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每学期的开学初,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师生成功的交流可以拉近双方的情感距离。但由于部分学生习惯于把老师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说教者,甚至是“阶级敌人”,而一些老师碍于“师道尊严”,有时又放不下架子,致使一部分学生不敢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上独立性和闭锁性增强,不愿或不肯轻易与家长和老师交流。这使班级工作很难顺利开展。面对这种情况,我尝试了设立班级日志这种书面交流方式,打消了学生们的许多顾虑,并使我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扉页
真诚是优美的第一要义,
宽容是人性的至美境界,
正义是人格的最佳诠释,
自信是人生的最大魅力。
希望同学们:真诚交往,宽容待人,
正义处事,自信生活。
——班主任
我把班级日志挂在教室黑板旁,这之前我也曾担心根本没人去理会,但我又坚信肯定会有勇敢者。随后我开始了等待……
第一部分:建议篇
建议班里买个水盆
建议班务时间做眼保健操
建议黑板报推陈出新
建议两周换一次座位
建议买个篮球
……
日志的内容开始增多,虽然都是学生们的建议,但我仍然可以捕捉到他们对新的班集体的热情和关爱。我稍稍放宽了心。但是我并不想让它成为单纯的建议本,我想让它成为我把握学生需求的窗口,通过它可以透视到学生内心的所想所求,“倾听”学生的情绪,从而有针对性地交流。
我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我们班是文科班,很多学生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才选择的,所以总感觉不自信,偏偏分班后的第一次抽测考试,我们班的成绩又是文班中的倒数第一,茫然和自卑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第二部分:激励篇
我为学生的茫然与自卑感到焦虑,一次主题班会、一次团会……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鼓励我的学生,我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从中选出一篇摘抄在班级日志中,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永远不要自暴自弃,我对他们充满信心和期待。
人其实就是一部极易失灵的电话,失灵时——断线如珠……其实万丈红尘中总有许多低潮和深谷,它以各种方式存在着,随时都有可能掐断人生的线路。此时,你与鲜花绝缘,与春天绝缘,与幸福和自由绝缘……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与你断了线。这时的你——
永远不要绝望,不要在内心生锈。断线是试金石,会考验出你生命的耐性和弹性;断线是夜明珠,会破译出你心灵深处最美的密码。
断线的时候,解剖自己,倾听自己,清洗自己,珍爱自己。等清脆的铃声再度响起,你必定会听到自己畅达的声音。
——班主任
很快,班级日志中有了回应。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老师:
您好!我曾经失败过,对未来生活也悲观过,我也试图摆脱那种思想,可始终也未打起精神……我知道人不能没有目标,为了梦想要不断拼搏。正如您前面所说的:永远不要绝望,永远不要在内心生锈……我决定从今天起,再一次试图忘记那令我痛苦的失败经历,重新去面对生活。
——一部即将响铃的电话
不要把自己框在小小的格子里,不断抱怨、悲伤,其实这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更大的格局。只要你愿意去追寻,就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成功。
—— 班主任
心的交流通过文字在延续:
我知道前方有惊涛骇浪,但是我不再害怕,因为再黑的夜空也能找到星星的光芒,再深邃的海水也能给我浮力。
老师,不论是在最痛苦的时候,还是受到再大的挫折,我们都不会再绝望,不会自暴自弃地毁灭自己!
和您相识就叫做幸福吧。谢谢您相信我们……
——× ×
通过心与心的沟通,我让我的学生们走出了失败的阴影,让他们渐渐地学会了赏识自己,而我也成功地拉开了师生交往的帷幕。
一切都在有秩序地进行。我也有一段时间没再光顾班级日志,突然再看却发现里面的内容面目皆非:对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乱圈乱点,人身攻击,出言不逊……眨眼间,班级日志成了解决江湖恩怨的角斗场。我深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社会性需求逐渐居主导地位,如:受人尊重、爱与被爱、自我完善等,在各种活动中,如果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不能趋于满足,则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体验,它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班集体要充满活力,必须注意调控班级情绪,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
第三部分:引导篇
于是在我们的班级日志中,我这样写到:
最近一段时间,通过班级日志的只言片语,发现班上有一股“邪气”,它使本来正常的交流沟通,转瞬间变成了相互诋毁、自我标榜,透着傲慢无礼甚至是轻狂和低俗。我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这就是我们班的文化品位?这就是我们班的交往艺术?这就是我们班的做人原则?……我从心底里真诚呼唤:正直、文明、友善!从这一页开始,希望班级日志从迷途中返航!让高雅的格调、文明的语言、诚恳的建议重新归来。
——班主任
班级日志的内容明显有了改观,有的谈师生间的相互理解,有的讨论看课外书和上网的问题,有的询问学习方法,有一位学生还写了一篇散文《惜缘》: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正在奔跑的青年,我们是组成这个青年的主体,而我们现在正处于十分火热的状态,内心充满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补水了,镇静是最好的降温办法。个性的发挥是要分场合的,在班级中需要共性……我们不要试图掩饰错误,我们只需要真诚地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为了这个“缘”,我们还不足以给自己一个友善相处的理由吗?
