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观课策略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观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9—0065—01
  一、观课的视角:观“教”还是观“学”
  观课的视角不同,可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比如说,坐在前面的观察者因为视野所及而只能看到教师“表演”良好,或许会对课堂赞美有加;坐在后面的观察者因为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而看到许多学生的不良课堂状态,从而对课堂大张挞伐。
  根据有效教学理论,评价课堂成败的关键,不是观察教师讲了什么、讲了多少,而是观察学生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新课程理念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说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上,就是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要根据学生的要求来确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经过学生的实践检验,再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加以调节和整合。因此,以学生定教才是一切教学工作的中心。退一步说,即使是观察教师的教,还是要以学生的学为风向标。
  二、观课的角色:做“先生”还是做“学生”
  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观课是为了学习别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既要进入“教师”角色,又要进入“学生”角色,用学生的眼光观察课堂。
  作为教师角色时,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在观察活动开始前要了解被观察者上什么课堂内容,自己先熟悉一下教材,并试想一下如果让自己上本节课,会怎样去设计教学流程。这样进入观察者的角色时,集中精力研究别人怎么讲课,根据被观察者上课的内容和进程,才能使自己处于教的情境中,使自己进入模拟上课教师的角色。
  作为学生角色时,由于教师的认知能力、经验水平和思维状态与学生有太多的不同之处,所以观察者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按学生水平,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里。一边听课,一边想,如果自己是学生,能听懂,会做题吗?如果不会,将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如果会了,将怎样深入挖掘和探究,从而了解到教师这样教学是否符合学生实情,是否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观察者毕竟不是学生,所以还要兼顾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三、观课的视点:观“名胜”还是观“死角”
  我们习惯于打磨优质课:为完成开课任务,我们往往追求一节“完美”的课,教师上课如流水线一般酣畅淋漓,妙语连珠,学生群情激昂,问题一经提出,全班学生举手,特别是教学观摩时,更希望观者看到的是风景旖旎的“名胜”。但是观课行为强调关注常态课,让课堂教学回归真实,更贴近原生态。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呈现出原汁原味、多姿多彩的一面。
  从目前课改的实际出发,我们更提倡在一般或较差的班级中举办观课活动。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我们更希望看到“角落”,甚至是“死角”。这样做,更有利于帮助教师从多维度观察、分析,找出成功的地方和存在的死角,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并综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怎样针对学情来设计组织教学,改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
  四、观课的评价:呵护“尖尖角”还是拥有“多元角”
  一般意义上的好教师,是教学能力强、教学成绩突出的教育工作者。“教师专业能力”常常是教师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能力的代名词,“优质课堂”则演变为高容量课堂教学设计的代名词。这样的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舞台上的主角;这样的学生,作为具有强大应试能力的高手,是学校品牌的强势主打力量,小荷的“尖尖角”;这样的师生“黄金搭档”,是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好望角”。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你把学校所学的书本上的一切都忘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剩下的是什么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一个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这和以前教育界提倡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明显的差异,过去我们强调学生的智育,而今天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更侧重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观课时,更要重视教师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态度的协调,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点拨。
  观课的目的是要学会分享成功者的智慧。诚然,每一节成功的课都可以找出它的缺陷,每一节失败的课也能找出其闪光点,如果怀着这样的心境来进行观课,那么观课的良性互动模式就产生了。我们坚信观课这种务实的教育科研,真正把教室当作实验室一样的教育科研,必然会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会提升教师真正的专业水平。
  编辑:郭裕嘉
其他文献
戴彦德: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全国能标委能源管理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科协委员,中国
我喜欢人来人往的大都市,但更喜欢恬淡静谧的家乡。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新课标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课堂讨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较大限度地参与其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对激发他们的兴趣、发展思维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把握讨论的契机是开展课堂讨论的保证之一。    一、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讨论的契机  
当前,中小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着实让人眼花缭乱: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消费教育、创业教育、理财教育等等。诚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
本报讯近日,省国土资源厅检查组深入肇东、安达、海伦和绥化市北林区开展房地产开发和住宅用地合同专项检查。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10月对46例老年不稳定股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开通后,已有多个'迫不及待'的咨询求助电话涌向12355专线,在2小时规定时间内,4条线路始终处于忙碌状态,分别接听了30多个电话,其中
2017年,我局认真落实省厅各项工作部署,突出做好服务保障,致力提升服务质量,下大力气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当好公仆。
党的十九大是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地质工作实际,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对做好新时代地质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3-0058-01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创造了新的空间。但是,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些教师由于观念、认识的影响和制约,在运用多媒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