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太空环境会使药物失效速度加快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bo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正在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宇航员可能无法用扑热息痛治疗头痛,或者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该研究发现,这些药物在外太空会失去药效的速度更快。
  美国宇航局约翰逊宇航中心实施了这项研究,据它说,重力变得更小和更高的放射量等远离地球的特殊环境,可能是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在地球上,药物经过特殊设计,可以从生产之日起一直保存好几年。不过它们需要储存在特殊环境下才能继续保持药效,例如避开阳光直射和必须放置在凉爽、干燥的环境里。
  这项研究的论文作者表示,更长时间的太空任务增加了宇航员的服药需求。因此他们对放射物、振动、失重状态、富含二氧化碳,以及湿度和温度的巨大变化等独一无二的太空环境进行了研究,看一看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药效。35种不同药物被装成4箱,送上国际空间站。另有4箱相同药物存放在约翰逊宇航中心的受控环境下。送上空间站的药物在太空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同,其中一部分在太空停留了13天,另一部分在太空呆了28个月,然后被送回地球。
  该研究报告总结说:“在太空停留一段时间后,多种药物的药效降低,与地球环境相比,在太空储存一段时间后,有更多种药物的药效降至无法达到美国药典要求的药效水平。太空飞行中,药物的药效在保质期内大幅降低的事实表明,飞船里的独特储存环境可能影响了进入太空的药物的药效稳定性。”
  
  (新浪科技)
其他文献
本文所称的超范围修改是指,专利申请人在提出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以后,对专利文件的修改超出其提出专利申请时提交的原说明书(包括附图)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按照中国
期刊
近年来,DNA疫苗的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迅速发展。在这种新型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前,必须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本文对该疫苗接种后能否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
继2001年10月2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於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之后,中国国务院最近也对《商标法实施细则》进行了修改,修改后改称《商标法实施条例》
期刊
目的建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荧光PCR(FQ-PCR)检测方法,并确定其最低检出限。方法针对hRSVN基因相对高度保守的序列,采用引物和探针设计软件PrimerExpressv2.0,设计1对特异性
目的应用鸡胚细胞制备17D黄热疫苗。方法细胞与病毒同时接种,选择病毒增殖的适宜条件,收获病毒液,加入稳定剂,制备成冻干鸡胚细胞黄热疫苗,并进行鉴别试验、病毒滴定和疫苗保
人防御素是人体内产生的一类小分子短肽,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和独特的作用机理,不易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本文综述了10种人防御素的组成、抗菌活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
患者女性46岁。以跌落伤致骨盆、髋部畸形。肿痛,功能障碍,左下肢麻木,排尿障碍4小时入院。体检:神志淡漠。血压测不到,P128次/分,R30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肺(-)。下
期刊
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在美频频遭到专利侵权的指控和调查。为了使中国企业了解复杂的美国专利诉讼程序。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两位美国资深法官-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雷德法官
本文通过对15.7万载重吨(157K DWT CRUDE OIL TANKER)的实例,着重阐述轮机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船舶的空船重量,以实现精益生产方式要求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