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戈:生之忧郁或欲之奢华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om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一步之遥
   那里有无穷尽的疯狂
   可以雪洗所有悲伤
   抚平一切伤痛
   只一步之遥……
  这是著名的探戈舞曲《一步之遥》的唱词。这首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歌,说的是一个爱情与欲望的老话题,但是里面却透露了许多属于那个时代或者属于探戈音乐的独特信息。
  在现在来看,不论是探戈舞蹈还是探戈音乐都充满了都市气息,是都市华灯之下的活泼精灵,狂野激情、华丽优雅,但是这些美艳的外表却不能掩盖音乐之下的那种挥之不去的忧郁和伤感。这种交集着各种情绪矛盾的音乐,传递着一种令人惊讶的冷艳之美。
  探戈起源于布尼诺斯艾利斯郊区贫民窟里。19世纪末期,阿根廷首都吸引着大量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等西欧国家的年轻人,也包括来自阿根廷中部彭巴草原的放牧的年轻人。他们数以百万计,原有的城市结构根本容纳不下汹涌而来的巨大人流,因而组成一个特点突出的城郊社区。在这个特殊的城郊生活圈中,诞生了探戈音乐。
  早期的探戈,居然是两个男子的舞蹈。男人们为了吸引女人们的目光,在探戈舞蹈中表现些带有对抗性的动作,或者幅度很大的动作,从当代的探戈舞中依然可以看到当年探戈的风采。男士跳舞时都佩带短刀。很快,女人也加入了探戈的行列,成为男子的舞伴,但是探戈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男性气息十分明显的动作风格。
  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一位名叫卡洛斯·卡德尔的人和他的舞蹈队将探戈舞带到了巴黎,一夜之间探戈征服了巴黎这个时尚之都。法国人的接纳态度根本改变了探戈的身份和命运,探戈渐渐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舞蹈种类,全世界人民都在跳探戈。
  早期探戈音乐经常被认为颓废的成分过多,可能是平民窟里的人伤感生活的苦楚,于是苦中作乐,将生命的价值交付给欲望和放纵,将未来的希望交给了愤世嫉俗。那些看起来激昂华丽的旋律中更多的是伤感和颓废。其实,颓废是对生命的一种细腻的感悟,是对情感之外那种游离不定的思绪的反反复复的品味和思索,是人的灵魂里灰色地带的特殊风景,是灵魂飞舞的精灵。当然,走向极端的颓废是要威胁生存的。
  阿根廷现代探戈大师皮亚佐拉就不无矛盾地这样描述过自己的作品:“并不是因为我伤感,完全不是。我是个快乐的人,我喜爱美酒与美食,我喜欢生活,所以我的音乐没有理由是悲伤的。但我的音乐是伤感的,因为探戈是伤感的。探戈虽然伤感、富有戏剧性,但并不悲观厌世。”
  让探戈世界化,成为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的是阿根廷人皮亚佐拉。皮亚佐拉共创作了一千多部作品,既有成熟的古典主义精神,更有毋庸置疑的典型的阿根廷风格,这为那些寻找民族风格的音乐家提供一个理想范本。他的音乐充满他所创立的“语言”,独特而且带有鲜明的个人烙印。他提升了探戈的深度和广度,以古典音乐技术为技巧,加上本民族的探戈音乐元素,让这个原本在阿根廷街头或者小酒馆里的悲伤咏吟成为一种严肃音乐,使之走出昏暗的酒吧,进而让他的音乐弥漫了整个民族情感空间,成为富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古典艺术。
  (谢先莉摘自《深圳周刊》)
其他文献
8年前,一对在广东佛山市打工的中国夫妇,狠心将超生的幼女抛弃在佛山市社会福利院门口。后来,他们的女儿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而且视同己出。  就在中国夫妇费尽周折,找到自己远在美国的女儿时,一场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如洪水般袭来,女儿的养父失业了,女儿的养母也被大幅减薪,他们不得不卖掉汽车,勒紧裤带过日子,以渡过难关。而此时,这对中国夫妇经过打拼,已经成为拥有数百万资产的老板,夫妻俩决定接女儿和
期刊
一天,一位陆军元帅前来求见拿破仑,拿破仑知道是为了什么。但是,和每一位优秀的领导人一样,拿破仑同意听他讲话。陆军元帅带来了一个大获全胜的好消息,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的战绩,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拿破仑静静地听着,没有插一句话。元帅很失望,他本以为拿破仑会热情洋溢地夸奖自己一番,但是没有。  元帅鼓起勇气,将刚刚讲过的话又重新复述了一遍。在他喋喋不休的陈述过程中,拿破仑仍然礼貌地静听,元帅把这当