我不太懂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但我却读懂了一个年轻学生的理智和责任。
学生的各种感受,无论是喜怒哀乐惧,只有都让其顺畅地表露出来,他们才能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和生活。班级日志开辟了一个学生宣泄情感的渠道,在这里,学生通过互助的方法解决自身的情绪问题,拥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第四部分:畅想篇
在高二学期末,恰逢我校高三学生高考之际。学生们对高三生活开始有了认识。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他们毕业了,我们就是高三学生了。你们紧张吗?我有些陌生,还有些畏惧,高三可怕吗?
另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各位不必紧张,高考只是一次考试而已。还记得高尔基的《海燕》吗,它顽强过,拼搏过,最终用汗水和泪水浇灌了心的海洋,战胜了暴风雨,迎接它的是一片蔚蓝无垠的天空。冲刺吧,为了梦想和信念!
结束语
再次翻阅班级日志,恍然觉到这个学期已接近尾声。大家都在谈论高三的生活,既期盼又有紧张和畏惧。高三的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也许人生就是在打拼过程中才能收获许多。
同时也感到你们长大了许多,少了一些“唇枪舌战”,多了些人生感悟;少了些“相互诋毁”,多了些“热情帮助”;少了些冲动,多了些理性……真的感到我的学生在逐步走向成熟。最初看到许多女孩的倾诉、男孩的“愤慨”之后,有过担忧,不过转瞬即逝,因为我知道,青春的雨季就是这样挥洒的,随着成长,你们会承受住该承受的东西。人生就是一种态度,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
——班主任
一年的班级日志,记录了我们师生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它不仅成功地帮助了我进行班级管理,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我们师生对那些拼搏日子的共同回忆。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编辑/于 洪
扉页
真诚是优美的第一要义,
宽容是人性的至美境界,
正义是人格的最佳诠释,
自信是人生的最大魅力。
希望同学们:真诚交往,宽容待人,
正义处事,自信生活。
——班主任
我把班级日志挂在教室黑板旁,这之前我也曾担心根本没人去理会,但我又坚信肯定会有勇敢者。随后我开始了等待……
第一部分:建议篇
建议班里买个水盆
建议班务时间做眼保健操
建议黑板报推陈出新
建议两周换一次座位
建议买个篮球
……
日志的内容开始增多,虽然都是学生们的建议,但我仍然可以捕捉到他们对新的班集体的热情和关爱。我稍稍放宽了心。但是我并不想让它成为单纯的建议本,我想让它成为我把握学生需求的窗口,通过它可以透视到学生内心的所想所求,“倾听”学生的情绪,从而有针对性地交流。
我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我们班是文科班,很多学生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才选择的,所以总感觉不自信,偏偏分班后的第一次抽测考试,我们班的成绩又是文班中的倒数第一,茫然和自卑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第二部分:激励篇
我为学生的茫然与自卑感到焦虑,一次主题班会、一次团会……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鼓励我的学生,我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从中选出一篇摘抄在班级日志中,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永远不要自暴自弃,我对他们充满信心和期待。
人其实就是一部极易失灵的电话,失灵时——断线如珠……其实万丈红尘中总有许多低潮和深谷,它以各种方式存在着,随时都有可能掐断人生的线路。此时,你与鲜花绝缘,与春天绝缘,与幸福和自由绝缘……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与你断了线。这时的你——
永远不要绝望,不要在内心生锈。断线是试金石,会考验出你生命的耐性和弹性;断线是夜明珠,会破译出你心灵深处最美的密码。
断线的时候,解剖自己,倾听自己,清洗自己,珍爱自己。等清脆的铃声再度响起,你必定会听到自己畅达的声音。
——班主任
很快,班级日志中有了回应。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老师:
您好!我曾经失败过,对未来生活也悲观过,我也试图摆脱那种思想,可始终也未打起精神……我知道人不能没有目标,为了梦想要不断拼搏。正如您前面所说的:永远不要绝望,永远不要在内心生锈……我决定从今天起,再一次试图忘记那令我痛苦的失败经历,重新去面对生活。
——一部即将响铃的电话
不要把自己框在小小的格子里,不断抱怨、悲伤,其实这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更大的格局。只要你愿意去追寻,就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成功。
—— 班主任
心的交流通过文字在延续:
我知道前方有惊涛骇浪,但是我不再害怕,因为再黑的夜空也能找到星星的光芒,再深邃的海水也能给我浮力。
老师,不论是在最痛苦的时候,还是受到再大的挫折,我们都不会再绝望,不会自暴自弃地毁灭自己!
