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谈书录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eam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对于读书,您有什么主张?
  韩少功:把书籍当作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一种常用的比喻。
  谁都知道饮食须讲卫生,但摄入精神粮食是否也有类似的道理?如果片面理解“开卷有益”“知识改变命运”一类励志格言,一味地读读读,不分缓急主次,不分清浊良莠,会不会也读出精神上的“肥胖症”“冠心病”“半身不遂”?
  对身体关切得无微不至,对心理的健康却马虎潦草——这显然没道理。也许,有关部门早该联合组建一个“阅读卫生委员会”,设立学科,分派课题,召集专家,深入研究,广泛宣传,为大众颁布相关的卫生标准。
  那么您的建议是什么?
  韩少功:比方说,有几条至少是不该漏掉的:
  不暴食。人不可饮食过量,阅读的节奏和规模也须保持在合理范围。身处一个知识爆炸和信息过剩的时代,遍读天下书,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刷屏刷到手抽筋,翻书翻到两眼黑,倒容易读坏胃口,读乱心智。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学”要与“思”两相匹配,若不给“思”留下足够的时间和脑容量,“学”便可能沦为一知半解,生吞活剥,杂乱无序,甚至严重消化不良。这种激进阅读不把自己读成一个庞杂信息的垃圾桶,恐怕也难。
  不偏食。人需要营养均衡,其阅读面也应合理分布。专业知识太窄,心理自闭多见,如此等等,与当下很多人的阅读范围褊狭经常互为因果。相反,让阅读跨专业(理科生读一点文科书籍,反之亦然)、跨年龄(老年人读一点青年读物,反之亦然)、跨立场(激进派读一点保守派作品,反之亦然)、跨文化(基督徒读一点儒家经典,反之亦然)……来一点多元互补和远亲杂交,必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健全心智,快乐人生。知识从来是一个共生互联系统,从来就是在不同知识的比较、砥砺、融合、激发、交锋中成长。知识食谱太偏,永远只读那些对口味、无难度、增虚荣、迎合一己之好的东西,肯定会把自己读成营养不良的一根病秧子。
  不错食。任凭娃娃们接触暴力、色情的读物,肯定是一种心理上的“病从口入”。长时间泡在快餐文化里,也无异于把零食当主食,伏下重大的健康隐患。在人生经验缺失或错配的情况下,年幼者读《红楼梦》是石上种豆,打拼者读《五灯会元》是缘木求鱼,消沉者读虚无主义是雪上加霜,浅学者读后现代主义是饮鸩止渴……垃圾读物暂且放下不提,即便是那些富营养食品,其实也都有风险,一旦缺乏相应的接受条件(阅历、心态、基础知识、实用需求等),就如浓甜之于高血糖,肥腻之于高血脂,再好的东西也可能成为毒药。在这里,治病并不都是“大方子”就好,读书也不都是大部头、大品牌、大偶像就好。多一点因地制宜,多一点循序渐进,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多运动,促消化。书本并不等于知识。知识更不等于能力。以文字记录前人实践经验诚然是人类一大优势,但把学历和文凭看作高智能招牌,却是很多现代人对教育的严重误解。读书充其量只是一种“半教育”。因为任何书本都只是对知识的一种简化描述,以其复制知识尚有七折八扣,那么激活知识和创造知识,作为教育更重要的功能,就更谈不上。王阳明说过:“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这话的意思是,读书的成功不在于学舌,而在于有为;不在于照搬前人结论,而在于探知前人的得失过程和操作智慧,从中汲取创造性能量,进而推动自己在新条件、新问题、新任务情况下的“知行合一”。否则,新闻学博士没当过记者,战役学博士没打过仗,政治学博士没当过官也没造过反,工商学院MBA高才生从未在市场上自力更生地做好过一单业务……他们的高头讲章如何能让人放心?这样的教育会不会误人子弟祸国殃民?显而易见,完善的教育,成功的读书,其实须延伸到摸爬滚打上天入地的相关实践中去,延伸到活学活用的一辈子中去,把“读”的过程变成一个“做”的过程。这就像一个健康人总是要靠运动、劳动、行动来增强胃动力,把食物输入最终转化成自己的心灵手巧和身强力壮。

第二部分


  您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哪些作家的作品对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您关注的中外当代作家有哪些?您特别看重的现当代文学中的作品有哪些?
