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质对儿童风湿病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d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风湿病的特点是病程长、多系统累及,有一定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预后差,需要长期的治疗和随访.目前认为很多因素对儿童风湿病发病产生影响,其中特应质对儿童风湿病的影响颇有争议.既往认为Th1介导的风湿性疾病和Th2介导的特应质在发病机制上有相互拮抗作用,也有学者认为二者共存可以互相平衡,减轻病情.但近期发现,合并特应质对风湿病患儿病情产生不利影响,表现为病情相对较重、易反复,病程迁延不愈,预后欠佳.目前通过研究发现特应质对儿童风湿病的影响机制中可能包含着复杂的免疫调控网络,不能仅仅用Th1/Th2平衡失调来解释其发病机制,而Th17、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等亦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拟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就特应质对儿童风湿病的免疫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分析儿童一过性意识丧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的基础疾病谱.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9年8月至2013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四地儿科晕厥门诊就诊或住院的1203例TLOC患儿,其中男559例,女644例,年龄2~18岁,平均(11.5±3.2)岁,从病因学角度分析,得出儿童晕厥的基础疾病谱.结果 1203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机体对神经元抗原成分的异常免疫反应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倒退,癫(痫)发作和行为障碍.在病因不清的快速进展性认知异常和行为障碍中,自身免疫性脑炎作为可治疗的疾病,可能占重要位置.该文简介了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目前,早产儿视网膜病仍是儿童致盲和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它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疾病,除了早产、低体重及吸氧等原因,该病也存在遗传易患性,并有大量的基因参与其发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能深入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病机制,为防治该病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低下及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均为导致患儿短肢型身材矮小的遗传性骨骼系统疾病,三者的临床特征接近,临床上易混淆.近年来三种疾病的基因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同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三种疾病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该文将对这三种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鉴别、基因分析、生长激素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目的 观察弱酸性艳红B溶液的辐射脱色剂量学效应.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弱酸性艳红B溶液,以γ射线进行0~2000Gy的梯度剂量照射,分别用计算机色度分析技术测定、记录其三基色色度值变化,进行数据处理、绘图分析,并确定实验浓度,继续观察实验样本受温度和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随着试剂浓度及照射剂量的变化,三基色色度值出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其中红色和绿色色度值旱明确的此消彼长关系,蓝色色度变化小明显.室温环境
目的 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部高分辨率CT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2010年1~l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呼吸科住院的66例临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血清学及咽拭子DNA符合支原体感染),对肺部CT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其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年龄7岁).结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最常见的肺高分辨率CT改变
高IgM综合征(hyper IgM syndrome,HIGM)是一组由单基因突变导致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重组缺陷,伴或不伴体细胞高频突变缺陷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两大类:CD40信号传导通路异常导致联合免疫缺陷;B细胞内在缺陷导致单纯的体液免疫缺陷.近年来关于HIGM发病机制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该文就HIGM分子学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目的 比较病毒性脑炎患儿不同时期脑脊液中Caveolin-1、IL-1β、VEGF水平的差异,探讨Caveolin-1、IL-1β、VEGF在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评估其对病毒性脑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病例来自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2科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5例,急性期54例,恢复期11例;按临床表现又分为轻度组40例及重度组25例
乏氧是导致放、化疗失败原因之一,活体探知葡萄糖和乏氧代谢空间分布,有助于修订放疗计划以提高治疗效果、早期评估患者放化疗疗效和预后.~(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沉积主要依赖血流供应,与细胞摄取率关系较弱,且仅反映肿瘤细胞膜葡萄糖通量大小,无法区分有氧代谢、细胞增殖旺盛组织和乏氧组织.临床经验提示,~(18)F-FDG综合反映肿瘤恶性程度,且葡萄糖代谢和乏氧代谢空间分布差异大者肿
目的 探讨婴幼儿喘息严重度与手足口病(HFMD)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呼吸科有建档资料的婴幼儿喘息合并HFMD的病例,依据HFMD感染病原,分为肠道病毒71型(EV71组)30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组)30例为对照组;按喘息严重度将病例分为间歇状态和轻度持续组(A组)、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组(B组),按HFMD严重度分为普通病例组、重症病例组.对EV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