和您相识就叫做幸福吧。谢谢您相信我们……
——× ×
通过心与心的沟通,我让我的学生们走出了失败的阴影,让他们渐渐地学会了赏识自己,而我也成功地拉开了师生交往的帷幕。
一切都在有秩序地进行。我也有一段时间没再光顾班级日志,突然再看却发现里面的内容面目皆非:对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乱圈乱点,人身攻击,出言不逊……眨眼间,班级日志成了解决江湖恩怨的角斗场。我深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社会性需求逐渐居主导地位,如:受人尊重、爱与被爱、自我完善等,在各种活动中,如果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不能趋于满足,则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体验,它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班集体要充满活力,必须注意调控班级情绪,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
第三部分:引导篇
于是在我们的班级日志中,我这样写到:
最近一段时间,通过班级日志的只言片语,发现班上有一股“邪气”,它使本来正常的交流沟通,转瞬间变成了相互诋毁、自我标榜,透着傲慢无礼甚至是轻狂和低俗。我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这就是我们班的文化品位?这就是我们班的交往艺术?这就是我们班的做人原则?……我从心底里真诚呼唤:正直、文明、友善!从这一页开始,希望班级日志从迷途中返航!让高雅的格调、文明的语言、诚恳的建议重新归来。
——班主任
班级日志的内容明显有了改观,有的谈师生间的相互理解,有的讨论看课外书和上网的问题,有的询问学习方法,有一位学生还写了一篇散文《惜缘》: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正在奔跑的青年,我们是组成这个青年的主体,而我们现在正处于十分火热的状态,内心充满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补水了,镇静是最好的降温办法。个性的发挥是要分场合的,在班级中需要共性……我们不要试图掩饰错误,我们只需要真诚地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为了这个“缘”,我们还不足以给自己一个友善相处的理由吗?
我不太懂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但我却读懂了一个年轻学生的理智和责任。
学生的各种感受,无论是喜怒哀乐惧,只有都让其顺畅地表露出来,他们才能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和生活。班级日志开辟了一个学生宣泄情感的渠道,在这里,学生通过互助的方法解决自身的情绪问题,拥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第四部分:畅想篇
在高二学期末,恰逢我校高三学生高考之际。学生们对高三生活开始有了认识。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他们毕业了,我们就是高三学生了。你们紧张吗?我有些陌生,还有些畏惧,高三可怕吗?
另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各位不必紧张,高考只是一次考试而已。还记得高尔基的《海燕》吗,它顽强过,拼搏过,最终用汗水和泪水浇灌了心的海洋,战胜了暴风雨,迎接它的是一片蔚蓝无垠的天空。冲刺吧,为了梦想和信念!
结束语
再次翻阅班级日志,恍然觉到这个学期已接近尾声。大家都在谈论高三的生活,既期盼又有紧张和畏惧。高三的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也许人生就是在打拼过程中才能收获许多。
同时也感到你们长大了许多,少了一些“唇枪舌战”,多了些人生感悟;少了些“相互诋毁”,多了些“热情帮助”;少了些冲动,多了些理性……真的感到我的学生在逐步走向成熟。最初看到许多女孩的倾诉、男孩的“愤慨”之后,有过担忧,不过转瞬即逝,因为我知道,青春的雨季就是这样挥洒的,随着成长,你们会承受住该承受的东西。人生就是一种态度,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
——班主任
一年的班级日志,记录了我们师生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它不仅成功地帮助了我进行班级管理,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我们师生对那些拼搏日子的共同回忆。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