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髂骨取骨并发症探讨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p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脊柱融合术后髂骨取骨并发症情况及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脊柱融合手术行髂骨取骨的56例患者.采用Skaggs问卷及Schwartz提供的髂骨取骨并发症问卷对患者髂骨区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患者术后半年时的躯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应用脊柱功能障碍指数(ODI或NDI)量表对患者脊柱术后半年日常生活情况进行评价.采用两独立样本的 t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取骨区疼痛与患者脊柱术后躯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关系.结果56例患者均随访术后半年时的情况,有12例(21.4%)术后半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7例(12.5%)轻度并发症,5例(8.9%)为中度并发症,未出现重度并发症患者.11例(19.6%)患者出现髂骨取骨区的疼痛,视觉疼痛评分(VAS)为2.7分(1~6分).有3例(5.4%)患者髂骨取骨区有麻木感.1例(1.8%)患者取骨区切口瘢痕不满意.没有发生切口感染、骨盆骨折等其他并发症.取骨区疼痛作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与脊柱术后躯体健康评分和脊柱功能障碍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任氏传》是唐传奇中颇为出色的一篇,女妖任氏更是集美貌与智慧、情深与义重于一身,是唐传奇中最有光彩的女性形象之一。
“狐”意象在文章中的应用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在历史的长河里,它所隐喻的含义却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文人处境入手,探讨“狐”在明清小说中的形象特征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一直都被人们所研究和喜爱。在鲁迅的作品中,一直鲜明地显现着江浙地域文化的显著特点。绍兴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鲁迅文学作品
李白诗中“酒”所蕴含的情意丰富,以四首李白诗为例,分析了诗歌借酒表达的朋友之情、孤独之感等个体生活之情和希望之情、无望之情等家国事业之情。
深入老舍的话剧创作历程,会发现老舍的话剧以其鲜明的中国人的生活味道显现出独特的美学意蕴和艺术风格,在中国话剧史上确立了他独一无二的地位。老舍对话剧中国化的进程做出了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是美国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当代男女的两性关系,家庭生活,婚姻,伦理等。《廊桥遗梦》是他的代表作,一段凄美感伤的爱情,突显了现实社会中爱情与伦理道德
法国大作家雨果在其《克伦威尔序言》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他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正是用这一原则的典范作品。不同的人物,有着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形成了对照。
晚唐社会有一些弃妇,她们的丈夫或游宦、或游学、或经商,将她们抛弃,通过对这些弃妇诗篇的解读,反映出到时妇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年华易老的情愫,传递出落寞孤寂的心理特征,为后人了
秦观是元祐词人群的一个重要代表。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秦观以丰富多彩的创作心态创作了风格多样的词作。本文通过对秦观词作的解读,分析秦观词的创作心态,探究这些创作心态的成因
东野圭吾是近年来日本有名的推理小说作家。其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是被誉为是东野圭吾重理性和重情性完美结合的一部推理小说。但是作为推理小说,其中的情感因素并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