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段语文创新作业设计谈

来源 :内蒙古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19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作业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只是引领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知识的一种手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也就是说,以完成作业为契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愈加透彻,对于相关知识的运用会更加熟练,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益由量变发展为质变,同时也起到反馈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一2008年8月3日,197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去世。为此,我国的报纸杂志发表了不少文章:《俄罗斯座标上的雕像》《俄罗斯为什么会诞生索尔仁尼琴?》《俄罗斯知
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粮食生产主体的生产效率,是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生产效率理论的产生发展、生产效率的测算方法、粮食生产主体的生产效率、宏观微观方
德国《明镜》周刊2007年第30期(7月23日出版)以《用血书写成的》为题发表了原苏联著名持不同政见者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的访谈记录。索尔仁尼琴谈到他对苏联历史
如何处置索尔仁尼琴?──1974年1月7日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工作记录(摘要)陈文圭译会议由勃列日涅夫同志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以下同志:安德罗波夫,格里申,葛罗米柯,基里连科,柯西金,波德戈尔内,波
本文揭示了作家亚·索尔仁尼琴对世界文学经典作家米·肖洛霍夫极其否定的态度的实质。文章证明对《静静的顿河》作者剽窃的指控是站不住脚的,其现实意义在于,载有这种诽谤的
自索尔仁尼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美苏就针对此事提出各自不同的战略,苏联明确反对索尔仁尼琴授奖一事,并于1974年将之驱逐出国门;与之相反,美国则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于
广告标语,就是提炼和突出广告内容的一种简捷、有力的语句。它具有强烈的宣传性和鼓动性,是较长时间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观念的有效输出形式。任何一则成功的广告,其效应的实
1969年9月开始的从中央到地方党政机关、高等院校、文教科技、艺术院团里,大批干部、教师、专家学者和文化艺术工作者被组织性地下放到“五七干校”的时政举措,使得大批被“下
<正>1背景WHO将"青少年"的年龄范围界定为10~20岁。青少年与成年人相比死亡率很低,是相对健康的一组人群。但是,正由于青少年健康问题不常以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形式表现出来,所
会议
为了促进和规范科研机构与大学的技术转移活动,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府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设立了大量的政府计划或项目以支持科研机构与大学的技术转移活动。无论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