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青海“外星人遗址”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_landico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关青海存在“外星人遗址”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笔者对此有一点看法,公诸于众,供大家研讨。
  第一,我绝不认为那是所谓史前文明的遗址,因为那些铁制品绝不会在柴达木的盐碱土壤上存留若干万年。要知道,所谓史前文明即使存在,也至少应是几万年乃至更早以前的事。而铁在露天环境中的氧化速度,比这要快得多。
  第二,所谓外星人的遗址,可能性也不大。因为目前在全世界,尽管人们对外星人的话题炒得沸沸扬扬,但还未真正发现一例外星人存在或光临地球的实证。难道外星人偏偏对中国西部的柴达木情有独钟,并且仅在此一地留下遗址?他们是无意中留下痕迹,还是有意识让地球人去考证?这两种假设似乎都不可能成立。
  笔者的看法是:
  20世纪30年代末,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封锁了中国的海上通道,使中国在当时最需要石油的时候,切断了石油的进口。由于战争需要,当时国民政府曾组织了一批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西北腹地寻找石油,这批人当时曾到达青海、甘肃等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打井勘探,后来终于在甘肃玉门一带找到了油矿。对此,有关史料曾有记载。
  笔者据此推测,当年的找矿者可能到达过该遗址,并在那里竖起井架,开钻勘探。后来由于在玉门找到了石油,这些人便撤离了。由于某种原因,比如交通运输不便或新矿区急需技术人员等,他们来不及拆下井架,便匆忙起身。而留下的井架经长年日晒风吹,便倒塌了,其基座部分残留,因对风沙有一定阻挡作用,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座大沙包。
  至于洞穴,可能是由于残留基座井架的支撑作用,中间形成空洞,又由于风蚀作用,洞被吹开,便形成了今天的模样,以至于那些铁管状物好像是插进了砂岩里一般。
  至于通往托素湖里的铁管之类,一定是在钻探中需要水源而架设的。当时的钻机和水泵之类器材,可能比较昂贵,也易于运走,而被撤离人员带走了。此后,由于长年战乱和时代变迁,此事便被后人遗忘了。
  至于近年送往锡铁山的化验样品,可能由于该矿设备条件的不足,才使得样品中有些成分不能确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上述推测成立,那么,此遗址不过距今60年余。由于当时冶铁技术限制,铁质不纯,此地太阳紫外线强烈,风蚀现象严重,加之当地属高盐碱化土壤,又靠近湖泊,空气湿度相对较大等,使一堆本来就陈旧的铁器(当时中国用的都属国外陈旧设备),今天看上去,似乎年代十分久远。那么,它被人疑为外星人遗址,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看法,纯属个人推测,望关注此事的人士再加琢磨。
其他文献
本文在心理学的动机研究与个体的社会心理研究两个角度对经济人假设的心理基础进行了分析.本文在探讨经济人假设的方法论问题时,以经济学的科学性问题、经济学内部的一致性问
与常规层合板相比,变刚度层合板的制造、有限元建模分析和铺层设计有其特殊之处。首先对设计时需考虑的制造因素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变刚度层合板的铺层设计要求。然后给出了变
应用Moria旋转式角膜板层刀及固体激光手术系统对269例(508只眼)近视~3.50D~-16.00D的患者进行LASIK治疗.术中,角膜瓣蒂位置留在鼻上方有295眼,留在上方213眼.上刀顺序按先上刀
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诺的基础上采取实质性行动,而食品生产将是采取行动的重要领域。内蒙古地处我国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广泛应用,电视设备正逐步走向系统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广播电视提高播出质量提
基于IP(Intellectual Property)模块的SoC(片上系统)设计使当今的集成电路设计业变得错综复杂.一个值得警觉的议题是芯片生产厂商的IP策略:如何尽快提高IP交易和可复用设计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产业的发展格局除了产业结构历史的演进约束,还更多地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如何评价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素质,在新的环境下寻找提升产业竞
无线通信对器件射频性能的需求永无止境,因此对GaAs产品的需求在加速增长。新型智能手机和WLAN设备所传输的射频内容是前一代2G和3G设备的2倍~4倍。当通信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
本文从节目传送需求出发,根据系统设计原则,阐述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媒体中心有线数字电视专网设计思路。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理论核心更多地来自于社会实践。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虽然可以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到区位理论,但是区域经济学的价值内核更多地源于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