观点认为,客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