  韩少功:我是个“杂食类”动物,阅读口味很宽,有时候左读理论右读诗,虽然不一定写理论和写诗。也许有点职业性习惯,我喜欢在知其长时也知其短。好作家大多不是全能冠军。我们不必用托尔斯泰的标准要求卡夫卡,也不必用佩索阿的尺度衡量博尔赫斯。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都是好老师。我最乐意在书中读出实际生活,读出人。比如说田园诗派里,谢灵运的名头很大,但他那些优雅和华美都像是在度假村里写出来的,太多小资味。杜甫就不一样了,“盥濯息檐下”——收工后在屋檐下洗手洗脚,这种细节不是亲身经历如何写得出來?“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里面都有人,有鲜活的生活质感,是用生命写出来的。我喜欢这种质朴但结结实实的感动。
  能谈谈哪些作家对您的影响比较大?
  韩少功:作家读书就像吃饭,吃下了很多作品,具体说哪一些鱼肉长了我的哪一个器官,哪一些蔬菜长了我的哪一骨头,真是不容易说清。就算有人说清了,你能相信?就中国现代文学而言,两类作家我都喜欢,像沈从文、孙犁这样诗性的作家,还有赵树理、老舍那些地方性很强、泥土气息较浓,吸收民间文化的,我也很喜欢。就像文人画和民间画,我都乐意欣赏。至于外国作家,早先读契诃夫和托尔斯泰,后来读海明威、卡夫卡、君特·格拉斯,可能都受到一定影响。
  我还喜欢读科普读物,读历史和哲学。有个罗马尼亚裔作家说过,只读诗歌的诗人一定是三流诗人,一个只读哲学的哲学家一定是三流哲学家。有时候一本地理学著作或一本生物学著作,可能对我们的启发性更强。这个道理是对的。
  您认为哪部小说堪称伟大吗?
  韩少功:就像我们很难说哪一件衣服最重要,因为从幼年到中年,从春天到冬天,我需要的并不一样。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海明威、卡夫卡、苏轼、曹雪芹、鲁迅等等,都曾让我非常兴奋。但我没法在他们之间比较出一个“最好”来,没有一成不变的结论。
  您希望做一个怎样的人?作家、思想家、翻译家,您最看重什么?
  韩少功:我最想做一个快乐的人。作家不必被写作异化,不必把写生活置于生活本身之上。有些人天生就是一个大作家模样,一辈子就是想奔某个文学高峰,倒是把自己的生活搞得比较病态。还有的人老是惦记着历史地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注意,好像那些都是要进历史大事记的,把自己的日记、手稿、通信精心保存,只等着送博物馆了。这样的作家是作茧自缚。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人。我觉得作家首先是人,人的概念要优于作家的概念。第一是做人,第二或者第三才是当作家。
其他文献
一九九六年的春天来得有点晚,但对已三十六岁的福喜来说,如果生命也分春夏秋冬的话,他已经是“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了。  中年在即,仍是光棍一条,这让福大妈的川字眉,越来越深了。  福喜兄弟二人,哥哥福财的一张嘴,死人能让他说活了,从来说得多,做得少,说得漂亮,做得相反。他总说他生错了时代,若是战国时期,那也是苏秦一般的说客。福喜天性老实,不善言辞,只知埋头苦干。兄弟二人很好地诠释了那句 “龙生九子
期刊
烈日当空  父亲埋头在稻田里  弓着背,在里面除草  汗水湿透了衣背  我看到他流汗的样子  仿佛舌头尝到了盐味  苦里带咸  父親没有吱声  继续埋头除草  已远远把我抛在脑后  我始终在田里追赶  尽管父亲已去世多年  可他的稻田还在  那些野草野根还在  又逢夏季  我在稻田里感觉累了  便坐在父亲的坟边乘凉  暖风吹过,坟头上满是青草  它们仿佛在交头接耳  议论着父亲的背影  父亲说,田
