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理论界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逐渐深入的,而这些研究成果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30多年来,在图书领域,关于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生平的研究涌现出一大批成果。据统计,国内共出版有关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图书有1900多种。
二
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将邓小平在当年2月至7月间的重要谈话汇编成册,名为《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这些文稿均经邓小平审定,首次公开发表,报经邓小平同意后于8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内部出版。10月,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为了配合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又改由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和《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是在《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出版后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前,反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重要论述的最重要的两个版本。
1989年6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述》。七八月间,中央文献研究室先后编辑了《邓小平同志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邓小平同志论改革开放》两本书。前一本书收录29篇文稿,后一本书收录24篇文稿。这两本书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于这两本书的50多篇文稿,除少数是节选外,多数是全文,近20万字。
1990年4月,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邓小平同志论民主与法制》,节选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有关的讲话、谈话25篇,此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这些文稿科学地论述了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意义、性质、任务、目的、方法和动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法的学说,对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990年5月,为配合学习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决定》,工人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同志论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该书收录了邓小平1950年6月至1989年6月期间的有关文稿27篇。这些文章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贯思想。
1990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同志论教育》,该书收录了邓小平在1951年1月至1989年6月期间的有关讲话、谈话和题词38篇,其中4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1995年4月,此书又根据新出版的《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重新修订,选稿范围延至1992年2月,新增补了15篇文稿,全书共收录文稿53篇,更名为《邓小平论教育》。2004年,在《邓小平论教育》的基础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邓小平论教育》第三版,增补了邓小平从1950年至1989年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谈话和题词共14篇,对于了解和掌握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小平论教育》已列为高校教材。
为适应进一步开拓党的统战工作新局面的需要,1991年10月,中央统战部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编辑了《邓小平论统一战线》,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内部出版。此书收录了邓小平在1941年至1990年期间的有关文稿、讲话、谈话、批示共48篇,有些内容是第一次发表。
为推动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1992年7月,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编辑了《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选收了邓小平在1975年至1989年期间的有关讲话、谈话37篇,其中12篇是第一次发表。此书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军内发行。
三
为了配合广大党员和干部学习中共十四大文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2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此书按照中共十四大精神分为9个专题,摘录了邓小平从1977年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1992年初发表南方谈话这段时间内的有关论述。
1995年2月,编者又根据新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卷,对此书进行了增补和修订,出版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全书由9个专题扩展为20个专题,字数由18万字增加到30万字。新编本在专题的编排上与同年中宣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相衔接,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书籍。
为了适应青年工作的需要,1994年4月,中宣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选编了《邓小平著作选读(青年读本)》。此书从邓小平在1978年至1992年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著作中精选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又适合青年阅读的文稿54篇,约19万字。此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为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1998年11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此书摘录了邓小平在1979年至1992年期间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论述97条,其中14条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为推动旅游工作的发展,2000年3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旅游局共同编辑的《邓小平论旅游》。此书收录了邓小平在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期间关于发展中国旅游业的5篇谈话,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独具特色的旅游思想,对于进一步加快新世纪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004年7月,军事科学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的三卷本《邓小平军事文集》。这部文集收录了邓小平1931年4月至1990年9月关于军事方面的文章、报告、谈话、电报、命令、批示、信函、题词等文稿232篇,约80万字,大多数是首次公开发表。这部文集全面展示了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卓越军事贡献和丰富的军事思想,反映了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2006年12月,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委编辑的《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该文集收录了邓小平1949年9月至1952年8月主持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时期的文章、报告、讲话、电报、指示、书信、题词等文稿140篇,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邓小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经济恢复、社会改造、民主改革、党的建设、统战工作、民族工作、文化建设以及和平解放西藏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对于研究邓小平在这一时期的思想、业绩和党在这一时期的重大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是继《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军事文集》之后,从地方工作方面汇集的一部反映邓小平重要生平和思想的专题文集。
