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改之花悄然绽放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远学洋思,近学杜郎口。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有了实质性变化,师生人人树立参与无错的课改思想,教师与学生搭建好小组合作交流的平台。新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三段式: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后延伸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效课堂 策略 激励 表扬
  两年来,三中的全体教师艰苦努力,协同作战,让课改这一关乎三中走向、决定三中未来的教育工程,从听名师课堂教学、模仿名师行为、到稳步地进入推进阶段、现在正处在攻坚阶段。反过来思考,学习杜郎口,学他什么、怎样向他学 学就能“会”吗 就能拈之即来,用之则灵吗 关键是:进得去、出得来,要有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做法。这是一切想学,正在学,学过了实践,又有许多商榷之处。下面我与老师们交流我的思考,做点挂一漏万的阐释。
  一、人人应树立参与无错的课改思想
  在课改之前存在的现象之一,学生怕出错,不敢参与,怕说不好同学、老师笑话。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班内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只要你敢参与,哪怕是你讲错了,我与其他同学就凭你参与课堂的勇敢精神,也为你喝彩!现象之二,“嗓子痛”的老师课堂效果较好,因为嗓子痛就会少讲。根据课改理念,还课堂给学生。凡能由学生指出的问题,老师就不应提;凡能由学生读懂的内容,老师不应讲。以前的课堂是教师的“单口相声”现在是“三句半”三句是学生的,半句是老师的。
  二、教师应搭建好小组合作交流的平台
  通过两学期的实验,在进行学习小组分组时,我将全班同学进行合理搭配。2人为一小组,4人为一中组,8人为一大组,这样,每个学习小组都有自己优势科目的4位同学,这四位同学座位排在最中间,平常的学习活动就在这四位同学的组织下进行,最优秀的同学就是学习组长。简单问题2人解决,中难问题由4人讨论,较难问题交由大组研究,提倡集中攻关的做法。
  三、预习是展示之本,展示是学习之魂
  新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三段式: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后延伸。在预习任务结束后,我们的展示课堂完全变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天地。比如:15班学生张奋波说:“同学们先跟我读题,因为读题是解题的关键”。然后引导同学们将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做了标记,随后讲解题思路,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11班学生王舒成组织同学“请允许我用书代替小立方体摆放几何体,下面同学们请看我的演示”,并引领同学们观察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从而让同学们的思维得到启发,轻松数出了小立方体数量。相信学生,放手发动学生,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只有展示能够唤起自信、唯有表扬才能滋润课堂。
  四、精讲点拨演绎微函世界
  教师是课堂的第一把关人。每节准备充分的课堂,教师都有预设,通过小组指导,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精讲点拨,给优秀者锦上添花,给不足者雪中送炭。比如:在全区初中物理课赛活中,市二中的徐哲老师精讲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引用诗句“小小竹排江中游,魏魏青山两岸走”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又如:果园中学的赵文成成老师则选取为什么“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同样说明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本人也曾用一首小诗进行阐释:“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红莲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两尺远;会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既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渗透,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五、新理念需要阐释,好经验需要总结。
  在课改模式下,我们逐渐树立起了一种思想:主动参与,言我所思,谈我所想,叙我所做,阐我所悟。对一些众所周知却又悬而未决的问题,通过听课和细致深入地研讨。可以帮助对教学颇有心得却又心存疑惑的教师以解燃眉之急。比如听了刘世东老师的一节课后,我深受启发,这节课的亮点用四个字总结:“课中研讨”,把课堂35分钟时间留给学生。先是让学生根据各自在课前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启迪思维,进行小组内展示,意见达成一致。接下来各小组组员轮流到其他小组倾听展示同学的思想,形成网络交流,各求所需。再下来小组内仍存在末理解或存在疑惑的问题,向老师集中反应。最后,老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和预设的问题精讲点拨,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整节课学生既动了脑、又动了口。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毛卫斌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开始时,老师对本节所运知识点作一个简要的提示,但由于学生预习不是很好,短时间内学生表现不活跃,等待别人“上门服务”,讨论和质疑的声音小。经过组长的热心帮助和老师的鼓励,同学们开始逐渐行动了起来,主动倾听和交流。紧接着同学们相互启发,相互竞争,思维的闸门悄然开启,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学生精彩的展示,课堂产生了激情燃烧的一幕。以上两节课都遵循了一个共同的规律,“先学后教”。对教学实践来说,是最实惠、最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给听课老师带来感同身受、“一见钟情”的惊喜。40分钟内的情绪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就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总之,在“三三六”教学模式下,预习是展示之本、展示是学习之魂。课堂既有静思默想的时刻,又有百舸争流的机会,我们的同学更加自信了,课堂上睡觉的学生没有了。新课改之潮将我们每一个人都已裹挟进来,我没有选择,我们义无反顾,我们只有奋然前行。
  参考文献:
  [1]赵光千,李亚英,张英杰等编著.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初中数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4.
