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外周血管钙化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z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外周血管钙化的特点,并探讨血管钙化与临床相关因索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时留取尿毒症患者桡动脉0.5~1.0 cm,共43例.应用茜索红染色观察血管钙化情况.记录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结果 43例患者中有10例(23.3%)发生程度不同的血管钙化,均位于血管中膜.根据组织钙化积分将患者分为重度钙化组、轻中度钙化组与无钙化组.重度钙化组与轻中度钙化组血磷、钙磷乘积、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较无钙化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钙化组透析时间较无钙化组明显延长.相关性分析显示,组织钙化积分与血磷、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透析时间及钙磷乘积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尿毒症患者外周血管钙化发生在中膜,血磷、钙磷乘积、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透析时间可能是发生血管钙化的非传统性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王骏主任和熊雪峰主任主编的《医学影像技师考试一本通》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员提供了一本良好的考试类的参考书。此著作内容全面,方便实用,可供广大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观察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面积的大小及其在心动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评价房间隔缺损的面积变化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RT
目的 探讨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血运重建(CRV)术前、术后的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 20例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2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利用标准同步12导联心电图,对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QTd及QTcd进行测量计算.结果 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行PCI治疗与CAB
问题的提出湘北地区自70年代初引进甘蔗栽培以来,旱地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旱地作物高产、耐肥品种的广泛推广和氮、磷施用水平大幅度的增加,蔗农忽视钾、硅肥的施用。据资料
目的探讨心脏瓣环钙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8例瓣环钙化患者和72例无瓣环钙化患者(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二尖瓣环钙化(MAC)组和主动脉瓣环钙化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心肺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心肺功能不全女性患者40例行噻托溴铵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及外周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病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以脑脊液涂片或培养发现新型隐球菌为诊断依据,回顾性调查65例使用两性霉素B(AMB)和5-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1周以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并对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5例均发生一起或多起不良事件,其中以神经精神系统受损表现最常见,包括视力下降、失明、眼内出血、瞳孔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