2007年8月,恢复高考30周年之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讲话谈话批示集(1977年5月—12月)》。该书收录了这期间邓小平关于恢复高考问题的讲话、谈话、批示等25篇,其中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该书的出版,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邓小平作出这一决策的过程,更好地认识这一决策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还有一些专题文集和摘编涉及邓小平在文艺、工人阶级和工会、祖国统一、哲学、廉政、精神文明、侨务、人事人才等方面的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后出版的这些专题文集和论述摘编分别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归纳整理了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对于指导实际工作、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便利。
另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还出版了著作合编本,即将邓小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以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合编出版的一种版本。
这类著作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大,涉及的内容也较广,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文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格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林业与生态建设》、《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作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艰苦奋斗、居安思危、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论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等。
这些合编本为指导当前工作,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思想理论之间一脉相承与不断创新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文献依据。
从20世纪80年代起,邓小平著作被翻译成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和外文出版,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外发行。
四
由于邓小平生平研究涉及到许多档案材料,难度较大,所以国内对邓小平的生平实践活动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约有400种。
1988年10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撰写的《邓小平传略》出版,全书约2.2万字,对邓小平一生的主要经历作了比较客观的叙述。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邓小平的个人传记。1990年华龄出版社出版的《伟大的实践,光辉的思想——邓小平革命活动大事记》一书,对几十年来邓小平的一些主要活动、担任过的职务、发表的文章以及邓小平主要活动的历史背景等情况,以大事记的形式进行了记述。该书对邓小平生平的研究也是较早的。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和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邓小平生平的书籍,如毛毛著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刘金田主编的《邓小平的历程:一个伟人和他的一个世纪》(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的《再道一声:小平您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编写的《回忆邓小平》(三卷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刘金田等著的《邓小平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的《百年小平——口述历史:百位亲历者讲述百年小平》(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等编的《回忆军事家邓小平》(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的《邓小平自述》(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的《永远的小平——卓琳等人访谈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
《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记述了邓小平1949年以前的革命生涯,篇幅较大、资料较丰富。作者历时三载,披阅大量革命历史材料,并通过采访革命老人,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革命史实。《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对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跌宕起伏的政治历程、他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他家庭的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这本书还配有120多幅珍贵照片,多数为首次发表。由于作者是邓小平的亲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具有极重要的价值。这两本书多侧面、多层次地记述了邓小平的生平活动,包括习惯、爱好、生活轶事等;也对一些讹误进行了订正。这两本书的资料价值和政治价值是别的著作不能比拟的,也为以后的邓小平研究提供了资料基础。
《邓小平的历程:一个伟人和他的一个世纪》,该书第一次完整记述了邓小平90多年的生涯。薄一波为这部书题写了书名。该书以邓小平生平活动为主线,以丰富感人的材料,从不同侧面,全面地反映了他非凡曲折的革命经历和命运遭遇,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他的个性风采和胆略智慧,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和背景细节,是了解和研究邓小平这位伟人革命业绩的一本重要读物。全书分上下两册,共73万字。
《回忆邓小平》(三卷本),是特约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老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队一些大单位,各省市区党委以及部分企业党委撰写的,共125篇文章,约120万字。许多材料是第一次披露。这是迄今为止公开出版的第一套集史料性、思想性、权威性于一体的纪念文集。
《永远的小平——卓琳等人访谈录》,该书图文并茂,通过邓小平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讲述,再透过那些珍贵的照片,集中地表现了邓小平的亲情、爱情、儿女情、故乡情、人民情、爱国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好丈夫、好父亲、好爷爷、好兄长、好儿子。看完后,邓小平的伟大形象在我们的面前更加高大、鲜活。
五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邓小平生平情况的一些回忆录开始出现,一些关于邓小平生平的专题资料汇编也相继问世,如《刘邓大军风云录》、《刘邓麾下十三年》、《刘邓大军征战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都对邓小平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学术界2000年以前出版的重要成果还有:黎国璞、蓝启渲著的《邓小平传奇》(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杨鹏翔著的《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宗峻著的《总设计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编的《再造中华辉煌:邓小平纪事》(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郝智慧著的《邓小平军事生涯》(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金羽主编的《海外人士心中的邓小平》(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外交部档案馆编的《伟人的足迹——邓小平外交活动大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学术界2000年以后出版的重要成果有:刘金田著的《走出国门的邓小平》(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宋海庆著的《邓小平:富有魅力的政治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苏台仁编著的《邓小平生平全记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宫力著的《邓小平与美国》(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周一平著的《邓小平生平研究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张化著的《邓小平与1975年的中国》(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钟文等编著的《百年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柳泉等编的《邓小平军事生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谭一青、袁德金著的《军事家邓小平》(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编的《邓小平的历史足迹》(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钟文等编著的《邓小平外交风采实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陈开枝著的《1992