期刊
此季  梅雨连绵不断  每夜听见不同的声音  雨声、蛙声、蛐蛐高低不分的喇叭声  它们从来没畏惧犬吠  那夜夜  灯下伏笔写文的人  心思缜密,此时也探出头  望向窗外剪下梦幻翅膀的远方  把来龙去脉的触须  看得清清楚楚  树影、墨色的天空、隐隐的星辰  信手拈来的云朵  都倾倒在黎明铺开的白纸上八月,最美的画  又迎来八月  太阳花在花坛里,  眨着星星般眼睛,  小池里蓝色妖姬及睡莲,  此
期刊
在秋风惭起的日子  蝉声嘶哑而不舍  去了,该去了  它曾看着怀春的花姑娘  一个个都有了结果  青皮西瓜,紫葡萄  酸酸甜甜,一串串打成包  一世聰明的蝉  它在叹息带不走  惟痴痴地唱,去了,该去了  是的,我也该回去了  回到田野去  让自己站成一个稻草人  守望着金色的秋天  向稻谷学习鞠躬  越成熟越谦虚的模样
期刊
蚕吐着真丝  運气好的话,破茧成蛾  运气差时,真丝留下,肉身无存  变成白蛾的蚕其实活不久  她有一肚子的卵需要安置  飞翔只是美丽的梦想  蚕吐真丝不是为死  而是为生  为这个种族续存  可真丝,往往要了她的命
期刊
那个瞬间留下还是转身  微笑还是哭泣,还是  忽然抱抱你  露珠摇摇倾心  第一抹朝霞是无数花开  一天刚刚开始  我从昨夜的梦中赶来  地面上纷沓的脚步声  和昨天一样  只有道路的方向不一样  目的地的距离不一样  忽然想把你的盡头  攥在手里,再慢慢放长晚风  摘一颗星星别在胸襟  往事牡荆花一样边开边谢  晚风正吹拂着水面  有什么不平静了  一片叶子  追逐着另一片叶子  夜色还没有抒情
期刊
父亲天马行空式的转行  父亲一向健康强壮,我没参加工作前家里开支全靠他赚取,地里活不能干就半路学起木匠、泥瓦匠、酿酒,心灵手巧的他学什么都快,一学就会。我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母亲长舒一口气说,这下好了,你爸也能松口气了。这些年确实不易,供我上学不算,还盖起现在居住的房子。  原先住的窑洞由于时间久,下雨就掉碎末,天晴后请村里最有学问的智尚先生看过,他给出建议,尽早搬离,遇上过大的风雨雷电,窑洞就会支
期刊
对海的向往,从来比爱情更远。  入住的旅店常常临海,所以窗下即是海滩。晴雨不同,风光不一。  夜间的沙滩风很大,沙子细软,浪花拍岸的声音与风声相和,此起彼伏,仿若遥远的絮语。我们站着不说话,并肩听潮声涨落,思念浪另一岸的某某。清晨的海是小渔村风景的一部分,未见波光粼粼,只像一张老旧的相片,也似一纸泛黄的信笺,角角落落里都是时光遗落的温度。安静,不言语,暖黄入心。  南方的村镇与内陆差异很大,小渔村
期刊
午后至黄昏,奶奶会等我玩累了回家  她倚着门瞌睡着  烟草从蓝布围裙中散了下来  黄狗轻轻地吠叫几声,见是我  使劲摇着尾,我也鼓着劲  走在前头,反手帮奶奶抬着春凳  她一个人已经搬不了了  手臂上凸顯的筋像七月的藤  好了,好了,就放在门口  奶奶转身会去池边打来水,洒一地  地上就立刻扬起轻尘  我有时会去寻找蒲扇,猛扇地上的泥灰  奶奶就像在雾中一样,渐渐消失  奶奶是在多年以后的七月消失
期刊
夕阳竭力而行  一只白鹭从小河中去追  河水,没来由地兴奋  在岸边杨柳的眼里  微醺的风  常常端着小河  与落日碰杯  在岸边的步道上  为防止脚步声和阳光一起倾斜  我把自己靠岸挪了一挪  那里正好有落葉  让秋天有了温暖的轮廓  我知道,我和白鹭身在其中  是跟着一阵风过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