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法在污水厂中的运行与管理探讨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污水COD随季节性变化浮动较大,比如造纸业、纺织业等在淡季旺季的生产量不同,造成污水COD浓度的变化,而与此同时,污水BOD值却基本上变化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以及工艺流程的选择运行。
  【关键词】COD;SBR法;污水处理
  由于水质变化比较大,传统污水处理中,SBR法较之于氧化沟与A2/O工艺,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SBR法在时间上的灵活控制,不仅很容易实现好氧、缺氧与厌氧状态交替的环境条件,而且很容易在好氧条件下增大曝气量、反应时间与污泥龄,来强化有机物的降解、硝化反应和除磷菌过量摄取P过程的顺利完成。故本文主要讲述SBR法在污水厂中的运行与管理。
  一、COD偏高偏低产生原因
  1、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
  城市在发展中,所建设而成的排水体制多为雨污合流制,特别是老城区,过去工业不发达,人口少,生活水平不高,所产生的污水相对不大,可以直接排入水体,利用水体的自净功能来处理,这种排水体制一度被采用。雨污合流制的排水系统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有着极大的影响。有些地方虽建起了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排水管网建设早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因没有出路,很多地区的污水直接接入雨水管道或排入水体。还有一些I13的排水体制一般是以河流为中心,雨水、污水都是向河流排,管网系统建设完成后,将之与旧的管网系统接连在起来,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因流向的改变,就有可能出现倒流。当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后。污水不能进入污水处理厂,也就是如此,就影响到了污水厂的实际进水COD。另外,有一些不能接入污水管道的建設施工用水、绿化水,都将使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剧烈变化。
  2、城市管网的纳污能力过低
  由于现在大多是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均为合作制。很多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建好后,但由于各类原因,污水处理厂配套设备污水管网建设却没跟上,有些区域的污水管网没能建设完全,故只能收集部分污水。一般来讲,管网都是收集中心城区的污水,纳污率大概是52%,有些城市甚至会更少。很多城市只建好了污水管网的主干管,然而用于纳污的支管却没建好,导致有些主干管处于闲置状态,根本不能发挥纳污的作用,而位于主干管附近地方的污水却直接外排,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不仅没能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也导致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变化,间接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效益,更严重的是,污染人类赖以生活的环境。因此,在建好污水处理厂后,并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把纳污管网完善,唯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污水处理厂的作用。有些地区因污水处理厂纳污少,导致处理的水量严重不够,就出现了抽河水来处理的现象,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是注定行不通的。
  3、外来水源进入污水管网
  在我们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存在着一些其他水源进入污水管网的情况。这些外来水源有很多,例如:池塘水、自来水和地下水。在一些城市,河流众多,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一般为0.7~1.5 m。而且排水管管材一般沿用抗震、抗折强度较低的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大部分管道又都是采取刚性接口。因此,外来水源很容易就渗入或流入排水管网内。
  4、居民用水习惯
  随着我国日益强大,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人均用水量也大幅度提高。居民对于“一水多用”有了更多的了解与体会。充分利用水量,一水多用,循环使用,既能节约水资源,又可以减少生活开支,这种情况也是国家倡导的。然而,据调查显示。居民中还是有一小部分人不循环用水。居民用水包括饮用、烹调、洗涤、冲删、洗澡等用水,一般占城市总用水量的40%~7O%。因此生活排水中可降解有机物含量低,这也将势必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
  二、SBR工艺
  SBR生化反应池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部分,进水方式的推流过程使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运行效果相对稳定,污水在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的时间短、出水水质较好,耐冲击负荷;加之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和缓冲的作用,这将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对于运行实际运行过程涉及到的季节性进水差异或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出现的污泥膨胀、脱氮除磷效果差,可以通过运行参数的适当调整加以解决。反应池内存在DO值、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1、调整运行周期