30多年来,在图书领域,关于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生平的研究涌现出一大批成果。据统计,国内共出版有关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图书有1900多种。

二
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将邓小平在当年2月至7月间的重要谈话汇编成册,名为《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这些文稿均经邓小平审定,首次公开发表,报经邓小平同意后于8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内部出版。10月,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为了配合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又改由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和《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是在《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出版后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前,反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重要论述的最重要的两个版本。
1989年6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述》。七八月间,中央文献研究室先后编辑了《邓小平同志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邓小平同志论改革开放》两本书。前一本书收录29篇文稿,后一本书收录24篇文稿。这两本书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于这两本书的50多篇文稿,除少数是节选外,多数是全文,近20万字。
1990年4月,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邓小平同志论民主与法制》,节选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有关的讲话、谈话25篇,此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这些文稿科学地论述了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意义、性质、任务、目的、方法和动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法的学说,对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990年5月,为配合学习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决定》,工人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同志论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该书收录了邓小平1950年6月至1989年6月期间的有关文稿27篇。这些文章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贯思想。
1990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同志论教育》,该书收录了邓小平在1951年1月至1989年6月期间的有关讲话、谈话和题词38篇,其中4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1995年4月,此书又根据新出版的《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重新修订,选稿范围延至1992年2月,新增补了15篇文稿,全书共收录文稿53篇,更名为《邓小平论教育》。2004年,在《邓小平论教育》的基础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邓小平论教育》第三版,增补了邓小平从1950年至1989年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谈话和题词共14篇,对于了解和掌握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小平论教育》已列为高校教材。
为适应进一步开拓党的统战工作新局面的需要,1991年10月,中央统战部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编辑了《邓小平论统一战线》,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内部出版。此书收录了邓小平在1941年至1990年期间的有关文稿、讲话、谈话、批示共48篇,有些内容是第一次发表。
为推动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1992年7月,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编辑了《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选收了邓小平在1975年至1989年期间的有关讲话、谈话37篇,其中12篇是第一次发表。此书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军内发行。
三
为了配合广大党员和干部学习中共十四大文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2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此书按照中共十四大精神分为9个专题,摘录了邓小平从1977年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1992年初发表南方谈话这段时间内的有关论述。
1995年2月,编者又根据新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卷,对此书进行了增补和修订,出版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全书由9个专题扩展为20个专题,字数由18万字增加到30万字。新编本在专题的编排上与同年中宣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相衔接,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书籍。
为了适应青年工作的需要,1994年4月,中宣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选编了《邓小平著作选读(青年读本)》。此书从邓小平在1978年至1992年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著作中精选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又适合青年阅读的文稿54篇,约19万字。此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为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1998年11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此书摘录了邓小平在1979年至1992年期间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论述97条,其中14条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为推动旅游工作的发展,2000年3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旅游局共同编辑的《邓小平论旅游》。此书收录了邓小平在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期间关于发展中国旅游业的5篇谈话,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独具特色的旅游思想,对于进一步加快新世纪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004年7月,军事科学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的三卷本《邓小平军事文集》。这部文集收录了邓小平1931年4月至1990年9月关于军事方面的文章、报告、谈话、电报、命令、批示、信函、题词等文稿232篇,约80万字,大多数是首次公开发表。这部文集全面展示了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卓越军事贡献和丰富的军事思想,反映了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2006年12月,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委编辑的《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该文集收录了邓小平1949年9月至1952年8月主持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时期的文章、报告、讲话、电报、指示、书信、题词等文稿140篇,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邓小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经济恢复、社会改造、民主改革、党的建设、统战工作、民族工作、文化建设以及和平解放西藏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对于研究邓小平在这一时期的思想、业绩和党在这一时期的重大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是继《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军事文集》之后,从地方工作方面汇集的一部反映邓小平重要生平和思想的专题文集。