  [2]门秀萍主编.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总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4.
  [3] 陈曦.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
其他文献
【摘要】各学校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大课间活动。重庆市中学组织精干力量进行“心理放松操”的研发, 于2008年9月底研发成功并在大课间活动中实施。2009年3月,“心理放松操”通过版权申请并由四川省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  【关键词】 大课间体育活动; 中学心理放松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学生身心疲劳不堪重负的报告屡见不鲜。2007 年5月,中共中央
期刊
我班杨某某不善与人交往,就连自己的父母也很少交流,来到我校后的几个月,没有一个知心朋友和同学,学习习惯很差,上课不听课,经常睡觉,网瘾很大,多次晚上出去上网,据他自己说出去的次数自己没有数,作业几乎没有交过。  有一次我上数学课,这节课讲的是必修四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内容不多,也比较容易,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因此学习效率很高,在计算中几乎也没有出错,我比较感动。但杨某某上课还是不听课,所
期刊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而行为习惯的培养又是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所谓习惯,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见,习惯是何等的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就有可能养成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学生一旦
期刊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宋代的朱熹就把孔子的这一做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但笔者认为现在很有必要将“因材施教”改为“因人施教”,因为“材”有“才”之义,“材”是教育的终点,而不是起点。教育的起点是“人”,是普普通通的、存在个体特点的学生,通过施教达到教育的终点——使人成材。另外,“材”会被误解为教材,误解为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进行施
期刊
【摘要】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而课堂是学生精神洗礼、灵魂净化、心灵碰撞的重要场所之一。高中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实现新课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感恩教育  在媒体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责任感与“反哺”之情严重
期刊
在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中,经常会遇到验证性的实验,那么什么是验证性实验呢?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所谓验证性实验就是学生在实验猜想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出实验方案,再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验证猜想,并获得新知的实验方式。  它的特点是:在这种实验中并不能产生很多的新知识,注重的是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并将实验后的结论与猜想进行对照,从而获得新知。  为了更好的上好验证性实验,我从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价值观的领导是校长的首要领导,其内涵是校长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普适性的人类基本价值、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和所在组织的特殊要求,去引导、规范和整合学校组织成员的个体价值。古今中外,优秀的校长、真正的教育家在理解和把握学校教育价值观方面发挥了主导、示范和凝聚作用,能够并善于把价值领导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方式,引领学校共同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成为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阐述者、体现者、追求者和实现者。  厦门市前埔南
期刊
1 理论依据  三年级刚刚接触英语,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心情愉悦、轻松地迈进英语的门槛呢?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摸索探讨。如果把英語比作一盘大餐,那么兴趣就是最好的调味料。兴趣散发出来的香味,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鼻子,并让他们享受其中。但是现在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小学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已然产生。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最终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上来,为此我们讨论确定了以
期刊
【摘要】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在语文教学中,对写作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但从实际来看,写作教学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提高写作教学質量,尤其是创新写作,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作文教学呼唤创新,学生的作文写作更需要创新。  【关键词】写作教学;创新;生活;真诚  1 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和要求  写作教学,通常也称为作文教学。作文水平是衡
期刊
【摘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我国的语言流损研究尚未系统展开。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长期面临“高投入低产出”甚至流损的尴尬。本文通过访谈,调查和归纳了导致学生语言流损的综合因素,并得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语言流损;访谈;教学启示  【Abstract】As the biggest EFL country in the world, 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