  SBR工艺的运行周期由进水时间、反应时间、沉淀时间、排出水时间、排泥时间和闲置时间来确定。
  ① 进水时间
  进水时间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值。在向反应器充水初期, 反应器内污染物的浓度较低, 随着污水的不断投入, 污染物的浓度将不断提高。如果所处理的污水中含有有毒物质, 则有毒物质的积累会对反应器内污泥的活性造成抑制。为克服有毒物质积累过多对后续的生化处理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应控制充水时间的长短。即当污水浓度越高, 污染物毒性越大, 应适当延长充水时间, 以防止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抑止作用。充水时间还和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曝气方式有关系。 当采用非限量曝气方式时, 充水时间可适当取短一些;当采用限量曝气方式时, 充水时间应适当取长一些。
  ② 曝气反应时间
  曝气反应时间是确定SBR反应器容积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工艺设计参数, 其数值的确定同样取决于运行过程中污水的性质、反应器中污泥的浓度及曝气方式等因素。对于生活污水类易处理废水, 反应时间可以短一些, 反之对COD浓度高的废水, 反应时间可适当长一些。
  ③ 沉淀时间
  沉淀过程的功能是澄清出水、浓缩污泥。沉淀期所需的时间应根据污水的类型及处理要求而具体确定。由于SBR系统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SVI一般在100 mL/g 左右, 且为相对完全静止沉降, 因而一般沉淀时间采用一小时就足够。当曝气反应时间较长, 发生硝化时, 注意沉淀时间不能太长, 防止发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   一个周期时间T的大小决定了SBR的运行周期。通过改变曝气时间和进水、沉淀时间, 对污水进行不同的反应测试。对于运行周期的确定除了要保证处理过程中运行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外, 还要保证每个池充水的顺序连续性, 即合理的运行周期应满足运行过程中避免2个或2个以上的池子同时进水或一个池子和最后一个池子进水脱节的现象。通过测试,用以确定最佳运行模式。
  2、关于脱氮除磷问题的要领
  脱氮除磷一直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对于传统的SBR工艺氮磷的去除一直存在着不小的难度,主要是厌氧硝化时间上存在问题。在反应阶段时间的灵活控制下,脱氮除磷有了一些有利条件。它不仅很容易实现好氧、缺氧与厌氧状态替换的环境条件,而且很容易在好氧条件下增大曝气量、反应时间与污泥龄,在强化有机物的降解、硝化反应和除磷菌过量摄取磷过程的顺利完成;也在缺氧条件下方便地投加原污水(或甲醇)或提高污水浓度,使反硝化过程更快的完成,反硝化后更好再进行曝气,以便吹脱产生的氮气和进一步去除投加的有机物,还可以在进水阶段通过搅拌维持厌氧状态,促进除磷菌充分释放磷。而如今,据所查资料显示,经过大量的改进,现在在传统SBR工艺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前段加了兼(厌)氧回流等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SBR工艺脱氮除磷的问题。在实际的运行操作过程中,我们还应需要注意污泥回流比、进水速度、进水量等。
  3、反应池中对于污泥浓度的控制
  根据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混合液污泥浓度的大小决定了生化反应器容积的大小。SBR工艺也同样如此,当混合液污泥浓度高时,所需曝气反应时间就短,SBR反应池池容就小,反之SBR反应池池容则大。但是,当混合液污泥浓度高时,生化反应初期耗氧速率增大,供氧与耗氧的矛盾更大。此外,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的大小还决定了沉淀所需時间。污泥浓度低需要的沉淀时间短,反之则长。当污泥的沉降性能差, 排出比大,有机物浓度高, 供氧速率低,可以选用较小的数值,反之则宜选用较大的数值。SBR工艺混合液污泥浓度的选择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当进水浓度S0升高时,若沉淀时间不变,曝气反应时间不变时,反应池内MLSS浓度要提高,即要保持出水COD稳定,应提高反应池内的污泥浓度。而提高MLSS值可以通过减少剩余污泥的排出量来实现,此时污泥龄会提高,同时需氧量OD值也会相应的增加, 此时就需要增加曝气量。
  三、结论
  当进水有机物浓度负荷变化时,可以调整MLSS浓度和反应时间来解决。例如:进水有机物浓度浓度升高时,应提高MLSS浓度,增加曝气量,延长反应时间,反之亦然;如果处理的污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当污水浓度越高,污染物毒性就会越大,应当延长充水时间,以防止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生长的抑止。运行周期的确定除了要保证处理过程中运行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外,还要保证每个池充水的顺序连续性,最终达到最佳的出水水质和最经济的运行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金松、金同规.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顾夏声.废水生物处理模式[M].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周凯(1990.12-),男,湖北潜江人,湖北工程学院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虎”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之一,源远流长,它以各种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心理不同的变更,与一种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 虎 民族心理 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    虎者,威武、勇猛也。亦同“唬”,有威吓之意。汉代《说文》言道:“虎,山兽之君。”,唐代柳宗元亦有“苛政猛于虎”之说。虎的应用,在我国数千年的传承中甚为广泛。虎字在文学中有着源远流长的意义与地位。  一、虎代表