2007年8月,恢复高考30周年之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讲话谈话批示集(1977年5月—12月)》。该书收录了这期间邓小平关于恢复高考问题的讲话、谈话、批示等25篇,其中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该书的出版,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邓小平作出这一决策的过程,更好地认识这一决策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还有一些专题文集和摘编涉及邓小平在文艺、工人阶级和工会、祖国统一、哲学、廉政、精神文明、侨务、人事人才等方面的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后出版的这些专题文集和论述摘编分别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归纳整理了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对于指导实际工作、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便利。
另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还出版了著作合编本,即将邓小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以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合编出版的一种版本。
这类著作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大,涉及的内容也较广,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文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格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林业与生态建设》、《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作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艰苦奋斗、居安思危、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论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等。
这些合编本为指导当前工作,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思想理论之间一脉相承与不断创新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文献依据。
从20世纪80年代起,邓小平著作被翻译成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和外文出版,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外发行。
四
由于邓小平生平研究涉及到许多档案材料,难度较大,所以国内对邓小平的生平实践活动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约有400种。
1988年10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撰写的《邓小平传略》出版,全书约2.2万字,对邓小平一生的主要经历作了比较客观的叙述。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邓小平的个人传记。1990年华龄出版社出版的《伟大的实践,光辉的思想——邓小平革命活动大事记》一书,对几十年来邓小平的一些主要活动、担任过的职务、发表的文章以及邓小平主要活动的历史背景等情况,以大事记的形式进行了记述。该书对邓小平生平的研究也是较早的。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和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邓小平生平的书籍,如毛毛著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刘金田主编的《邓小平的历程:一个伟人和他的一个世纪》(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的《再道一声:小平您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编写的《回忆邓小平》(三卷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刘金田等著的《邓小平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的《百年小平——口述历史:百位亲历者讲述百年小平》(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等编的《回忆军事家邓小平》(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的《邓小平自述》(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的《永远的小平——卓琳等人访谈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
《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记述了邓小平1949年以前的革命生涯,篇幅较大、资料较丰富。作者历时三载,披阅大量革命历史材料,并通过采访革命老人,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革命史实。《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对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跌宕起伏的政治历程、他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他家庭的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这本书还配有120多幅珍贵照片,多数为首次发表。由于作者是邓小平的亲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具有极重要的价值。这两本书多侧面、多层次地记述了邓小平的生平活动,包括习惯、爱好、生活轶事等;也对一些讹误进行了订正。这两本书的资料价值和政治价值是别的著作不能比拟的,也为以后的邓小平研究提供了资料基础。
《邓小平的历程:一个伟人和他的一个世纪》,该书第一次完整记述了邓小平90多年的生涯。薄一波为这部书题写了书名。该书以邓小平生平活动为主线,以丰富感人的材料,从不同侧面,全面地反映了他非凡曲折的革命经历和命运遭遇,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他的个性风采和胆略智慧,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和背景细节,是了解和研究邓小平这位伟人革命业绩的一本重要读物。全书分上下两册,共73万字。
《回忆邓小平》(三卷本),是特约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老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队一些大单位,各省市区党委以及部分企业党委撰写的,共125篇文章,约120万字。许多材料是第一次披露。这是迄今为止公开出版的第一套集史料性、思想性、权威性于一体的纪念文集。
《永远的小平——卓琳等人访谈录》,该书图文并茂,通过邓小平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讲述,再透过那些珍贵的照片,集中地表现了邓小平的亲情、爱情、儿女情、故乡情、人民情、爱国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好丈夫、好父亲、好爷爷、好兄长、好儿子。看完后,邓小平的伟大形象在我们的面前更加高大、鲜活。
五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邓小平生平情况的一些回忆录开始出现,一些关于邓小平生平的专题资料汇编也相继问世,如《刘邓大军风云录》、《刘邓麾下十三年》、《刘邓大军征战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都对邓小平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学术界2000年以前出版的重要成果还有:黎国璞、蓝启渲著的《邓小平传奇》(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杨鹏翔著的《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宗峻著的《总设计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编的《再造中华辉煌:邓小平纪事》(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郝智慧著的《邓小平军事生涯》(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金羽主编的《海外人士心中的邓小平》(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外交部档案馆编的《伟人的足迹——邓小平外交活动大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学术界2000年以后出版的重要成果有:刘金田著的《走出国门的邓小平》(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宋海庆著的《邓小平:富有魅力的政治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苏台仁编著的《邓小平生平全记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宫力著的《邓小平与美国》(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周一平著的《邓小平生平研究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张化著的《邓小平与1975年的中国》(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钟文等编著的《百年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柳泉等编的《邓小平军事生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谭一青、袁德金著的《军事家邓小平》(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编的《邓小平的历史足迹》(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钟文等编著的《邓小平外交风采实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陈开枝著的《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