期刊
中国:打造国际化校园    中国大陆这代年轻学子,每天都在感受全球化潮流带来的巨大变化与竞争。机会等待他们,也考验他们。  中国大陆学生比较务实、目标明确,善于把握每个机会,而国际化的速度与国际视野,拉近了中国学生与亚洲其他年轻竞争者的距离。  在北大校园草坪上,随处可见碧发、黑发、红发学生围成一圈,朗朗笑声里,中英、中法等多种语言交换正在进行着。  校园的国际化,促成跨国的“互惠”交流,而且渐渐
期刊
半夜3点,轰炸连连的战火声终于渐渐消停了下来,加沙恢复了短暂的宁静。从地中海的海面上隐隐传来清真寺里开始教拜的声音,悠远而清扬。窗外是一条公路,已经有巴勒斯坦人赶着驴车开始进城卖菜。加沙,新的一天到来了。而周轶君,刚刚将手中的最后一条稿子发回公司,准备入睡。  新华社驻加沙分社,是世界所有国家里惟一一个常设加沙记者站,而社员只有上海女孩周轶君一人。2002年6月至2004年7月,巴以局势最紧张冲突
期刊
二十世纪初,一位17岁的在校住读的青年给当时已如日中天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了一封信,述说自己虽然整天和许多同学在一起,但仍然时时感到寂寞。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里尔克很快就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亲爱的先生,你要爱你的寂寞。”这话听起来,就像是一种恳求,似乎寂寞是一件轻柔、贵重的东西,必须小心翼翼、充满珍视地加以保护。我们今天的人能理解这份珍视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与他人交流,在他人的目光中学
期刊
小资有点闲,但没有多少钱。于是小资追求的就是表象,比如一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齐全的全麦早餐。  大资不仅有钱,还有闲。身为大资翘楚的某国知名CXO,他的日常早餐食谱是:两片莴苣叶子,一小段芹菜,外加一杯矿泉水。  如果A花100元,B花20元,能够带来相差无几的享受,小资选A,因为他们深信便宜无好货。他们有那么点骨子里带来的审美强迫症。  大资在讲究品位的同时更讲究实用性,他们不甘人后的好
期刊
基姆·瑞德是美国人,以前一直从事沉船寻宝工作,直到他遇到那只高尔夫球,他的整个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   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个正在打球的人由于动作失误将球击入美国奥兰多的“格兰德·塞普奈斯”高尔夫球场的湖水中,于是他脑子里灵光一现,仿佛看到了一个机会。   他穿好潜水衣,带上工具跳进湖中。你猜他看到了什么?白茫茫的一片!全是高尔夫球,有成千上万只,这些球几乎全和新的差不多,全都是因为球手们
期刊
43年前,汤姆·克鲁斯·麦波萨四世出生时家中一贫如洗,父亲抛家弃子,留下年幼的他与母亲玛丽·李和姐妹们相依为命。  后来,克鲁斯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一番志气,不甘于只做个英俊的平凡人:“我无法认同那些固守现状的人,从小我就告诉自己,我要过更好的日子,我要改变。”  终于,他达成心愿,成了世界级的巨星。  不管是成名前还是成名后,汤姆·克鲁斯面对人生的压力与责任,始终保持激昂斗志,每天早上起来,总带
期刊
20年前,人们肯定不可能想到,20年后,会有一个叫做“超级女生”的词语,因为一档叫《超级女声》的节目风靡全国,变成称呼所有爱唱歌的女孩子最让人受用的名词。  20年前,上海电视台小荧星艺术团合唱队成立。作为一个带有半官方性质的少儿艺术团体,小荧星时至于今,仍然是很多家长和孩子梦想的光环。20年后,或许只是巧合,小荧星的20周年纪念和超级女生之间,给人以比较联想的可能,以及感慨叹喟的触动。  20年
期刊
2004年,64岁的肯尼亚环保主义者玛塔,在194个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位荣获该奖的非洲妇女。  诺贝尔奖设于1901年,但是将和平奖颁给一位环保领域的人士尚属首次。  玛塔出生于1940年,是位著名的生物学学者。1971年,她在内罗毕大学从事兽医学的研究,并成为东非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黑人女性。1976年,由于她工作业绩突出,成为内罗毕大学兽医系的第一个女系主任,后来又成为生物
期刊