期刊
[摘 要] 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她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一生饱受争议,有过夏花般的灿烂,也有过秋叶般的静美,喧闹与寂静在这个才思俱佳的灵魂中并存。20世纪40年代,小说集《传奇》的横空出世,使得张爱玲成了孤岛上海最具传奇色彩的小说家,大红大紫,名噪一时,创作出了曹七巧、顾曼桢、白流苏等一系列经典人物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张爱玲作品阅读,进而对张爱玲小说人
期刊
[摘 要]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崛起和发展给当代的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在杭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样本,分析了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 ] 新媒体 思政教育 创新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互联网、手机媒体及数字电视等在我国迅速发展,各式各样的信息渠
期刊
[摘 要]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高职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数学的教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关键词] 高职数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教材模块化 数学实验    一、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信息时代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二是数学的应用向一切领域渗透。计算机无处不在,人们对此已有广泛的“共识”,而对数
期刊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自由与民主的不同定义,对自由和民主的观念进行探析。文中提出不存在绝对的自由,现实的自由是经过契约“中介”的。并且自由是“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统一。在自由与民主关系上,自由是人类的基本自然权利之一,民主是捍卫自然权利的手段。就像不存在绝对自由一样,也不存在绝对完善的民主制度。在当代中国应采用一种渐进式的民主方式,通过间接民主的实践逐渐扩大民主的范围。  [关键词] 自
期刊
[摘 要]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极具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通过以其内涵、属性及功能为依据,我们大致可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为:竞技表演、益智娱乐、养生、游憩、其它传统体育文化等类型。这些丰富而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健身性、娱乐性、地域性、独特性、民族性、传统性、差异性、兼容性等特征。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少数民
期刊
[摘 要] 诺贝尔文学奖自设立以来,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经历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总的说来,诺贝尔文学奖在弘扬人类理想,褒扬优秀作家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奖金初设时的构想;诺贝尔获奖作家作品也多数进入了人类经典文学的行列。但诺贝尔文学奖在评选过程中的一些带西方中心主义或意识形态的偏见,在某种程度上,也妨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公正性,这是令人遗憾的。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理想主义
期刊
[摘 要]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陷入绝境的危难关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土地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整个中国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中国共产党人从绝境中奋起,逐渐实现从城市武装起义到农村革命斗争的伟大转
期刊
[Abstract] Puritanism,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 always occupied a relatively significant part and also influenced many people and their thoughts. Although in modern time, people are no longer as str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就国外足球的发展历程和中国足球的发展作一对比,找出中国足球与国外高水平国家足球的差距与不足。从这四个方面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足球 差距 措施    前言  我国的足球职业联赛从1994年开始,最开始叫做全国足球甲A联赛。2004年5月更名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简称中超,2004年是中超元年。中国足球的职业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